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歷史知識點大全
人類的形成
1.人類的出現:
猿類——正在形成的人——完全形成的人——人(猿————人)。
現代人類可能是從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發展而來,南方古猿屬于“正在形成中的人”。
人類在距今約三四百萬年前形成。
2.人類的進化:
完全形成的人分為四個階段
早期猿人——坦桑尼亞奧都威峽谷“能人”;
晚期猿人——印尼爪哇人、中國元謀人和北京人
早期智人——德國尼安德特人、中國丁村人;
晚期智人——法國克羅馬農人、中國山頂洞人
3.人種及分布:
白色人種——歐洲、北美洲、澳洲 ;
黃色人種——亞洲 ;
黑色人種——非洲、南美洲
4.氏族社會:最初是母系氏族社會,隨著生產的發展進入父系氏族社會。
母系氏族社會:群婚,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財產公有,以采集和魚獵為生。家務勞動為主,婦女在社會中站主導地位。
父系氏族社會:婚姻相對固定,子女“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男子從事犁耕業和畜牧業占主導,出現商品交換和私有制,部族和首領是男人。
5.原始人群居生活的原因:生產力低下,生產工具原始,物質相當匱乏,只有依靠集體才能生存。
6.比較:父系氏族社會代替母系氏族社會的原因及后果。
相同點:
⑴ 都以血緣關系為紐帶;
⑵ 都實行財產、分配公有制。
不同點:
⑴母系氏族社會婦女在社會中站主導地位;父系氏族社會男子在社會中占主導地位。
⑵母系氏族社會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父系氏族社會子女“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⑶父系氏族社會后期,生產力進一步提高,出現了私有制和奴隸制,原始社會解體。
大河流域——人類文明的搖籃
1.四大文明古國
古埃及(前約3500年)——尼羅河流域——金字塔、獅身人面像——權力與尊嚴的象征
古巴比倫(前約3500年)——兩河流域(“新月沃地”)——漢謨拉比法典、空中花園
古印度(前約2500年)——印度河、恒河——種姓制度(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
古中國(前約2070年)——黃河、長江流域——分封制
2.古文明與大河的關系(大河文明的自然條件)
氣候濕潤,地勢平坦,日光充足,適合人生存;大河定期泛濫——提供水源和肥土,利于農業生產。
3.漢謨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現存的古代的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
4.種姓制度:在雅利安人侵入印度的過程中形成。
社會分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四個等級。下一等級不得從事上一等級的職業,不同的等級不得通婚。影響:激化了當時的社會矛盾,對后來印度社會的發展帶來不良的影響。
西方文明之源
1.愛琴文明:克里特文明、邁悉尼文明
2.古希臘繁榮的成邦:雅典、斯巴達
3.雅典城邦的自然條件: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業發達;
氣候濕潤,適宜種經濟作物。
4.公元前5世紀后半期,伯利克里當政期間,雅典達到全盛。
原因:伯利克里進行了一系列改革。
內容:擴大公民權利,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參加公民大會;鼓勵學術研究,發展文藝,重視教育。
5.伯利克里時期雅典繁榮的表現
政治上, 奴隸制民主政治發展到頂峰;
經濟上, 奴隸制經濟高度繁榮;
文化上 文化昌盛。
6.斯巴達成邦:崇尚武力,實行嚴格的軍事訓練制度。
7.羅馬共和國的興亡
(1)羅馬歷史發展線索
羅馬城(公元前8世紀)——羅馬共和國(公元前509年)——稱霸地中海(公元前2世紀)——羅馬帝國(公元前27年)——帝國分裂(395年)——西羅馬滅亡(476年,歐洲奴隸社會結束)
(2)主要戰爭及戰役
布匿戰爭(羅馬——迦太基) 坎尼戰役以少勝多
(3)公元前49年,凱撒奪取政權;公元前27年,屋大維獨攬國家大權,建立羅馬帝國。
8.奧林匹克運動會歷史沿革:最初舉行賽會祭神,前776年—394年共舉辦290多屆。
現代奧運會開始于1896年,每四年舉行一屆。2004年在希臘雅典舉行,2008年在中國北京舉行。
