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狀元經驗分享:興趣重要or習慣重要
“學問必須呵護自己的興趣,方才可以得益。”莎士比亞這句話稱得上是教育界探索學習興趣的至理名言。誠言,興趣是孩子產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集中注意力的主要原因。因此近年來,家長和教育機構大力熱捧興趣的重要性,仿佛它是解決學習問題的萬能寶。
高考狀元談學習:興趣重要or習慣重要
“有人認為把學習當成一種興趣,自然不會覺得苦和累,可是在我身邊的大部分同學都是為了高考而硬拼,所以我認為沒有那么多感興趣的事。試想,從上學以來,我們接觸了多少領域的知識,如果對每個領域都興致勃勃,那似乎有點違背常理了。”
確實,中國的教育制度正像張梓萌所說講,從小學開始,孩子就被家長和老師督促著必須語數外樣樣精通,音體美科科在行。上高中后,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已經無法滿足高考對學生的考核了。世界五千年到時政熱談,或是數理化到生物學科,這些都是考生必須掌握的知識。然而,學生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加上高考像一道無形的枷鎖,禁錮著孩子活躍的思維,也難怪張梓萌會發出“大部分同學都是為了高考而硬拼”的感慨。
既然培養孩子對每一門學科都感興趣是如此困難,那么有沒有一種方法,能有效解決“如何持續保持孩子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這一難題呢?張梓萌談及了101網校的教學觀念:“我比較認同101的教學觀念:培養學習習慣。每天吃飯,你會感到膩煩嗎?不僅不會,還會主動去尋找食物。為什么?第一,你的身體需要;第二,你養成了按時吃飯這一行為習慣。就像你持續了一段時間到點鬧鈴起床,某一天清晨,即使沒有鬧鈴,你依然會按時醒來。學習同樣如此。”這就是101網校一直強調的:當學習習慣養成,形成了學習生物鐘,學習成為了生活的一部分,自然會去主動學習。
那是不是說,養成學習習慣后,就一定能考出好成績呢?當然不是,任何單一的方法都不是萬能的。家長和老師應該在注重培養孩子學習習慣的同時,尋找激發孩子各學科的興趣點,再透過興趣找方法。比如孩子喜歡詩詞,你可以鼓勵孩子自編識記歷史、政治、地理的順口溜,也可以在學習累的時候讓孩子讀一首詩詞換換腦。正如張梓萌所講,“能成為狀元,除了感謝學校老師的悉心教導外,我更應該感謝101網校。他們幫我養成了學習習慣,并學會了在習慣中找興趣,在興趣中找方法,我的成績才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