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中考考點必背
1、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地球是一個兩極略扁的不規則球體,它的平均直徑為6371米。
2、緯線與緯度
在地球儀上,順著東西方向,環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叫做緯線,赤道最長,往兩極逐漸縮短,最后成一點。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3、經線和經度
在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并同緯線垂直相交的線叫做經線,也叫子午線。所有的經線都是半圓狀;長度相等,指示南北方向。
20°W和160°E的經線圈,是劃分東、西半球的界線。
4、地球自轉與晝夜交替
地球繞地軸不停地自西向東旋轉,這叫做地球自轉。自轉一周的時間大約是24小時,也就是一天。自轉產生了晝夜交替。
5、地球公轉和季節變化
地球在自轉的同時,又圍繞著太陽自西向東公轉,公轉一周的時間就是一年。地球的公轉,產生了季節變化。
初中地理重點知識點
1.地勢特征:西部高,東部低,呈階梯狀。西部以山地、高原、盆地為主,東部以平原和丘陵為主。第一級階梯雄踞西南,主要是青藏高原。
2.階梯分界線: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分界線: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
第二級階梯和第三極階梯分界線: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地形特征:地形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山地33%、高原26%、盆地19%、丘陵10%、平原12%)
4.主要地形區:高原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云貴高原
盆地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四川盆地
平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高原、盆地、平原順序為從大到小)
丘陵東南丘陵、山東丘陵、遼東丘陵
5.山脈走向:東西走向、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較多,南北走向、西北--東南走向的山脈較少
東西走向:天山-陰山-燕山,昆侖山-秦嶺,南嶺,大別山
東北--西南走向:大興安嶺-太行山脈-巫山-雪峰山,長白山-武夷山,臺灣山脈
南北走向:賀蘭山,六盤山,橫斷山脈
西北--東南走向:阿爾泰山,祁連山,巴顏喀拉山,小興安嶺(以上為主要的)
中考地理快速提高的方法
1、注意看地圖的“形狀特征”。
如湖南、江西二省的形狀像一對兄妹,越南的形狀像一根扁擔挑兩筐等。考試中,看圖填空部分有些孩子竟看不出地圖畫的是哪個國家,哪些省份,以致于失分,原因就是平時不注意看地圖的形狀特征。
2、掌握科學的讀書方法。
地理教材是我們獲取地理知識、提高地理素養的重要途徑。地理環境是一個有機整體,組成地理環境的各個要素是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
其中任何一個地理要素的改變,都可能影響到其他要素的變化。我們應該將理清這些地理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在頭腦中形成這一地域的知識網絡。
3、抓住地理概念。
初中地理原理、要領的掌握,并不要求象物理、數學公式、定理那樣精明,只要抓住其中的關鍵和要點,就很容易地理解和掌握了。例如:“在自然界中,對人類有利用價值的陽光、空氣、水等都是自然資源,”通過這句話告訴我們對自然資源概念的理解。就應該抓住兩個:
第一,自然資源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它不是工業產品。例如:汽油,雖然對人類有利用價值,但不是從自然界中直接獲取的的,它是工業產品。
第二,對人類有利用價值的才是自然資源。例如沙漠雖然在自然界中存在著,但目前,對人類沒有利用價值,所以他不是自然資源。
4、會使用地圖。
初中生學會使用地圖,地圖是地理信息的載體,它能將我們不能親眼見到的廣大地理環境變得一目了然。地圖又是學習地理的工具,通過分析地圖,可以認識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徑,要學會讀、用各種地圖,首先要記住最基本的地圖。對于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記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