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思路擴展提升技巧
思路是指思想的門徑;思維的條理脈絡。 作文是語文考試的“重頭戲”,,語文考試要想贏得高分,那就必須要把作文寫好。但由于受考場氛圍等因素的影響,許多考生在閱讀完作文題目后,往往會陷入思路閉塞、無從下手的窘境。而考場時間是非常寶貴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如果還不能打開思路的話,那心情就會越來越急躁,草草下筆,作文搞砸便是在所難免的了。因此,在考場上迅速打開作文思路,是發揮出最佳寫作水平的關鍵。如何才能迅速打開考場作文思路呢?今天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是:中考作文寫作思路擴展提升技巧。具體內容如下,歡迎閱讀!
思路擴展技巧一、多方設問。
要打開思路可以采用“以問領寫”的方法。即構思作文時試著先提出一系列的問題,多問幾個為什么,然后自己回答這些問題,
如湖北荊州市中考作文題目是《我最好的朋友》,不會拓展的同學可能會將“朋友”作為重點,采用投“石”問路的方法,我們就可以問一問:我最好的朋友是誰——就這樣有了寫作的對象;為什么是我最好的朋友——于是,有了寫作的材料;朋友好在哪里——文章的中心也顯露出來了。作文的思路展開了,讓我們在選材上在主題上有了更多的選擇。然后我們可以繼續問一問:我的朋友帶給我的是什么?我從朋友身上學到了什么?這樣,主旨更加明確了。至此,作文的視野就開闊無比了。
又如福建泉州市中考作文題目是《心聲》,我們可以問上幾句:誰的心聲——我的心聲、你的心聲、森林的心聲、小溪的心聲……是什么心聲——讓童年重回身邊是我的心聲,讓森林更加茂密蒼翠是大樹的心聲,讓小溪流水更加清澈是魚兒們的心聲……至此,思路已經打開,然后就可以圍繞著思路去拓展故
要打開思路可以采用“以問領寫”的方法,多問幾個為什么,然后自己回答這些問題,盡可能展開發散思維,想得廣一些、遠一些;再從種種回答中精選一二來完成文章。選擇時的依據有二——一是“我”感受最深、最容易寫好的是什么;二是哪一種思路新穎、獨特,是別人不大可能想到、寫到的;從而達到“化空為實”、出奇制勝的目的。
請以“體會別人的難處”為話題,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先提問:
(一)為什么要體會別人的難處?(二)哪些情況下應體會別人的難處?(三)“我”或是“我”的身邊中存在不能體會別人難處的情況嗎?……
再回答:
1.體諒別人,多想想別人的難處,這是成熟的標志之一;2.懂得體諒別人的難處,才能和別人更好地合作,這種能力在現代社會很重要;3.無微不至地考慮別人難處的人,往往具有很強的團結他人的能力;4.習慣于讓別人圍著自己轉,缺少體諒別人的意識,其后果往往是不懂得尊重他人;5.一個不能體會別人難處的人,容易走向自私;6.我行我素,忽視他人的意見與感受,這樣的人很難受到尊重……(針對第一問)
1.你向媽媽要錢買一本并非很需要的書,媽媽沒有拒絕你,你想過媽媽的難處嗎?2.城市交通擁擠,總堵車,你在車上抱怨,你想過交警或政府的難處嗎?3.老師給你們多留作業,而你們強烈呼吁減負,也許你是對的,但你知道老師的難處嗎?他難在哪里你清楚嗎?4.有那么多人下崗,問題肯定是多方面的,但有一條你應該知道,這么大個國家,這么多人,政府肯定有難處;5.你向同學借一本書,他不太愿意,你不妨想一想,他也許有什么難處;6.政治課不生動,教育太死板,高考太緊張,車站太臟,東西太貴,電視劇不好看,家長不理解我……所有這一切,我們除了感到不滿意之外,還應當想一想,很多事情要做好是不容易的,做事的人各有各的難處……(針對第二問)
1.某宿舍,很晚了某人還開著燈看書,不考慮別人的休息;2.某些孩子已習慣性地認為,別人為他做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其實我們應該學會感激、體諒與回報;3.個別老師不體諒后進生的難處;4.某些基層干部不體諒農民的難處……(針對第三問)
此外,還可以談談如何體會別人的難處,把中心確定為:當一件你不滿意的事情發生后,多分析一下原因,這是體諒別人的開始。
請以“面對缺陷”為話題,寫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體裁不限,題目自擬。
先提問:
(一)如何認識缺陷?(二)如何應對缺陷?
