初中語文7年級下冊試題
初中語文7年級下冊試題
語文猶如一(kē) 璀璨的明珠,時時綻放耀眼的光芒;語文,猶如一片溫潤的碧玉,常常讓人愛不(shì) 手;語文,猶如一條奔流的大河,在人類漫長的歷史中流淌……
是語文,讓我感受到“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淡泊與和諧;是語文, ;是語文, ……
語文,我深愛的語文,是如此豐富,如此美麗……你的深邃我們無法丈量,你的廣闊我們無法斗量,愛你之心難以言盡。即使山無棱,即使天地合,我也會愛你到永遠!
(1)根據拼音寫出漢字,給加點的字注音。(2分)
一 (kē) 愛不(shì) 手 流淌( ) 深邃( )
(2)仿寫。在橫線上補寫兩個句子,要求內容出自有關課文,并與前面的句子構成排比修辭 (4分)
2.(3)第三段中畫線句有兩個詞相互混淆,使用不當,請加以改正。(2分)
將“ ”改為“ ”,將“ ”改為“ ”。
3、填空:(8分)
(1)辛苦遭逢起一經, 。
(2)、《酬樂天楊州初逢席上見贈》中蘊含人生哲理,給人以鼓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詩中使詩人心緒無法平靜,激發作者浮想聯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蘇東坡在《水調歌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對親人的美好祝愿。
(5)、《山坡羊〃潼關懷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道出了全文的主旨。
(6)在商品經濟的今天,許許多多的科學家能夠甘于寂寞,致力科研,這正如古人所言:“ , 。”表現他們高潔的志趣和人格的堅持。(用《五柳先生傳》中的兩句話來填寫)
4. 名著閱讀
20世紀上半葉,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痛感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的歐洲是一個需要巨人的社會,為此寫作了《 》,敘述 、 和 三位巨人苦難和坎坷的一生,贊美他們的高尚品格和頑強奮斗的精神。
5. 綜合性學習及口語交際(7分)“母親節”快到了你們班準備組織一次主題為“獻給母親的歌”班會請你參加。
(1)假如你是主持人,請你為活動設計一段開場白(30字左右)。(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
_
(3)仿照示例寫一句話,表達你對母愛的理解。(2分)
示例:母愛是一縷陽光,讓你的心靈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溫暖如春。
母愛是———————————————————————————————————————————— (4)母親是與我們的生命聯系的最緊密的人。文學的殿堂中也有很多贊美母愛的句子,請寫出你最喜愛的一句 (2分)
二、現代文閱讀(25分)
(一)
(11分)
江南的雪,可是滋潤美艷之至了,①那是還在隱約著的青春的消息,是極壯健的處子的皮膚。雪野中有血紅的寶珠山茶,白中隱青的單瓣梅花,深黃的磬口的蠟梅花;雪下面還有冷綠的雜草。胡蝶確乎沒有;蜜蜂是否來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記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見冬花開在雪野中,有許多蜜蜂們忙碌地飛著,也聽得他們嗡嗡地鬧著。
孩子們呵著凍得通紅,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個一齊來塑雪羅漢。因為不成功,誰的父親也來幫忙了。羅漢就塑得比孩子們高得多,雖然不過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終于分不清是壺盧還是羅漢;然而很潔白,很明艷,以自身的滋潤相粘結,整個地閃閃地生光。孩子們用龍眼核給他做眼珠,又從誰的母親的脂粉奩中偷得胭脂來涂在嘴唇上。這回確是一個大阿羅漢了。
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紅地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還有幾個孩子來訪問他;對了他拍手,點頭,嘻笑。但他終于獨自坐著了。晴天又來消釋他的皮膚,寒夜又使他結一層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樣;連續的晴天又使他成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盡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紛飛之后,卻永遠如粉,如沙,他們決不粘連,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這樣。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為屋里居人的火的溫熱。別的,在晴天之下,旋風忽來,便蓬勃地奮飛,在日光中燦燦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霧,旋轉而且升騰,彌漫太空,使太空旋轉而且升騰地閃爍。在無邊的曠野上,在凜冽的天宇下,閃閃地旋轉升騰著的是雨的精魂……
