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伊人网站-亚洲伊人精品-亚洲伊人电影-亚洲一在线-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久久国产一区

高分網 > 中考 > 中考試卷 >

2017年中考化學試卷(5)

時間: 嘉欣2 中考試卷

  二、填空題

  16.用化學用語表示:

  (1)三個氮原子 3N .

  (2)兩個鋁離子 2Al3+ .

  (3)人體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 Ca .

  (4)乙醇的化學式 C2H5OH .

  【考點】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

  【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

  【分析】(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

  (2)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若表示多個該離子,就在其離子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

  (3)人體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是鈣元素,寫出其元素符號即可.

  (4)根據常見有機物化學式的書寫方法,進行書寫即可.

  【解答】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故三個氮原子表示為:3N.

  (2)由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若表示多個該離子,就在其離子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故2個鋁離子可表示為:2Al.

  (3)人體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是鈣元素,其元素符號為:Ca.

  (4)乙醇的化學式為:C2H5OH.

  故答案為:(1)3N;(2)2Al;(3)Ca;(4)C2H5OH.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常見化學用語(元素符號、原子符號、化學式、離子符號等)的書寫方法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

  17.根據如圖中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回答下列問題:

  (1)P點表示在t1℃兩物質的溶解度關系為b ═ c(填“>”、“<”或“=”).

  (2)t2℃,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的大小關系為 b>a>c .

  (3)t2℃時,50g b物質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質量為 75g .

  (4)b中含有少量的a,若要提純b,可采用 降溫(或冷卻熱飽和溶液) 結晶的方法. 3+3+ 20

  【考點】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結晶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溶質的質量分數、溶解性和溶解度的關系.

  【專題】壓軸實驗題;溶液、濁液與溶解度.

  【分析】(1)根據曲線中交點的含義考慮;(2)根據飽和溶液質量分數的計算考慮;(3)根據t2℃時,b物質的溶解度考慮;(4)根據固體物質從溶液中結晶析出的方法考慮.

  【解答】解:(1)曲線中交點表示該溫度時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所以P點表示在t1℃兩物質的溶解度相等;

  (2)飽和溶液的質量分數:×100%,所以與溶解度有關,因為t2℃,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大小是:b>a>c,所以它們飽和溶液的質量分數也是:b>a>c;

  (3)t2℃時,b物質的溶解度是50g,即100g水中溶解50g,所以50g水中只能溶解25g,所以所得溶液質量為50g+25g=75g;

  (4)如果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的物質從溶液中結晶析出的方法是冷卻熱飽和溶液,如果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的物質從溶液中結晶析出的方法是蒸發溶劑.由于b得的溶解度隨著溫度變化比較大,所以用降溫結晶或冷卻熱飽和溶液的方法析出晶體.

  故答案為:(1)=(2)b>a>c (或c

  【點評】解答本題的關鍵是要知道溶解度曲線表示的意義,知道了溶解度如何比較大小,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公式,固體物質從溶液中結晶析出的方法.

  18.走進化學變化的微觀世界,有利于進一步認識化學變化,如圖是某化學變化的微觀示意圖,A、

  B、C分別表示不同類別的原子,據圖回答問題:

  (1)該化學反應中生成物的分子個數比為 1:1 ;

  (2)該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為 置換反應 .

  (3)由微粒構成的物質屬于 化合物 (填“單質”或“化合物”).

  【考點】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單質和化合物的判別;反應類型的判定.

  【專題】化學反應模擬圖型.

  【分析】(1)根據微粒的變化分析化學反應中生成物的分子個數比;

  (2)根據反應的特點分析反應的類型;

  (3)根據微粒的組成來確定物質的類別.

  【解答】解:由化學變化的微觀示意圖和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各物質反應的物理數目關系是:

  (1)由上圖可知,該化學反應中生成物的分子個數比為1:1;

  (2)該化學反應由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了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屬于基本類型中的置換反應.

  (3)由微粒構成可以看出,該分子是由不同的原子構成的,故屬于化合物;

  故答為:(1)1:1;(2)置換反應;(3)化合物.

