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實驗基本方法
初中化學實驗基本方法:充分做好實驗教學的準備工作
1、制定切實可行的實驗教學計劃
在每學期初或每學年初,教師和實驗員要根據教材要求、學校條件和當地實際,研究制定好切實可行的《化學實驗教學計劃》,并將每個實驗所需的材料和負責老師等項目一一列入表內,然后復制幾分交給教務處和總務處等有關部門,促使其他部門的領導能協助化學老師,適時地準備好有關化學實驗器材和藥品,保證化學實驗能按計劃保質保量開設。
2、精心設計好實驗教學程序
教師在設計實驗程序時,應認真構思觀察操作過程中的每個環節,對實驗出現的問題、現象、失敗的原因要盡可能考慮得細致,盡可能設置“為什么”,以激發學生的思維,如觀察質量守恒的實驗,學生往往只對“白煙”、“藍色沉淀”的“好玩”感興趣而忽視必要的思考,教師在試驗中要提醒學生“有白煙、藍色沉淀生成,天平仍保持平衡,這有什么化學意義?”“化學反應的實質是什么?”等問題。另外,不能單為做實驗而做實驗,應全面系統地分析實驗目的、操作要求、實驗步驟等,要科學合理地安排好時間,避免出現學生無事可做的時間空檔,以提高教學效率。
3、積極探索實驗中的成敗關鍵
教師實驗操作的基本過程如何,直接影響到實驗教學的效果,因此每個實驗教學前,教師應按課本中的實驗要求,認真做幾遍,使自己的實驗操作規范、熟練。在演練中還要研究和摸索學生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和實驗成敗的關鍵,做到心中有數,以便在試驗中能及時提醒學生,確保每個學生都能成功。如“用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實驗,教師在實驗前應對學生強調“先通氣體,后加熱”、“先停止加熱,后停止通氣體”是關鍵,如果操作順序有錯,從而導致實驗失敗,甚至出現實驗事故。
有些實驗還要設法做好示范樣品供學生對照,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把老師的示范操作拍下來,上課時給學生看,輔助學生掌握實驗操作要領,從而提高實驗課的質量。
初中化學實驗基本方法:加強實驗教學的課堂組織管理
多數初中學生把觀察簡單地理解為“看”,對看到的現象缺乏分析和思考,實驗完畢往往答不出產生現象的原因和實驗結論,如果他們沒經過必要的訓練,那么一堂課下來,教師會被弄得疲憊不堪,學生也在嬉戲中一無所獲。由于初中九年級的前幾節實驗課是培養學生良好實驗習慣的關鍵,要下大力氣抓好實驗課堂紀律,規范實驗習慣;每個實驗完畢后要總結實驗中的問題和原因;要培養好實驗助手和實驗小組長,讓他們在試驗中協助教師指導本組的其他同學,使老師能集中精力輔助差生。實踐證明,讓學生主動參與實驗教學比教師唱“獨角戲”要好得多。
初中化學實驗基本方法:正確指導是實驗教學成敗的關鍵
在實驗教學中應重視對學生進行科學方法的指導,指導得法與否是實驗成敗的關鍵。
(1)對一些技巧性較強的實驗操作,不但要對學生精心指導,還要讓學生反復練習。如連接儀器、氣密性檢查、使用酒精燈加熱等操作,學生都要反復操練才能掌握其操作技巧。
⑵善于指導學生認真思考實驗現象和實驗結果。如在探究“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實驗時可讓學生思考:“如何選擇發生裝置?”“如何收集二氧化碳?”“制取氧氣的裝置能否用于制取二氧化碳?”這些問題能培養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⑶發現共性問題,應及時向全體學生做補充指導,發現學生的操作技能有錯誤或觀察判斷不正確時,要及時指導學生糾正。實驗結束后要仔細評閱學生的實驗報告。
看過“初中化學實驗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