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志愿填報技巧
要使高考志愿填報成功,要把握兩個競爭實力,做到恰如其分。
第一個是由考生平時的學習情況、高考考分情況、思想品德情況、身體健康狀況、家庭經濟情況、其他情況等組成的自身競爭實力。無論哪個要素出現了缺陷,都會影響考生的整體競爭實力。
第二個是學校的競爭實力。這雖然不是學校的綜合排名,但是以綜合排名為基礎的,最終會反映到學校的錄取分數線上。其核心是在掌握學校3—5年的錄取分數線的基礎上,再準確判斷并預測學校錄取分數線。
新高考志愿填報技巧【篇2】
(1)準確定位。考生拿到高考成績后,首先要定位自己可以報哪些學校?要準確定位,考生可以參考易高考網站的數據,主要是高校錄取的數中最高分、平均分、最低分等,這三種數據對考生來說,平均分最有參考價值。
(2)合理安排院校梯度和順序。在填報平行志愿時,既要考慮“沖一沖”,也要考慮“穩一穩”,更要考慮“保一保”,不要全部填報同一層次的院校,易高考網站已經根據院校的錄取概率分清各個梯度。
(3)盡量將平行志愿填滿。由于平行志愿可以填報多所院校,建議考生盡量將所有院校志愿填滿,考生如果少填一個院校志愿,可能就失去了一次投檔機會。
(4)一定要填好保底院校志愿。平行志愿最大的風險是志愿填報過高,檔案投不出去。
新高考志愿填報技巧【篇3】
“院校+專業組”即一個院校加一個專業組為一個志愿單位。一個院校可設置一個或多個院校專業組。每個院校專業組可包含數量不等的專業,同一高校選科要求相同的專業可分設在不同的院校專業組中。同一院校專業組內各專業的科目要求須相同。且專業調劑僅限于同一專業組內調劑。
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先確定喜歡的專業,再確定學校。如想報考北京大學的數學、化學、中文專業,則需要填報數學+北京大學、化學+北京大學、中文+北京大學3個志愿單位,同時考生要關注每個專業對選科的要求,明確自己是否符合條件。該種方式不存在專業服從調劑,考生也不用擔心被調劑搭配不喜歡的專業,不過填報志愿時一定要利用好各高校的專業投檔線。
新高考志愿填報技巧【篇4】
1.首次實施新高考省份志愿填報難度大,考生家長須謹慎,新高考志愿填報不可直接套用傳統高考模式的錄取分數線
2.傳統高考省份考生填報志愿的第一步,就是要做到“知分、知線、知位”。
3.填報志愿前要查清楚學校信息
4.專業、學校和地域,要科學取舍
專業優先原則適合專業特長明顯的考生、高考分數較低的考生;
學校優先原則適合成績優秀的考生;
如果在專業、學校等方面都沒有特殊要求,那就地域優先吧。
5.填報志愿前要查清楚學校信息:必須了解校史、從院士和碩士博士點看專業、那些名字頗有特點的學校,通過名字就能知道它的專業是什么。
6.聽取意見,能夠對考生學業水平、高校錄取政策等關鍵信息全面掌握并具有實際指導經驗的人,如班主任、高校招生辦公室老師等,他們不僅熟知錄取情況,而且具有成功的志愿填報經驗,能為考生提供真正有益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