  【點評】學會通過微觀示意圖把宏觀物質和微觀粒子聯系起來,才能對此類題順利解答.

  19.下列框圖中的物質均為初中化學常見物質,其中A為大理石主要成分,F是黑色粉末,H是藍色沉淀,如圖是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請回答:

  (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A CaCO3 ,D Ca(OH)2 ,F CuO .

  (2)寫出G+E→H的化學方程式: 2NaOH+CuSO4=Na2SO4+Cu(OH)2↓ .

  (3)寫出物質B的一種用途: 滅火 .

  【考點】物質的鑒別、推斷;書寫化學方程式.

  【專題】框圖型推斷題.

  【分析】根據A為大理石主要成分,所以A是碳酸鈣,碳酸鈣在高溫的條件下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F和一氧化碳會生成B,所以B是二氧化碳,C是氧化鈣,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所以D是氫氧化鈣,氫氧化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F是黑色粉末,H是藍色沉淀,G和E會生成H,所以G是硫酸銅,E是氫氧化鈉,F是氧化銅,氧化銅和一氧化碳加熱生成銅和二氧化碳,然后將推出的物質進行驗證即可.

  【解答】解:(1)A為大理石主要成分,所以A是碳酸鈣,碳酸鈣在高溫的條件下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F和一氧化碳會生成B,所以B是二氧化碳,C是氧化鈣,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所以D是氫氧化鈣,氫氧化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F是黑色粉末,H是藍色沉淀,G和E會生成H,所以G是硫酸銅,E是氫氧化鈉,F是氧化銅,氧化銅和一氧化碳加熱生成銅和二氧化碳,經過驗證,推導正確,所以A是CaCO3,D是Ca(OH)2,F是CuO;

  (2)G+E→H的反應是氫氧化鈉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氫氧化銅沉淀,化學方程式為:2NaOH+CuSO4=Na2SO4+Cu(OH)2↓;

  (3)通過推導可知,B是二氧化碳,可以用來滅火.

  故答案為:(1)CaCO3,Ca(OH)2,CuO;

  (2)2NaOH+CuSO4=Na2SO4+Cu(OH)2↓;

  (3)滅火.

  【點評】在解此類題時,首先將題中有特征的物質推出,然后結合推出的物質和題中的轉化關系推導剩余的物質,最后將推出的各種物質代入轉化關系中進行驗證即可.

  三、實驗與探究

  20.如圖是實驗室常用的實驗裝置,請根據要求回答問題:

  (1)儀器a的名稱: 試管 .

  (2)實驗室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取O2的化學方程式為

  2KClO

  3

  體發生裝置是 A (填裝置序號).

  23 2KCl+3O2↑ ,選用的氣

  (3)實驗室可用氧化鈣固體與濃氨水在常溫下混合制成氨氣(NH3),選用的氣體發生裝置是 B (填裝置序號).

  (4)圖中的C、D、E三種裝置,均可用如圖F裝置代替,若用F裝置進行排空氣法收集CO2、CO2從F裝置的 b (填“a”或“b”,下同)導管口通入;若用F裝置進行排水法收集O2,可先在F裝置中裝滿水,然后將O2從F裝置的 a 導管口通入.

  (5)將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變成紅色,加熱后溶液又變成紫色.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加熱后溶液又變成紫色的原因: H2CO

  3H2O+CO2↑ .

  【考點】常用氣體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與選取方法;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書寫化學方程式.

  【專題】常見氣體的實驗室制法、檢驗、干燥與凈化.

  【分析】(1)熟記儀器的名稱;

  (2)氯酸鉀在二氧化錳做催化劑和加熱的條件下生成氯化鉀和氧氣,配平即可;

  (3)根據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的條件來確定制取裝置;

  (4)根據氣體的水溶性和密度來分析;

  (5)碳酸不穩定,受熱易分解.