再回答:
(一)1.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東西,完善都是相對的;2.一個人的個性、能力等等,突出的優勢與突出的劣勢常常是并存的;3.心理的缺陷(例如自卑、自私、仇視他人)比生理缺陷更可怕;4.性格有缺陷,情商低,往往會阻礙一個人發揮自己的智力優勢;5.缺陷還是優勢,要看環境要求而定;6.一種優勢只有在群體中完美地配合他人,才能成為優勢,否則可能成為缺陷;7.缺陷促使人加倍奮斗,使缺陷轉為優勢;8.缺陷加以修飾也會成為風格;9.藝術中的缺陷美,如維納斯……
(二)1.要坦然面對自己的缺陷;2.適當地修飾、掩蓋自己的缺陷(如美容),使自己的形象更理想,這是現實的需要,也是對他人的尊重;3.了解自己的不足和缺陷,學會揚長避短,才能走向成功;4.“我”是怎樣克服某種缺陷(例如羞怯)的;5.用人要用其長,別光看缺陷;6.通過團隊的組合可以彌補個人某一方面的缺陷;7.有些缺陷可以改變,有些不可改變,怎樣直面不可改變的缺陷……
要打開思路、化空為實,還可以采用“組詞”的方法。
請以“帶著感動出發”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打開思路,寫好“帶著感動出發”,需要思考三個問題。一是誰帶著感動出發。也就是補出標題的主語,可以是你(你們),可以是我(我們),可以是他(他們)。二是什么樣的感動,或者說是為什么感動。聯系實際,汶川大地震中,老師舍生救學生,我們為之感動;救援人員不怕疲勞,日夜奮戰,我們為之感動;群眾排隊捐款、獻血,我們為之感動。具體到個人,溫第一時間在第一線指揮,我們感動;民警蔣小娟為災民的孩子喂奶,我們感動。讓人感動的原因很多,讓人感動的事例很多。三是帶著感動出發的結果。帶著感動出發,其結果將產生更多的感動,從而使更多的人帶著感動出發!
一些命題或話題作文,題目很虛,范圍很大,此時若能展開相關聯想,便可化虛為實、化大為小,從而構思出內容充實的好文章。例如以“讀”為話題的文章,可圍繞“讀什么?”“為什么讀?”“讀的意義如何?”等來展開聯想。
可以讀歷史讀現在讀未來,可以讀自己讀朋友讀對手,可以讀親情讀友情讀愛情,可以讀自然讀社會讀人生,可以讀成功讀失敗。讀可吸取教訓(歐陽修讀莊宗讀出了“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讀可增長智慧(唐太宗讀人民讀出了“水能載舟也可覆舟”);讀可澄清思想(毛澤東對持久戰的論斷正是讀懂敵我雙方,澄清了當時的混亂思想)。如此馳騁思維,便可迅速打開思路。
請以“壓力”為話題,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寫好這篇文章要善于“以問領寫”:“什么可以構成壓力?”“有沒有壓力?”“壓力來自何方?”“壓力帶來什么?”“怎樣對待壓力?”等等,然后自己回答這些問題,從這些回答中選擇一二來寫文章,達到“化大為小”的目的。可以寫壓力來自過重負擔,也可以寫壓力來自責任感;可以寫壓力的從無到有,也可以寫壓力的從有到無;可以寫壓力來自外界,也可以寫壓力來自自身;可以寫在重壓下喘不過氣來,也可以寫變壓力為動力;可以寫要善于自我減壓,也可以寫“把壓力放在肩上,不要放在心上”等等。要選擇其中一個來寫,不要貪多,否則會造成東拉西扯,空談漫議。
思路擴展技巧二、置換法。
1.如果所給的作文題目、話題或材料是借喻性質的,那么這時就可使用本體去置換喻體。如山東高考作文題:
