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期末考試語文試題(2)
(二)現代文閱讀Ⅰ(9分)
嫦娥探月有什么作用
①嫦娥落月,玉兔巡航。神話在這一刻變成現實,“中國制造”在月球上留下自己深深足印。幾十年前,當化學家歐陽自遠拿到美國贈送給中國的0.5克月球巖石樣品時,小心翼翼又激動不已,像是捧著唐僧從西天取回的無價真經。而現在,整個月球向中國人打開了大門,它是質量超過了7000億億頓。
②登月同我們有什么關系?”在幾乎所有電視、網絡直播的現場互動中,問得最多的,還是這個老問題。( a )是出于個人的好奇,還是體現對公共財政支出的監督,人們( b )有資格有此一問。畢竟,對于社保、醫保標準都還不高的普通中國人來講,探月工程的投入絕不是一個小數目。
③“你要做的這些有什么用?”即使是在財力雄厚的歐美,幾十年的科學生涯中,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丁肇中同樣無數次地被這樣問起。他事后的總結,很是耐人尋味:“我有一個‘理論’,絕對正確,可以告訴大家。在加速器實驗的發展史上,過去50年里面,盡管我們為了獲得經費,要寫一個申請報告書,設定一個目標,說服政府的人投錢做加速器實驗,可是往往實際的發現跟原來的目標根本沒有關系。”
④“你要做的這些有什么用?”即使是在財力雄厚的歐美,幾十年的科學生涯中,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丁肇中同樣無數次地被這樣問起。他事后的總結,很是耐人尋味:“我有一個‘理論’,絕對正確,可以告訴大家。在加速器實驗的發展史上,過去50年里面,盡管我們為了獲得經費,要寫一個申請報告書,設定一個目標,說服政府的人投錢做加速器實驗,可是往往實際的發現跟原來的目標根本沒有關系。”丁肇中說的是實話。
⑤開發利用月球礦產、能源資源,開發超高真空、弱重力、無磁場的特殊環境,建設更遙遠空間探測的前哨站與中轉站……這些都是探月工程的目標,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它會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獲。
⑥網際網路據說就是阿波羅登月的副產品,因為科學家需要把休斯敦宇航中心的電腦聯接起來,共享信息。核磁共振、激光通訊、液晶電視和我們如今須臾不能離身的手機,也都是從載人登月的需求拉動中找到了突破的動力。而這一切,自然都沒有寫進阿波羅計劃的立項報告,作為可行性分析的重要依據。
⑦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一道管理學考題:在重要而緊急、重要但不緊急、緊急但不重要、不緊急也不重要的四類事情中,應該優先處理哪一類?人們通常會毫不猶豫地選擇重要而緊急的事,但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恰恰是那些重要但不緊急的事,需要最為認真地對待。因為它的名字叫戰略布局。
⑧曼哈頓計劃、阿波羅計劃、人類基因組計劃、863工程、載人航天工程、嫦娥探月工程……都屬于事關長遠的戰略計劃。它們的意義,盡管最終會關涉未來的日常生活,卻很難用柴米油鹽醬醋茶來形容。也因為它們常常需要耗時數年乃至十數年才能見到成效,任何短視的考量,都可能帶來難以估量的損失。
⑨記得上世紀末人類基因組計劃實施之初,中國要不要承擔人類基因測序1%的任務,我們有過不小的猶豫。即使這一任務完成之后,也在科學界內部引發了不少爭議。在當時條件下,大多數人覺得基因測序屬于投入巨大卻難有產出的公益基礎研究,中國人干這活兒是當冤大頭。正因如此,擔此大任的華大基因研究中心在業內備受排擠,直到今天還有些抬不起頭來。
⑩有所為,有所不為,是創新戰略的基本原則,但它絕不是面對機遇無所作為的借口。看準大方向,及時布局,伏設奇兵,敢于投入,敢于拼搏,敢于堅持,敢于勝利,這才是戰略家的氣魄和智慧。
15.在第②段的括號處填寫恰當的關聯詞語。(2分)
a b
【答案】無論(不管、不論) 都(評分:2分 每空1分)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關聯詞語的運用能力。從上下句意思可知a、b處應填條件關系的關聯詞語。
16.本文第①段寫歐陽自遠的事例,其作用是 (2分)
