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指標生和統招生有什么區別
中考指標生和統招生有什么區別
指標生和統招生的區別:分數方面、錄取方面、錄取順序方面、競爭對象、參加中考考試、招生比例有不同。
分數方面:統招生高于指標生分數。
錄取方面:統招生是憑成績錄取,指標生是部分普通高中拿出部分招生計劃分配到一定范圍的初中學校招生。
錄取順序方面:先錄取指標生,再錄取統招生。
競爭對象不同:中考統招生的競爭對象是全市中考考生,全市中考考生采用統一中考分數線,超過規定的分數線就可以被錄取到相應的高中學校。指標生則是在達到規定指標生分數線的情況下,跟本校的中考考生進行競爭,由高分到低分依次類推。
招生比例不同:為了促進教育公平,拒絕擇校熱,指標生所占比例正在逐年提高,有的地區指標生高達九成,指標生政策的施行使得一些教育水平相對較差的學生也有了上重點高中的機會,而統招生所占比例正在逐年下降。
中考指標生是什么意思
指標生,是指高中學校給予各初中學校的招生指標,即在各初中學校內要完成一定數量學生的招生(任務),其目的是促進教育平等化,使各初級中學的學生都有機會上好的高中。指標生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定向招生,是指部分普通高中拿出部分招生計劃分配到一定范圍的學校招生,指標生名額將統一公示。指標生由教育局統一分配,因各地政策不同,分配方式可能略有差異,在校初級中學畢業生均可填報指標生志愿。
中考指標生需要滿足的條件
1.正住戶籍在本市(其中,中心城區范圍內的指標到校生須為中心城區戶籍,郊區[市]縣指標到校生須為當地戶籍);
2.初一年級即在本校按政策規定正常入學、有本校3年正式學籍且在本校連續就讀的應屆初中畢業生。符合政策規定正常轉學的,應在本校連續讀滿2個學年以上、且有本校2年或以上正式學籍;
3.擇校入學的學生不能享受指標到校生;
4.德、智、體、美優秀,綜合素質評價達到A等、體育達標。
比如:廣州戶籍的小A在47中讀了3年初中,廣州戶籍的小B初一在16中,初二初三轉到二中,廣州戶籍的小C在育實(民辦)讀了3年初中。那么小A和小C都是指標生,小B由于中途轉過學,不屬于指標生。(具體以今年公布的當地政策為準,本文僅供參考。)
中考指標生名額分配原則
中考指標生名額分配,主要參考初中學校畢業人數和義務教育階段非擇校生的人數,按初中學校畢業生人數平均分配。
按中考畢業生人數平均分配不是簡單的按比例分配,而是一所初中畢業生總數除以總畢業生人數產生的數字,與一所高中指標生人數除以全市指標生總人數產生的數字結合計算得出。
除此之外,還要看一個中考畢業生對教育的貢獻率,加上畢業生的合格率、畢業生體質的合格率等指標綜合考量,再分配指標生名額。教育部門對中考畢業生單一分數考量將變成初中對學生全面素質發展的考量,再根據這些指標分配。
指標生報考資格
1.具有本市戶籍初中應屆畢業生及享有同等報考資格的考生。(享有同等報考資格:政策性借讀生、“三個三”生)
2.必須參加本市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考試。
3.綜合表現評定結果應在B等級(含B等級)以上。
4.在同一所初中學校連續就讀三年學籍的檔案資料。(初一年級第一學期起一直在報名所在初中學校就讀,且取得該校三年學籍)
5.所在初中學校沒有違反辦學行為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