  【解答】解:(1)儀器a是試管,故填:試管;

  (2)如果用氯酸鉀制氧氣就需要加熱,氯酸鉀在二氧化錳做催化劑和加熱的條件下生成氯化鉀和氧氣,配平即可.故答案為:2KClO32KCl+3O2↑;A;

  (3)氧化鈣是固態的,氨水是液態的,該反應在常溫下進行,故填:B;

  (4)欲使用裝置F用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因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則應從b端通入;欲使用裝置F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先將瓶中裝滿水,再將氣體從a端通入.故填:b;a.

  (5)碳酸不穩定,受熱后分解為水和二氧化碳,故看到由紅色恢復紫色,故填:

  H2CO3H2O+CO2↑.

  【點評】本考點主要考查了儀器的名稱、氣體的制取裝置和收集裝置的選擇,同時也考查了化學方程式的書寫,綜合性比較強.氣體的制取裝置的選擇與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的條件有關;氣體的收集裝置的選擇與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有關.本考點是中考的重要考點之一,主要出現在實驗題中.

  第24 / 28頁

  21.氯氣(Cl2)是黃綠色氣體,水溶液叫氯水,把品紅試紙(染有品紅的紙)伸入氯水中,品紅褪色.

  【發現問題】氯水中的哪些成分能使品紅褪色呢?

  【查閱資料】氯氣溶于水,部分與水反應,方程式為Cl2+H2O=HCl+HClO.其中,HClO的名稱叫次氯酸,是一種弱酸,具有強氧化性.

  【做出猜想】

  猜想1:是氯水中的水使品紅褪色的;

  猜想2:是氯水中的 Cl2 使品紅褪色的;

  猜想3:是氯水中的鹽酸使品紅褪色的;

  猜想4:是氯水中的次氯酸使品紅褪色的.

  【試驗探究】

  【實驗結論】

  綜合分析判斷:氯水中的 HClO (填化學式)使品紅褪色,具有漂白作用(能使品紅等有色物質褪色).

  【反思】

  (1)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 +1 價.

  (2)氯水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化學方程式為 HCl+AgNO3=AgCl↓+HNO3 .

  (3)向氯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試液,觀察到的現象是 先變紅色后褪色 .

  【考點】實驗探究物質的性質或變化規律;酸的化學性質;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書寫化學方程式.

  【專題】科學探究.

  【分析】本題通過實驗探究分析了氯氣的性質和變化規律,氯氣的性質在初中教材中幾乎沒有介紹,只是提到了用氯氣給自來水殺菌消毒.根據題目給出的信息和實驗現象判斷,能使品紅褪色,具有漂白作用的是次氯酸;還要記住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的原則;以及鹽酸中氯離子的檢驗方法和與指示劑反應的顏色變化.

  【解答】解:【做出猜想】

  第25 / 28頁

  猜想2:氯水是指氯氣溶于水,既發生一個物理變化(氯氣和水),又發生一個化學變化(生產鹽酸和次氯酸),因此一共有四個猜想.故答案為:Cl2;

  【試驗探究】要證明猜想3不成立,只要把品紅試紙伸入到鹽酸中,現象是無變化就可以了,因此能使品紅變色的是次氯酸.故答案為:把品紅試紙伸入到鹽酸中;

  【實驗結論】

  綜合分析判斷:氯水中的HClO使品紅褪色,具有漂白作用(能使品紅等有色物質褪色).

  【反思】

  (1)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價可以根據:+1+X+(﹣2)=0,解得X=+1.故答案為:+1;

  (2)AgNO3溶液和鹽酸互相交換成分生成氯化銀白色沉淀和稀硝酸.故答案為:

  HCl+AgNO3=AgCl↓+HNO3

  (3)因為氯水中有HCl和HClO,故向氯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試液,觀察到的現象是:先變紅色后褪色,因為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又能使顏色褪去.故答案為:先變紅色后褪色.

  答案:

  【做出猜想】Cl2;

  【試驗探究】把品紅試紙伸入到鹽酸中;

  【實驗結論】HClO;

  【反思】

  (1)+1;

  (2)HCl+AgNO3=AgCl↓+HNO3;

  (3)先變紅色后褪色.