【答案】證明探月有極高的科研價值。(2分)
【解析】本題考查開頭事例與本文中心論點的關系。幾十年前,當化學家歐陽自遠的拿到美國贈送給中國的0.5克的月球巖石樣品時,小心翼翼又激動不已。這一事例寫出了科學家對月球巖石樣品的珍惜,聯系下文也可以看出探月在科學研究上具有重要意義。
17.文章第⑤段和第⑧段都運用了 的論證方法,分別從 和 兩個方面論證了嫦娥探月工程的意義。(3分)
【答案】舉例論證(擺事實) 現實意義(或 “意外的收獲”) 戰略布局(或“戰略計劃”)
(評分:3分。 每空1分, 后兩空大意對即可得分)
【解析】本題考查論據以及是如何進行論證的。⑤段舉了互聯網據說是阿波羅登月的副產品這一事例是從④段的“意想不到的收獲”方面進行論證的。⑧段列舉了人類基因組計劃實施之初,中國要不要承擔人類基因測序1%的任務這一事例。從⑥段可以找到“戰略布局”一詞,第⑦段可以找到“戰略計劃”一詞,都可以作為第三個空的選項。
18.文章通過論說“嫦娥探月有什么用”。闡明了 的道理。(2分)
【答案】(創新戰略)要看準大方向,及時布局,伏設奇兵,敢于投入,敢于拼搏,敢于堅持,敢于勝利。(評分:2分 大意對即可)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闡述的深刻道理的理解。從文章結尾段可以得出本題的答案。文章闡述的道理往往包含在文章最后的段落中。
(三)現代文閱讀Ⅱ(11分)
永遠的門
江南古鎮,普通的有一口古井的小雜院。院里住了八九戶普通人家。一式古老的平屋。格局多年來變,盡管人們房內的現代化擺設是愈來愈多了。
這八九戶人家中,有兩戶是一人獨居--單身漢鄭若奎和老姑娘潘雪娥。
鄭若奎就住在潘雪娥隔壁。
“你早。”他向她致意。
“出去啊?”她回話,隨即擦身而過。
多少次了,只要有人幸運地看到他和她在院子里相遇,聽到的總是這么幾句。這種簡單的缺乏溫情的重復,真使鄰居們泄氣。
潘雪娥大概過了四十吧。苗條得有點單薄,瓜子臉,膚色白暫,五官端莊。衣飾雖時髦又很素雅。她在西街那家花店工作,鄰居們很不理解,這位端麗的女人為什么要獨居,只知道她有權利得到愛情卻確確實實沒有結過婚。
鄭若奎在五年前步潘雪娥之后,遷居于此。他是一家電影院的美工,據說是一個缺乏天才的工作負責而又拘謹的畫師。四十五六的人,倒像個老頭兒了。頭發黃焦焦、亂蓬蓬的,背有點駝。瘦削的臉龐,瘦削的身軀,只有那雙眼睛大大的,閃爍著年輕的光,閃爍著他的渴望。
回家的時候,他常常帶回來一束鮮花,玫瑰、薔薇、海棠、臘梅,應有盡有,四季不斷。他總是把鮮花插在一只藍得透明的高腳花瓶里。
他沒有串門的習慣,經常久久地呆在屋內。有時他也到井邊,洗衣服,洗碗,洗那只透明的藍色高腳花瓶。洗罷花瓶,他總是斟上明凈的井水,噘著嘴,極小心地捧回屋子里。
一道厚厚的墻把他和潘雪娥的臥室隔開了。
一只陳舊的一人高的花竹書架貼緊墻壁置在床旁。這只書架的右上端,便是那只花瓶永久性的所在。除此之外,室內或是懸掛,或是旁靠著一些中國的、外國的,別人的和他自己的畫作。
從家具的布局和蒙受灰塵的程度可以看得出,這屋里缺少女人,缺少只有女人才能制造得出的那種溫馨的氣息。可是,那只花瓶總是被主人擦拭一塵不染,瓶里的水總是清清冽冽,瓶上的花總是鮮艷的,盛開著的。
同院的鄰居們,曾經那么熱切地盼望著,他捧回來的鮮花,能夠有一天在他的隔壁——潘雪娥的房里出現。當然,這個奇跡就從來沒有出現過。
于是,人們自然對鄭若奎產生深深的遺憾和綿綿的同情。
秋季的一個微雨的清晨。
鄭若奎撐著傘依舊向她致意:“你早。”
潘雪娥撐著傘依舊回答他:“出去啊?”
傍晚,雨止了,她下班回來了。卻不見他回家來。
即刻有消息傳來:鄭若奎在單位的工作室作畫時.心臟跳搏異常,猝然倒地,剛送進醫院,就永遠地睡去了。
這普通的院子里就有了哭泣。
那位潘雪娥沒有哭,眼睛委實是紅紅的。
花圈。一只又一只。
那只大大的綴滿各式鮮花的沒有挽聯的花圈,是她獻給他的。
這個普通的院子里,一下子少了一個普通的生活里沒有愛情的單身漢,真是莫大的缺憾。
沒幾天,潘雪娥搬走了,走得匆忙又唐突。
人們在整理畫師遺物的時候,不得不表示驚訝了。打開鎖著的房門,他的屋子里盡管到處灰蒙蒙的,但那只花瓶卻像不久前被人擦拭過似的,明晃晃,藍晶晶,并且,那瓶里的那束白菊花,沒有枯萎。
當搬開那只老式花竹書架的時候,在場者的眼睛都瞪圓了。
門!墻上分明有一扇紫紅色的精巧的門,門拉手是黃銅的。
人們的心懸了起來又沉了下去。原來如此!
