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高考平行志愿
什么是高考平行志愿【篇1】
(1)可以多次投檔
在平行志愿投檔批次,雖然一個志愿可以填報多個院校,但投檔機會只有一次。考生的檔案如因某種原因被前面投檔的院校退檔,就不能再投檔到后面所報院校,只能參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錄取。
(2)可以一檔多投
在錄取中,平行志愿是一個志愿多所高校,投檔時按一個志愿對待。也就是說,在某一批次錄取時,無論這個只有中有幾所高校符合投檔條件,只能投檔到志愿在前的一所院校;一旦投檔,其他志愿院校均失去效用,不再投檔。
(3)平行志愿沒有先后順序
實際錄取中,平行志愿對考生個人來說是有先后順序的。投檔時,如果考生填報的平行志愿有多個符合投檔條件,只能投檔到排序在前的一所院校。
(4)實行平行志愿后就沒有了風險
實行平行志愿后仍會有風險。因為平行志愿不是“靈丹妙藥”,在一定程度上只是降低了風險,但不能全部消除風險。
什么是高考平行志愿【篇2】
高考平行志愿即在普通類院校各錄取批次分別設置一個平行院校志愿和一個征求平行院校志愿。提前錄取批次和本科各批次的平行院校志愿均包含A、B、C三所院校或ABCDE五所院校;
也有為ABCDEFGHIJ十所院校,專科各批次平行志愿院校均包含A、B、C、D、E五所院校。每所院校志愿中含有六個專業志愿和一個專業服從調劑志愿。
在每批次高考平行志愿院校錄取結束后,省招辦將及時公布未完成招生計劃的院校、專業及人數,未被錄取的考生須按省招辦規定的時間,自行前往市、縣(市、區)招辦規定的地點填報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征求平行志愿院校包含A、B、C三所院校志愿和一個院校服從志愿。
體育、藝術類各批次暫不設置平行院校志愿,每批次設置第一至第四院校志愿和院校服從志愿(注:河北省體育藝術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批,專科提前批、專科批不設高考平行志愿,本科三批設置平行志愿),并按志愿順序依次投檔。
舉例而言,如果高考平行志愿的第一志愿里設有A、B、C、D四個平行校志愿,考生依次填報后,錄取時首先將考生檔案投到考生填報的A學校,如成績不夠,則將考生檔案投到B學校。若符合B院校的投檔條件,就不再向C和D院校投檔。
什么是高考平行志愿【篇3】
一個考生對應一個位次,這個位次是唯一確定的,也就是說,高考考生的分數在排序的時候起到關鍵的作用。高考分數高的考生排在前面,就會比分數低的考生先檢索平行志愿。
一輪投檔
對于考生個人來講,在某一批次錄取時,高考考生只能投檔到一所平行志愿院校。一旦檢索到考生所填報的某個志愿院校還有余額,就不再檢索考生其后的志愿,實行一輪投檔。
遵循志愿
在檢索每個高考考生的院校平行志愿時,嚴格遵循考生所填志愿的順序。如果考生的志愿被投進某一個學校了,比如被B志愿錄取,則不再看他的CDE志愿,而開始檢索下一位考生。
什么是高考平行志愿【篇4】
關于平行志愿填報,其實最了解孩子的是家長,家長應該先從自己孩子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未來發展規劃、家庭人脈資源、國家發展方向、城市選擇等方向來選擇大學和專業。然后巧妙利用大數據,完全可以自己就能輕松規劃志愿。如果第一志愿未被錄取,利用大數據自己也是可以巧妙地填報平行志愿的。
平行志愿在填報時首先要確定所選專業,考生可以根據個人興趣,未來發展方向等確定所選專業。其次,不要因個人原因造成退檔,比如色盲,色弱,實力不合格,身高不達標等。最后在填報平行志愿時遵循“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的原則,將志愿由高到低排列,拉開梯度。
什么是高考平行志愿【篇5】
其一,按照平行志愿投檔的批次,提檔比例原則上控制在105%以內,投檔人數多于錄取人數。如某高校招生計劃為100人,提檔比例為102%,則被提檔的102名考生中,肯定有2人面臨退檔風險,分數越接近投檔線的考生風險越大。(假設學校不增加計劃)有的省試行平行志愿100%的投檔,還有一些高校承諾提檔不退檔,這些做法都降低了考生被退檔的風險。
其二,由于考生對自身實力估計過高,高考成績未能達到填報的所有平行志愿高校的投檔線,根本不會被投檔,錄取與否也就無從談起。
其三,考生雖然達到了學校的投檔分,卻沒有達到所報的專業分,而又不服從專業調劑,那么將會被退檔。
其四,各平行志愿高校間沒有梯度,投檔成功率會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