亞洲封建國家的建立
1.一世紀前后,出現奴隸制國家;
5世紀大和統一了日本。
2.七世紀中期,日本改革派發動宮廷政變,孝德天皇頒布新詔書,參照中國的隋唐制度,進行大化改新。
重要人物:中臣廉足
3.大化改新的內容
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權的天皇封建國家,廢除貴族世襲制,以才選官。
經濟上 收回貴族土地為國有,部民轉為國家公民;定期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定期收稅。
大化改新的作用:是日本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標志。
4.伊斯蘭教的產生:公元610年,穆罕默德在麥加創立了伊斯蘭教;
622年在麥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國家。622年是伊斯蘭教歷元年。
5.伊斯蘭教建立的作用:尊重一神“真主”安拉,反映了統一國家的政治要求;
伊斯蘭教是一種宗教、政治、軍事三位一體的組織。
中古歐洲社會
1.公元5世紀,西羅馬帝國滅亡,日爾曼人建立了法蘭克王國。
2.8世紀,宮相查理·馬特進行改革,實行有條件的土地分封,規定得到土地的人必須為封建主服兵役。
3.改革后果:形成嚴格的等級制度,即:帝王—大封建主—小封建主—農民。
4.公元1世紀,耶穌創立了_。
西歐封建社會時期,_會成為西歐最大的土地所有者,是西歐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在精神和文化領域,神權凌駕一切。
主要事件:751年宮相“丕平獻土”,使教權凌駕于皇權之上。13世紀,教會建起“宗教裁判所”。
5.10世紀,歐洲出現了手工業和商業中心的城市。
如:威尼斯、牛津、曼徹斯特。
6.由于西歐城市是在教會或封建主的領地上產生的,封建主對城市市民加強剝削,使階級沖突日益尖銳。
12世紀,法國瑯城的城市市民與封建主展開了10年的斗爭——市民爭取城市自治權。
7.早期資產階級的產生:西歐城市的發展過程中,市民階級形成了,市民階級(手工業者、商人、銀行家)中的富裕商人和銀行家發展為早期的資產階級。
為資本主義的興起裝備了條件。
8.15世紀中期,定都君士坦丁堡的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滅亡。
著名建筑有圣索非亞大教堂。
古代世界的戰爭與征服
1.希波戰爭:公元前6世紀,古代伊朗地區建立了波斯帝國。
前5世紀,波斯帝國三次出征希臘,最后希臘戰勝波斯,史稱希波戰爭。
為紀念希波戰爭——馬拉松戰役中的長跑英雄菲迪皮茨設立了馬拉松賽跑。
2.公元前4世紀,希臘北部的馬其頓國發展起來,并控制了希臘。
亞歷山大繼承馬其頓王位,史稱亞歷山大大帝。他出兵東征,建立地跨歐、亞、非的亞歷山大帝國,定都巴比倫。
3.亞歷山大東征的影響:促進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發展(波斯文明、埃及文明、猶太文明、印度文明)。
4.公元前27年,屋大維建羅馬帝國,多次發動戰爭。
公元2世紀,羅馬帝國成為地跨歐、亞、非的大帝國。地中海成為它的內湖。
5.羅馬帝國擴張的影響:一方面充滿暴力,另一方面羅馬文化滲透到它統治過的廣大地區。
6.羅馬帝國與中國的交往:絲綢之路
中國絲綢;甘英出使大秦。
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1.阿拉伯數字:前身是印度梵文的字頭文字(即:阿拉伯數字的創造者是古印度人)。
阿拉伯人加以改造,12世紀初,傳到歐歐洲。16世紀,與現在的寫法基本一致。
2.亞歐商業往來的途徑:絲綢之路
3.阿拉伯的輝煌文化:創立完整的代數學;
巴格達醫院院長阿齊斯寫成外科醫學著作《醫學集成》;醫生依本·西拿著有《醫典》。
4.意大利商人馬可·波羅到中國元朝大都任官,游歷中國大江南北,返回后完成《馬可·波羅行紀》。
激起歐洲人對東方的憧憬和向往。
1.文字的出現
象形文字——古埃及人(3000年),對以后字母文字產生重要影響;
楔形文字——兩河流域(古巴比倫)蘇美爾人(3000年),被西亞古代各民族所采用,為人類文明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字母文字——腓尼基人(22個),為以后歐洲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礎。
2.世界三大宗教
1.古代科學家
① 阿基米德:發現杠桿定律、浮力定律、發明螺旋式水車
② 亞里斯多德:創立物理學、植物學、動物學、邏輯學,被譽為“百科全書”式的學者。