鄰居們鬧鬧嚷嚷起來。幾天前對這位單身漢的衷情奉敬意,頓時化為烏有,變成了一種不能言狀的甚至不能言明的憤懣。
不過,當有人伸手想去拉開這扇門的時候,“哇”地喊出聲來——黃銅拉手是平面的,門和門框平滑如壁。
一扇畫在墻上的門!
19.通讀全文,下面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小說對鄭、潘二人的語言描寫只有“你早”“出去啊”兩句,這種簡單、缺乏溫情的交流符合人物的性格特點。
B.小說高潮部分先寫發現“門”,再寫“門”是畫的,最后以“一扇門在墻上的門”結尾,一波三折,耐人尋味。
C.小說中的鄰居們對鄭、潘二人的態度是有變化的:起頭是熱切盼望,接著是遺憾、同情,最后是倍感憤懣,這樣寫表現了人與人之間情感的冷漠和虛偽,揭示了主題。
D.畫線句子“那只花瓶總是被主人擦拭一塵不染,瓶里的水總是清清冽冽,瓶上的花總是鮮艷的,盛開著的。”,表現了男主人公對美好情感的追求與向往。
【答案】c (3分)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主旨的理解能力。C項中,鄰居們的熱切盼望是指鄭若奎捧回來的鮮花能夠在潘雪娥的房里出現,但這一奇跡從來就沒有出現過,因此人們的情感是理解與同情。當發現他們之間有一道門時,鄰居們由誤解而變得憤懣。寫出了人們的思想保守。文章的主旨還表現兩位獨身男女之間由于觀念的陳舊,沒能最終走到一起。故C項表述不正確。
20.第1自然段的環境描寫,,突出了 的特點,暗示這里的人們 ,為故事情節的發展做了鋪墊。(3分)
【答案】古老(古舊) 觀念陳舊(思想保守)(3分 第一空1分,第二空2分,大意對即可)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關于景物描寫的理解能力。第1自然段中有“古井”“古老的平屋”,我們聯想到第一個空的答案是古老(古舊),暗示這里的人們觀念陳舊(思想保守),也可從下文所表達的主旨中總結出來。
21.文中鄭若奎的性格特點是 ,著也是造成其愛情悲劇的原因之一。(2分)
【答案】拘謹(怯懦)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中人物性格的理解能力。通過語言描寫“你早”“出去啊”,鄭若奎心中有著對愛情的渴望,但最終沒能向鄰居潘雪娥表達,成為終生遺憾。從這一情節上也可以總結出來。
22.依據文本回答問題(3分)
⑴鄭若奎在墻上畫“門”,表達了其怎樣的愿望?(1分)
⑵談談你對題目“永遠的門”的理解。(2分)
⑴【答案】鄭若奎渴望愛情,希望與潘雪娥交往。(評分:1分,大意對即可。)
⑵【答案】即指畫在墻上的門永遠打不開也指隨著鄭若奎的離世,他希望交往,渴望愛情的愿望永遠不會實現。(評分:2分,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⑴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的理解能力。鄭若奎在墻上畫門,可以聯系上文他回家插花這一情節,看出他渴望得到潘雪娥的愛情,但又沒有勇氣去追求。
⑵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題目的理解能力。根據文章內容,“永遠的門”從字面上是指畫在墻上的門永遠打不開;聯系故事情節,又指鄭若奎臨終前也沒能和潘雪娥交往,渴望得到愛情的愿望最終也沒能實現。
四、寫作(50分)
23.題目: 征服了我。
要求:①請在橫線處填上合適的詞語,將題目補充完整,然后寫作;②文體不限,不少于600字(詩歌不少于30行);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和學校名。
