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必修2第一章知識點
政治必修2第一章知識點:生活在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
框題一:
(1)國家的本質:在經濟上占統治地位的階級進行階級統治的工具。國家的根本屬性:階級性。
(2)我國國家性質: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3)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人民當家作主。
(4)人民民主的廣泛性:人民享有廣泛的民主權利,民主主體的廣泛性。
(5)人民民主的真實性: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質的保障,廣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實現。
(6)人民民主專政的專政職能的表現:依法打擊敵對分子的破壞活動及犯罪活動。
(7)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的作用:主要體現為"兩個只有"。
(8)在改革開放條件下人民民主專政的新的時代內容。
框題二:
(I)我們政治生活的全部內容的基準:依法行使政治權利、履行政治性義務。
(2)我國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政治自由;監督權。
(3)我國公民必須履行的政治性義務: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遵守憲法和法律;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
(4)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則: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權利與義務相統一;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國家利益相結合。
(5)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表現:平等地享受權利、平等地履行義務、平等地適用法律。
(6)權利與義務相統一原則:權利與義務的統一性;樹立權利意識與義務意識。
(7)如何堅持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國家利益相結合;個人利益服從國家利益。
框題三:
(1)關于政治生活的信念:崇尚民主與法制。
(2)政治生活的內容:行使政治權利、履行政治性義務;參與社會公共管理活動;參加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關注我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
(3)中學生怎樣參與政治生活:明確政治生活的作用;學習政治知識,貴在實踐。
政治必修2第一章知識點:我國公民的政治參與
1.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人民當家作主。
2、人民民主的特點?
(1)人民民主的廣泛性。不僅表現在人民享有廣泛的民主權利,而且還表現在民主主體的廣泛性。
(2)真實性。表現在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有制度、法律、物質的保障,人民能夠自己管理國家;而且還表現在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廣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實現。
3.民主與專政的關系?
(1)相互區別、相互對立,民主只適用于人民內部,專政適用于敵對勢力。
(2)相輔相成、互為前提,民主是專政的基礎,轉正式民主的保障。
4.為什么要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正義的事情)
(1)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我國的四項基本原則之一,是我國的立國之本,已經寫入憲法。
(2)是社會主義的政治保證。
(3)在改革開放的歷史條件下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內容。
5.公民的政治權利和義務的內容?
權利和自由:(1)選舉權和被選舉權(2)政治自由(3)監督權(批評權、建議權、申訴權和控告權)
義務的內容:(1)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2)遵守憲法和法律(3)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4)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
6.公民在參與政治生活時,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則?
(1)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2)堅持權利和義務統一的原則(3)堅持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國家利益結合的原則。
7.在我國,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的關系?統一的,不可分割的。
(1)在法律關系上是相對應而存在的(2)是實現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徑(3)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權利的主體,又是義務的主體。(4)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確保權力的實現。
8、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為何結合?怎樣結合?
原因: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
要求:(1)我們要積極履行公民義務,以維護國家利益。(2)當三者出現矛盾時,公民的個人利益必須服從國家利益。
9、我國公民政治生活的本質?內容?要求?
本質:崇尚民主與法制
內容:(1)行使政治權利,履行政治性義務(2)參與社會公共管理活動(3)參與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4)關注我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
要求:(1)明確政治生活的作用(2)學習
10、民主選舉的方式?直接選舉、間接選舉、等額選舉、差額選舉。
11.公民應如何珍惜自己的選舉權利?
(1)是否積極參加選舉、認真行使這一權利,是衡量公民參與感、責任感的重要尺度。那種“選舉與我無關”、“選誰都可以”的想法,是公民意識不強、主人翁一時不強的表現。
(2)怎樣行使選舉權,如何投出自己的神圣一票,是公民政治參與能力的體現,也是表明公民政治素養高低的重要標志。只有每個人都在周全考慮、理性判斷的基礎上,鄭重地透出自己的一票,才能選出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人,真正實現民主選舉的預期目的。
12.公民參與民主決策有哪些方式?
社情民意制度、專家咨詢制度、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社會聽證制度。
13.公民為什么要參與民主決策?
地位:公民采用不同方式直接參與決策是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的重要決策。
意義:(1)利于決策者充分發揚民族,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廣泛集中民智,切實珍惜民力。
(2)有助于決策者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決策的出發點和立足點,增強決策的科學性,避免決策的片面性。
(3)利于促進公民對決策的理解,提高落實決策的自覺性,推動決策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