2.古代文學家
① 荷馬(古希臘):《荷馬史詩》,包括《伊利亞特》和《奧德賽》。
②索福克勒斯(古希臘悲劇作家):《俄底浦斯王》。
③《天方夜譚》又名《一千零一夜》:阿拉伯民間故事集,《阿里巴巴》、《阿拉丁和神燈》。
④埃斯庫羅斯:古希臘悲劇之父
⑤阿里斯托芬:古希臘喜劇之父
3.建筑特色
羅馬式建筑
特點:拱頂、多梁柱、平面呈十字架形
如:麥加大清真寺
哥特式建筑
特點:高、直、尖和強烈的向上感
如:巴黎圣母院
中國古典建筑
特點:中軸對稱、層次分明、主體突出
如:故宮
初中生如何學好歷史
1、讀是學習的第一步,因此一定要重視初一歷史的閱讀。
再次還要有選擇的對待課本的小字內容,它一般是對大字內容的詳細補充,主要是加深理解之用途,但并不是全部需要掌握,因此要在教師指導下有選擇閱讀,并注意關鍵語句。
2、理解是有效記憶的基礎,是正確運用知識解決初一歷史課中問題的前提。
因此一定要重視培養。沒有理解就不算入門,更無法精通。要理解必須用心學多思考。
3、學習歷史要學會找重點
首先要了解課本的基本結構。一般說歷史課本的每一課通常分為幾部分內容,大字部分是該課的主要內容,要學會分析歷史課程中哪些部分是重點,那些不是重點,哪些內容是要求一定要記住的,哪些內容屬于了解就行的,只有把握了重點,才能在學習中做到有的放矢,對知識的掌握才能更加牢固。
4、要學會找到歷史中的興趣
新課程下教材中的圖片明顯增多,圖文并茂。但我們往往覺得太陌生,不太感興趣,因為圖片中的人和事離我們太遙遠。如果是我們自己“參與”的或自己熟悉的人和事的相關照片,我們的關注程度可能就大不一樣了。
通過自己搜集圖片、資料,你所記住的就不僅僅是幾個枯燥的時間、數字和人名了,而是帶著一種深深的情感去認識這段歷史,那么這段歷史中的人和事也就被你賦予了情感色彩。
中考各科復習方法歸納
語文:夯實基礎把握現代文閱讀答題技巧
中考語文一向重視基礎,很多考試內容都跟教材緊密結合,因此,海南華僑中學初中部語文老師黃和建議,考生在最后兩月的復習上還是要注意回歸教材,夯實基礎,特別是在文言文、文學名著和字音字形等知識點部分,更應該利用考前這段時間記牢、記清?!耙环矫妫忌梢詫⒅翱歼^的基礎題集合在一起進行專項復習,另一方面,考生還可以拿出前3年的中考試卷進行研究分析,對題目的難易以及重點心中有底。”
具體試卷作答上,黃和表示,考生應在選擇題上盡量減少失誤,現代文閱讀要注意回答的規范性和完整性,“比如題目問文中人物A是怎樣一個人,有的學生會只回答幾個形容詞,如‘善良、友愛’,這就容易造成不必要的失分。正確的回答應該是‘文中的人物A是善良、友愛的人’。”
作文是每年中考的重頭戲,黃和建議,考前這段時間,考生可以適度加強作文訓練,一周寫一篇,寫完后讓老師檢閱并給予建議,”只有學生主動去練習、詢問,老師才能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在每次練習作文時,考生都應注意審題和立意的把握,一定要理解清楚文字要求后再動筆。
數學:認真計算確?;A題拿分最重要
海口市第一中學初中部數學老師宋海靜告訴記者,近幾年中考數學的題型是比較固定的,數學這一學科的復習最重要的就是確?;A題拿分,然后提高運算能力,爭取在有一定難度的題目上拿到高分。
宋海靜說,海南的.中考數學試卷最注重的還是基礎題,而且全卷的難度并不算高,但最基礎的往往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大家都覺得計算題很簡單,但實際上計算題的失分率是非常高的?!边@種高失分率主要還是由于考生不夠細心,因此,宋海靜建議考生,要扎實基礎,確?;A題不失分。同時做到做題仔細、認真,千萬不能有投機取巧的心理。
英語:立足課標保證每天至少半小時復習
在英語復習上,海南華僑中學初中組英語備課組組長周麗娟建議,考生還是應該立足2011年制定的課標和海南今年的學科考試說明來進行備考。比如去年的小作文題今年換成了閱讀題,也就是說,今年的中考英語閱讀將重新變回4篇。而閱讀也一向是中考英語的“失分重災區”,因此今年考生在復習時,應多放精力于閱讀題,平時保持一定的閱讀量,同時繼續扎實基礎,背好每個單詞、詞組。千萬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要在考前埋頭于一堆難題,讓自己失去自信心。
對于小而瑣碎的單詞和詞組的記憶,周麗娟建議,考生不妨在平常建立起自己的錯題本。“錯題本不應是單純的將平時的錯題全部羅列,應該有所分類?!北热纾瑢㈠e題分為聽力、單選、閱讀部分,單選部分又可根據為什么出錯再一次細致劃分,如語法理解錯誤,單詞沒記熟出錯等等?!斑@樣分類可以對自己平常的復習情況了然于心,對最后階段的復習也非常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