請以“春來草自青”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命題人給了我們比喻的喻體,本體呢,思考可知道“春”的本體可以是信心,可以是毅力,可以是機遇,也可以是改革,是友誼,是愛心,是互助,是合作,是誠信,等等。“草自青”的本體可以是欣欣向榮的局面,可以是輝煌的成功,也可以是雙贏的結果,等等。我們展開聯想,用一個又一個的本體去置換喻體,寫什么的問題也就立馬解決了。
如2009年河北省中考作文題:
墻,是大家熟知的事物。生活中有物質的墻,如土墻、磚墻、人墻、籬笆墻、玻璃幕墻、花墻、城墻、防火墻、影壁墻等。也有精神的墻,如溝通的障礙、法規的限制、做人的原則、道德的底線等。筑一堵墻,可以多一分約束與安全;拆一堵墻,可以少一分封閉與隔膜。
請以“說墻”或“墻的故事”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這個題目猛一看還真讓人有點暈,但如果同學們稍稍發散一下,把這里的“墻”朝多個方面進行理解,如理解為“與同學之間的誤會”“與父母之間的隔膜”“道德法律對人的約束”等,思路很快就能打開,行文時只要把這些內容進一步拓展開來就行。
再如2007年上海高考卷命題作文“必須跨過這道坎”,審題時需明白“坎”字及文章結穴之所在,這時需展開相似聯想,“坎”可喻指障礙、困難、坎坷、災難、成長中的陣痛……如此便可迅速找到下筆點。
比如2008年廣東中考作文題為 “腳步”,有位考生化虛為實——敘寫“我”初三時情緒低落腳步徘徊,母親和同桌幫助“我”走出迷茫,踏上正確道路的具體過程,結尾由實而虛:“夢中,天空不再灰暗,多彩的霞光照耀大地。我們踏著堅實的腳步,追逐屬于我們的朝陽。”作者通過這段文字巧妙地揭示出“腳步”的寓意——堅定樂觀,充滿自信,笑迎目標……
思路擴展技巧三、聯想
面對作文題目,如果同學們的思路出現“卡殼”,這時最好的辦法是靜下心來,根據題目的中心有意識地去展開聯想,回憶自己生活閱歷中與題目相關、相似或相反的事例。這樣一來,許多事例就會紛紛呈現在頭腦中,在事與事的碰撞中,靈感就有可能突然出現。
如2009年重慶市中考作文題二:
也許,有的承諾是你發自肺腑的心聲,有的承諾是你一時激情的沖動;也許,有的承諾你言出必行,行必有果;有的承諾你深埋心底,從未說出。但只要是承諾,都應該是莊重的,嚴肅的。
請你以“ 的承諾”為題寫一篇作文,寫作時先把題目補充完整,再按要求作文。
面對這道半命題作文,如果你一時理不出思路,那就不妨沿著“承諾”展開聯想,可以回想自己生活中的承諾經歷,比如對朋友的承諾、不上網吧的保證等;也可以回想發生在別人身上的承諾故事,比如守信重諾、立志報國的名人故事等;還可以反方向聯想,譬如回想那些撕毀約定、不講誠信、踐踏承諾的故事。在不斷的聯想中,“愛的承諾”“錯誤的承諾”“綠葉對根的承諾”等立意就會很快跳進腦海中,文字就會從筆端汩汩流出。
有些話題作文,審題時也可用對比聯想,構思出新穎別致的佳作。如:以“真”為話題的作文,一提到“真”,人們自然會想到“假”,在發展市場經濟的今天,假幣、假藥、假公司、假情假意……數不勝數。所以寫“真”,也可以從“假”入手,在揭露“假”丑惡面目之時,表達對“真”的向往,對“真”的呼喚。
思路擴展技巧四、 轉化
一道作文題目,如果在題面上一時找不到構思的突破口,運用“轉化”法常常能取得很好的效果。這里的“轉化”,就是指轉換視角,化大為小。
如湖北十堰市中考作文題二:
淡淡的友誼很純,淡淡的微笑很甜,淡淡的生活很真實。在平淡的生活中享受淡淡的真情和淡淡的快樂,也許,這些平淡的點滴會成為生活中最美的風景。
請你以“平淡”為話題作文。
“平淡”這個話題很大、很抽象,讓人一時無從下手。但如果你將這個話題前后加上一些修飾語“轉化”一下,變為“平淡的友誼”“平淡的母愛”“平淡的電話”之類的“小話題”,相信就能很快地理出文章思路,構思好文章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