②是的,那是孤獨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1、文章選自 寫的《 》,請用文章中的詞語,概括江南雪和朔方雪的不同特點。(2分)
2、加點的“鬧”能否換成“叫”字,請說說你的理由。(2分)
3、品讀劃線的句子,聯系文章內容,說說句子的含義。(4分)
①
②
4、文章寫“雪”,那么“塑雪羅漢”這一細節是否多余?為什么?請說說你的理解(3分)
(二)“靈魂細胞”真的存在嗎(14分)
近期,英國科學家對超自然現象開展的大規模科學調查表明,雖然世界上并沒有“鬼魂”的存在,但不少人總煞有介事地說某地方鬧“鬼”,令人困惑不解。其實,這不是人們憑空幻想出來的,而是由環境和人體“靈魂細胞”產生的思想意識造成的。
科學家對英國幾處傳說鬧“鬼”最厲害的地方進行實地考察,那些讓人毛骨悚然的“鬼屋”,與其說里面有“鬼”的活動,還不如說是氣流和照明設備的原因。心理學家發現,那些報稱見到“鬼”或感覺有“鬼”的人說的都是親身感受,但這些都可以用自然現象加以解釋。寒冷的氣流、昏暗或變化不定的照明、恐怖幽閉和磁場變化都能造成一種不安的感覺,有些人會把這種感覺解釋成有“鬼”。
由赫特福德郡大學的理查德·懷斯曼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對倫敦西南部漢普頓宮的傳說中的“超常現象”進行了調查。據說,原來屬于亨利八世建成的漢普頓宮陰魂不散,這些鬼魂中就包括1542年被砍頭的凱瑟林·霍華德。
懷斯曼小組的研究結果發表在《英國心理學雜志》上,文章中指出,這個宮中的“鬧鬼”之處往往位于氣流通過的當口或當地磁場發生明顯變化的地方。懷斯曼還親有感受地說:“走進去的人的確有一種遇到‘鬼’的感覺。但是,造成這種現象的真正原因都是有自然規律可循的。人們并沒有遇見‘鬼’,只是把感覺到的東西解釋成‘鬼’。”
在這方面進行深層次研究的是,曾和詹姆斯·沃森于1953年一起揭示DNA雙螺旋結構的科學家弗朗西斯·克里克,多年來他一直致力于研究意識的產生,尤其致力于反駁鬼魂存在的學說。他認為,人的靈魂或意識根本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由人體大腦中的一小組神經元細胞產生和控制的。他說:“我的科學信仰使我相信,我的思想、意識完全可以用大腦中一些神經細胞的交互作用來解釋。”不久前,他和他的研究小組通過大量實驗終于發現了人類的“靈魂細胞”。
最新的科學實驗使他們獲得了富有價值的第一手研究數據,這些數據完全證明克里克的學說是可信的。他在醫學雜志上撰文說:“這是我們第一次在哲學、心理學和神經學等領域將神經細胞和意識產生完美地聯系在一起。研究顯示,人類意識僅僅由大腦中一小組神經元細胞來表達,說得更精確一點,這些神經元細胞位于大腦皮層后部到前沿的一小塊地區。這一小塊地區就是人類‘靈魂細胞’的居住地。”
1.快速閱讀全文,回答下面問題。(4分)
(l)“靈魂細胞”是否存在?
(2)人們常說的鬧“鬼”究竟是怎么回事?
2.通過文章對說明對象的說明,可以看出文章使用的說明順序是 ,使用的主要說明方法是 。(2分)
3.倒數第二段加橫線句子中的“這”指代的內容是 。(2分)
4.科學家經過研究得出“靈魂細胞”存在的結論,這一成果是 學、 __________學和 學等領域共同研究的結果。(3分)
5.學了這篇文章,如果你再聽到有關閉“鬼”的說法,你將怎樣用科學的道理對其進行解說?(3分)
三、文言文閱讀(18分)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1、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的字。
⑴同舍生皆被綺繡 被: ⑵缊袍敝衣 敝:
2、區別古今詞義:
⑴湯:古義: 今義: ⑵右備容臭:臭:古義: 今義:4、翻譯劃線句子(4分)
3、翻譯下列句子
①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翻譯:
②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
翻譯:
4、讀了全文,你應該向宋濂學習什么?((4分)
四、作文:(30分)
生活是七色板,其中蘊含著追夢的艱辛, 成功的喜悅,挫折的痛苦,孤獨的寂寞……此時,你需要看看周圍甜蜜的微笑,聽聽身旁溫馨的話語.請以“生活需要____________”為題,寫一篇文章.
提示和要求:
1、橫線上可填上適當的詞語(如互助、歡樂、掌聲、理智、感動……)使題目完整,并將題目抄寫在正文的第一行.
2、除詩歌、戲劇外,文體不限,字數不少于600字。
3、文中若出現真實姓名、人名,可用化名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