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內蒙古高考志愿填報時間
2024內蒙古高考志愿填報時間已經初步公布了,既然這樣,那么你知道具體報志愿的批次、類目安排是怎么樣的嗎?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2024內蒙古高考志愿填報時間,供大家參考!
2024內蒙古高考志愿填報時間
一.藝術類填報志愿及錄取安排:
7月3日9:00至7月5日17:00,藝術類考生第一次填報本科提前批A、B和C三個批次志愿。
7月10日前本科提前批A高校錄取結束。
7月19日左右本科提前批B錄取結束。
7月26日左右本科提前批C錄取結束。
8月5日左右藝術類考生第一次填報專科提前批志愿,8月9日專科提前批錄取結束。
二.體育類填報志愿及錄取安排:
7月6日上午考生第一次填報本科提前批A體育類志愿,7月9日本科提前批A錄取結束。
7月10日上午考生第一次填報本科提前批B志愿,7月13日本科提前批B錄取結束。
7月14日上午考生第一次填報本科提前批C志愿,7月18日本科提前批C錄取結束。
8月5日上午考生第一次填報專科提前批志愿,8月9日專科提前批錄取結束。
三.提前批非藝術體育類院校(專業)填報志愿及錄取安排:
7月7日考生第一次填報本科提前批A和專科提前批文理科、蒙授文理科志愿,7月10日本科提前批A文理科、蒙授文理科,專科提前批中需進行政治考核(考察)、面試、體能測試的公安、司法類等高校(專業)錄取結束。
7月11日考生第一次填報本科提前批B文理科、蒙授文理科志愿,7月16日本科提前批B文理科、蒙授文理科高校錄取結束。
四.本科一批、本科一批B:
7月17日考生第一次網上填報本科一批志愿,7月23日本科一批錄取結束。
7月24日考生第一次網上填報本科一批B志愿,7月26日本科一批B錄取結束。
五.本科二批、本科二批B:
7月27日考生第一次網上填報本科二批志愿,8月2日本科二批錄取結束。
8月3日考生第一次網上填報本科二批B志愿,8月4日本科二批B錄取結束。
六.高職高專批
8月10日考生第一次網上填報高職高專批志愿,8月15日高職高專批錄取結束。
2024內蒙古高考可以填多少個志愿
內蒙古高考本一批志愿:一共有6個院校志愿,分為院校志愿1-院校志愿6;每個平行志愿下最多可以填報6個專業。
內蒙古高考本二批志愿:一共有6個院校志愿,分為院校志愿1-院校志愿6;每個平行志愿下最多可以填報6個專業。
內蒙古高考專科批志愿:一共有6個院校志愿,分為院校志愿1-院校志愿6;每個平行志愿下最多可以填報6個專業。
內蒙古高考志愿數量為:“學校+專業”志愿考生可填報不超過6個院校志愿,每個院校志愿可填報不超過6個專業志愿和專業服從調劑志愿。
高考志愿填報流程
1、閱讀招生計劃。特別提醒考生注意的是,有些高校對填報志愿的要求以及一些有特殊規定的院校和專業進行了提示,考生一定要全部閱讀。
2、擬定志愿草表。建議考生上網填報志愿前,先將選報的志愿填寫到志愿草表上,再按志愿草表上的內容上網填報,可以減少在網上反復修改的次數,減少出錯的可能性。
3、登錄指定網頁。登錄省招辦指定網頁,打開瀏覽器,輸入網報網址,如果網絡管理員已經將網報地址設置為瀏覽器的主頁,打開瀏覽器就可以啦。
4、輸入用戶名和密碼。用戶名是考生準考證上的14位報名號數字,第一次登錄網上填報志愿系統要輸入初始密碼,初始密碼是考生本人的身份證號。輸入用戶名和密碼后,再點擊“登錄”按鈕即可進入網上填報志愿系統。
高考志愿填報方法
1.先明確自己在全省的位次
第一要明確自己的高考分數和位次。在這里著重強調:一定要通過位次,而不是成績去設計志愿方案,因為每年高考題目的難易程度不一樣,最后的分數自然不同。高考位次才是衡量每位考生成績的唯一標準。
2.根據自身情況定位學校和專業范圍
了解各個大學的招生計劃、招生章程和高考最新政策信息,全面衡量和比較,合理定位大致的、符合自己的專業和高校范圍。也要考慮自身條件、個人意愿及經濟條件,著眼于以后的就業發展,初步確定高校和專業。
計算機相關專業,包括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機器人工程、人工智能、軟件工程等,根據自己的分數和位次初步確定了專業和高校。
3.以沖穩保為方針優化志愿。
“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對這個“志愿方案”進行綜合分析與比較、優化組合,按照“沖、穩、保”的方針,分層次、分梯度再次確定志愿順序。比如填報普通類96個志愿,可將自己優勢不大,而自己很喜歡的大學或專業志愿放在前面20個左右 “沖一沖”,將具有一定優勢也較喜歡的大學或專業志愿放在中間50個左右“穩一穩”,將優勢較大且有把握的放在最后20個左右“保一保”。
填報高考志愿怎么選擇學校
類型一:國家部委直屬高校,主要分為教育部和工信部以及國家民委直屬幾個類型
部委直管高校,尤其是教育部和工信部直管的高校,一般名師云集、國家重點學科多,經費充足,碩博點多,主要位于經濟文化、人文條件得天獨厚的省會城市和直轄市,發展空間巨大。
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郵電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等,但是這些學校的錄取分數也較高,屬于中高分數段考生角逐的對象。尤其是這部分名校中的名專業更是一些高分考生追逐的對象。
類型二:省部共建院校,這類院校原來就是屬于教育部直屬的,后來一部分院校就成為省部共建的大學
這類大學的綜合實力較強,辦學歷史較為悠久,學科門類比較多,在某一方面的實力很突出。比如我們省的西北大學文史實力就比較強,其中的經濟學和新聞學等比較有名。
類型三:省屬高校,這類高校數量龐大,而且成分復雜,辦學實力水平之間也十分的懸殊
以陜西為例:既有西安建大、理工大、石油大學、外院、西北政法這樣的不僅在西北就是在全國來講也很有名的地域性著名高等學校。也有像榆林學院、商洛學院這樣的位居縣級市的才從專科院校升格后不久的省屬院校。像這樣的例子在全國還有很多。建議,考生在報考時,一般可作為二本低分段的保底志愿,也可作為二本壓線考生的首選學校。
類型四:地市所屬高校,這類院校數量極少,主要以師范、醫學院校為主
當然除了類型分,考生還可考慮學校是否屬于“211”工程院校或“985”工程院校,或者看一所院校的國家重點學科的數量和分布,了解院校的國家重點學科以及碩博點和博士后流動站。
擁有國家重點學科數量和碩博點數量較多的院校實力一般都比較強。選學校一定要和國家重點學科和碩博點結合起來,不僅要規劃好自己本科階段的學習,還要規劃好研究生階段的學習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