參考答案:1.略2.略3.⑴風正一帆懸⑵蟲聲新透綠窗紗⑶長風萬里送秋雁⑷零落成泥碾作塵⑸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⑹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⑺只識彎弓射大雕⑻信為先⑼灑掃庭院 要內外整潔。4.⑴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⑵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5.⑴①打比方②作比較 ③具體說明沙漠是可以治理的。⑵略。6.B.7.D8.⑴B⑵C⑶D⑷B9.⑴①can②zi③斂④繹⑵它具備美(或“它具備形式美”)⑶a.③ b.② c.①10.B11.這就是岳陽樓的雄偉景象啊,前人對它的描述很詳盡了。12.示例:運用比喻,把月亮在水中的倒影比作靜靜地沉在水中的碧玉,生動形象地突出了月圓水清的特點。13.以物喜,以己悲14.B15.無論(不管、不論) 都16.證明探月有極高的科研價值。17.舉例論證(擺事實) 現實意義(或“意外的收獲”) 戰略布局(或“戰略計劃”) 18.(創新戰略)要看準大方向,及時布局,伏設奇兵,敢于投入,敢于拼搏,敢于堅持,敢于勝利。19.C20.古老(古舊) 觀念陳舊(思想保守)21.拘謹(怯懦)22.⑴鄭若奎渴望愛情,虛偽與潘雪娥交往。⑵既指畫在墻上的門永遠打不開,也指隨著鄭若奎的離世,他希望交往、渴望愛情的愿望永遠不會實現。23.略。
【審題指導】作文采用的是半命題的形式,需要先把題目補充完整,這是關系到審題立意的問題。“征服了我”也就是某人或事能能深深打動我、感染我、激勵我,讓我自省自我警惕、自我提醒、自我批評、自我糾正。征服了我”,是帶給了我一種智慧,促進了自我修煉和完善,促進了自我的提高和升華,使人真正走向成熟,贏得一種內在的力量,從而推動人生走向成功,趨于圓滿。
看那些成功者,如中國西部歌王王洛賓,一生坎坷,屢遭磨難,他又如何能堅持一輩子始終對音樂癡情不改?香港金利來老板曾憲梓,艱難創業,幾經挫折,有過受挫時的悲觀,有過順利時的懈怠,他又如何使金利來品牌經久不衰?……題目可以填成功人物,也可以填某個故事、某個場景、某處景物等。有了審題、立意和材料,再加上合理的構思,一篇好的作文便呼之欲出了。注意:字數不少于600字,歡迎有個性、有創意的表達。
【例文】
這樣的美“征服了我”
數不清的課桌和椅子;相當于講臺的多媒體;一臺又大又笨拙的電視機;一張墨綠色但又有些反光的大黑板;幾塊淺藍色的窗簾……就是這兒的美“征服了我”。
課前,這兒從安靜變成喧鬧。剛開始,靜的掉一根針都能聽的見,黑板上方的鐘表用它長長的手臂“敲”動著,她的“心跳”格外清楚。突然,門被輕輕的推開,一個短發而且穿著校服的女孩走了進來,微笑就是她的語言。不久,這兒便成為一個“菜市場”,到處彌漫著“豆漿油條”的香氣,彌漫著值日生的“勞動氣息”,彌漫著朗讀的“讀書風氣”。你看,那位同學正忙著攻難題呢,那位同學正忙著看名著呢,那位同學正哼著歡快的歌擦黑板呢……這樣的美“征服了我”!
課時,老師帶著一摞書走進了這兒,掃了一眼擦得明亮的講桌,露出了滿意的微笑。正要拿粉筆寫字時,裝粉筆的盒子格外漂亮,一根根白刷刷的粉筆筆直地“站在”盒內,老師的臉上又留下了“歡樂”的痕跡,順手拿了一根認真的寫起字來。接著,老師提出了一個個問題,同學們開始了幾分鐘的討論,組長在組內的“精彩”發言讓組員嘆為觀止。老師拍了拍桌子示意可以結束,幾位活潑的同學爭先恐后的舉起了手,老師的臉上再一次露出了笑容,細心聆聽每個孩子的回答內容。不久,黑板上布滿了大大小小的字,再瞧瞧老師,粉筆灰好像給她披上了一層“白紗”。這樣的美“征服了我”。
課后,一片歡聲笑語從角落傳來,幾個女生圍坐在一起,一邊吃著零食,一邊聊著這兒的“搞笑糗事”,久久不能停止,還有那一條直線上趴著的“瞌睡蟲”們,成為這兒的一道風景線。一些同學還在埋頭寫作業,抓抓頭發,撓撓耳朵,大概是碰到了一個個“路障”了。值日生拽著拖把不情愿的拖起地來,飲水機旁又圍了一群人,每個人手中拿著不同種顏色的“炫彩杯”,可誰能想到,又傳來了一陣吵嚷聲,形成了一首“高低吵鬧曲”……這樣的美“征服了我”!
教室,這個充滿各種“美”的地方徹底“征服了我”!
以上是由小編分享的初一期末考試語文試題全部內容,希望對你的考試有幫助。
看過“初一期末考試語文試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