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語文模擬題
試卷講評課是中考語文復習常見的課型,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三語文模擬題,歡迎閱讀參考。
初三語文模擬題
一、本大題共4小題,每題3分,共12分。
1.請選出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和字形完全正確的一項( )(3分)
A.貪婪(lán) 墮落(duò) 熾痛(chì) 正經危坐(jīn)
B.睥睨(pì nì) 脊椎(jǐ) 鞭撻(dà) 呱呱墜地(gū)
C.伎倆(jì liǎng) 唏噓(xī xū) 推祟(chóng) 冥思遐想(xiá)
D.赫然(hè) 驀然(mò) 儼然(yǎn) 玲瓏剔透(tī)
2.請選出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運用正確的一項( )(3分)
A.好文章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語言不必一味追求華麗,閃爍其辭。
B.剛上初一,部分同學經常抱怨:文言文太深奧,不可理喻。
C.2006年5月20日陳水扁對環保志愿者說:“臺灣義工的貢獻是罄竹難書。”
D.雖然對生活談不上有什么真知灼見,但是,我有做人的底線和生活的樂趣。
3.請選出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 )(3分)
A.在張聞天同志逝世前的十多年里,一直都鼓勵兒子好好勞動,積極工作。
B.老師一方面要認真教,另一方面學生也要認真學。
C.我們應該不斷剖析自己、調整自己、完善自己。
D.這個觀點,最近有些文章提出批評,我認為是對的。
4.請選出下列說法無誤的一項( )(3分)
A.“海鷗在暴風雨來臨之前呻吟著,——呻吟著。”(反復)“奶奶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高大,這樣美麗。”(比喻)——修辭手法分析都正確
B.因為他來自北方,思想也就一定還是舊的一套。——這個復句沒有問題
C.《聊齋志異》(中國·蒲松齡) / 《簡·愛》(英國·夏洛蒂·勃朗特) / 《童年》(俄國·高爾基) / 《駱駝祥子》(中國·茅盾)
D.我先看那后記(我讀魯迅先生的書,一向是這么讀法),但是看完第一面就翻不開了:書沒有切邊。——這些句子的標點符號無誤
二、本大題共15小題,每空1分,共15分。
5.請在下面橫線上填上相應的句子。(15分)
⑴ ,終為土灰。(曹操《龜雖壽》)
⑵ ,西北望,射天狼。(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
⑶無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⑷馬上相逢無紙筆, 。(岑參《逢入京使》)
⑸正是江南好風景, 。(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⑹ ,料知短兵不可接。(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⑺烽火連三月, 。(杜甫《春望》)
⑻大漠孤煙直, 。(王維《使至塞上》)
⑼氣蒸云夢澤, 。(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⑽ ,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⑾長風破浪會有時, 。(李白《行路難》)
⑿但愿人長久, 。(蘇軾《水調歌頭》)
⒀安得廣廈千萬間,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⒁白居易的《觀刈麥》中揭示農民賦稅繁重的句子: 。
⒂古代神話傳說往往寄寓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可貴精神的褒揚。后羿射日給人們創造了一個溫度適宜的居住環境,倉頡造字把人類帶入新的文明里程,精衛填海表現了不畏艱難、奮斗到底的堅強意志,而夸父逐日,即使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也要“ ”,庇佑后來者以追求光明。
三、本大題共三段閱讀,計12小題,共33分。
(一)閱讀下面選文,完成6~8題。(9分)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雖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6.解釋下列加點的詞。(2分)
⑴俄而百千人大呼 ⑵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⑶百千齊作 ⑷曳屋許許聲
7.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語句。(4分)
⑴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⑵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8.本文聽眾聽了口技人以假亂真的表演以為發生了火災,生活中也有人因篤信“親眼看到”“親耳聽到”一定真實而上當受騙,請舉例談談你的看法。(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