  【點評】本考點屬于實驗探究題,既有氣體的性質又有氣體與水反應后生成物的檢驗,還有化學方程式的書寫,綜合性比較強.本題根據題目提供的信息,結合實驗探究的一般步驟和酸的性質等知識來解決,還要注意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和配平.本考點主要出現在實驗題中.

  四、計算題

  22.PX是1,4﹣二甲苯(化學式為C8H10)的別稱.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有劇毒、易燃.2015年,某市PX項目發生爆炸并引起大火,PX項目又一次引起人們的熱議.請計算:

  (1)PX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106 .

  (2) 8 克的Na2CO3與1gPX含碳元素質量相等.

  第26 / 28頁

  【考點】相對分子質量的概念及其計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質量計算.

  【專題】化學式的計算;有關化學式的計算.

  【分析】(1)根據相對分子質量為構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之和,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質量=該化合物的質量×該元素的質量分數,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PX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2×8+1×10=106.

  (2)設需要Na2CO3的質量為x

  x××100%=1g××100% x=8g.

  故答案為:(1)106;(2)8.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考查同學們結合新信息、靈活運用化學式的有關計算進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3.某氯化鋇樣品23.1g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鈉,某同學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請計算:

  (1)過濾后得到沉淀多少克?

  (2)原樣品中氯化鋇的質量分數?(計算結果精確到0.1%)

  (3)求D燒杯中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是多少?

  【考點】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有關溶質質量分數的簡單計算.

  【專題】溶質質量分數與化學方程式相結合的計算.

  【分析】(1)根據碳酸鈉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氯化鈉,依據碳酸鈉的質量進行計算;

  (2)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原混合物中氯化鋇的質量,然后計算氯化鋇的質量分數;

  (3)根據題中的數據計算反應后,溶液D中溶質和溶液的質量,然后進行計算.

  【解答】解:(1)設生成碳酸鋇沉淀的質量為x,生成氯化鈉的質量為y,參加反應的氯化鋇的質量為z

  Na2CO3+BaCl2=BaCO3↓+2NaCl

  106 208 197 117

  100g×

  10.6% z x y

  第27 / 28頁

  =

  x=19.7g

  y=11.7g

  z=20.8g ==

  所以過濾后得到沉淀是19.7g;

  (2)原樣品中氯化鋇的質量分數為:×100%=90.0%;

  (3)D燒杯中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是:

  故答案為:(1)過濾后得到沉淀是19.7g;

  (2)原樣品中氯化鋇的質量分數為90.0%;

  (3)D燒杯中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是7%. ×100%=7%.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化學方程式的計算,難度不大,注意解題的規范性和準確性.


 看了2017年中考化學試卷還看:

1.2017年初三化學中考模擬試卷及答案

2.2017年中考化學必考知識點提綱

3.2017年中考化學必考知識點(2)

4.2017年初三上學期化學第六單元測試試卷
5.2016化學中考試卷及答案 

65903 主站蜘蛛池模板: jakeandrich全见版| 五行字库查询| 青山知可子最经典十部电视剧| 松岛菜菜子| 鸽子公母鉴别图解| 画江湖之不良人第一季动漫免费观看| 碧海晴天| 陕西卫视节目表| 毕业论文3000字范文| 黄色网址视频| 科幻画图片| 456电影网络重口味456| 山东教育电视台直播| 监视韩国电影播放| 速度与激情:特别行动 电影| 少女频道电影在线观看中文版| 我是传奇 电影| 午间电影| 咏春拳电影| 自拍在线播放| 我们的母亲叫中国读后感| 恶搞之家一共有几季| 黄视频免费网站| 亚洲1区| 计良| 暗恋桃花源剧本| leslie| 辛鹏| 张国立个人资料简介| 马会传真论坛13297соm查询官网| 双重火力电影| 但愿人长久| 咒怨:终结的开始| 王顺明| 电影《地狱天堂》鬼片| 叶玉卿电影| 天地无伦| 太上老君说五斗金章受生经| 爱上女老师| 皇冠小刀清痘视频| 浙江卫视周一至周五节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