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政治下冊知識點
八年級政治下冊第七課 擁有財產的權利知識點
1、財產按歸屬劃分有:個人所有、集體所有、國家所有。
2、公民的合法財產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儲蓄、生活用品、文物、讀書資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以及其他合法財產。
3、什么是財產所有權?
財產所有權是指所有人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占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利。它包括:占有權、使用權、收益權、處分權(事實上的處分權和法律上的處分權)。它是財產歸誰所有在法律上的表現(xiàn),是一種直接與經濟利益相聯(lián)系的民事權利。在我國,公民合法財產的所有權受法律保護。
4、我國法律為什么要保護公民的財產所有權?
公民的合法財產直接關系到公民本人及其家庭成員的衣食住行。切實保護合法財產及其所有權,對于維護公民的正常生活,保障其專心致志地從事生產、工作和學習,積極參加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我國法律明確做出國家保護公民合法財產所有權的規(guī)定。
5、保護公民合法財產所有權的方式有:民事法律手段和刑事法律手段。
6、我國的民事法律是保護公民合法財產及其所有權的重要武器。國家審判機關依據民事法律,追究侵權人的民事責任,往往采用責令侵權人將毀壞的財物恢復原狀,賠償受害者經濟損失等方式,保護公民合法財產的所有權。(我國民法通則規(guī)定,侵害財產所有權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返還財產、恢復原狀、賠償損失等。)
7、我國的刑事法律,是保護公民合法財產及其所有權的銳利武器。我國刑法設專章明確規(guī)定了侵犯財產罪。其中包括搶劫罪、盜竊罪、詐騙罪、搶奪罪、聚眾哄搶罪、侵占罪、敲詐勒索罪等,并對其規(guī)定了嚴厲的刑罰處罰。
8、當財產所有權收到侵害時,公民應該怎么辦?
①當所有權的歸屬發(fā)生爭議時,我們應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確認其所有權;②當我們的財產被他人占有拒不返還時,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強令不法占有人返還原物;③當我們的財產受到不法侵害時,應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侵權人賠償損失;④當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法行政侵犯我們的合法財產時,我們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依法撤消裁決,或予以行政賠償。
9、被繼承人、繼承人的含義、遺產含義及其三個條件:
法律遺留財產的死者稱為被繼承人,被繼承人遺留的合法財產稱為遺產。作為遺產必須具備三個條件:其一,必須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財產;其二,必須是公民個人所有的財產;其三,必須是合法的財產。法律依法繼承死者遺產的人,稱為繼承人。
10、繼承權:
所謂繼承權,指的是繼承人依法取得被繼承人遺產的權利。
11、法定繼承、法定繼承人范圍:
所謂法定繼承,是指既法律直接規(guī)定繼承人的范圍和繼承順序,又由法律直接規(guī)定遺產份額分配原則的繼承方式。
我國繼承法在第二章“法定繼承”中規(guī)定,被繼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為法定繼承人,享有繼承權
12、遺產繼承要按繼承順序繼承:
我國繼承法規(guī)定,遺產要按照繼承順序繼承。第一順序繼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繼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或第一順序繼承人放棄繼承權的,由第二順序人繼承。
13、我國繼承的方式包括法定繼承和遺囑繼承。遺囑繼承優(yōu)先于法定繼承。
14、什么是遺囑繼承?
遺囑繼承是指繼承人按照被繼承人所立遺囑,繼承遺產的方式。遺囑繼承的最大的優(yōu)點在于被繼承人能夠充分按照自己的遺愿處分財產。
15、遺贈:
公民將自己的喪身財產待死后不留給親屬,而贈給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這是法律所允許的。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獲得遺囑中指定的財產,為屬于遺囑繼承,而屬于受遺贈人依據所遺贈人(立遺囑人)的遺贈取得財產。受遺贈人獲得的遺贈的財產,受我國法律保護。
16、理解繼承法第45條規(guī)定:
繼承法第45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審理繼承案件,應當依法保護未成年人的繼承權。
17、當繼承權發(fā)生爭議時,我們應當怎么辦?
①不要忍氣吞聲,要增強維權意識,學會依靠社會力量,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②繼承人應當本著互諒互讓、和睦團結的精神,協(xié)商處理繼承問題;③協(xié)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18、什么是智力成果?
智力成果是指依靠人類腦力勞動所創(chuàng)造的勞動成果。表現(xiàn)為科學技術成就、發(fā)明創(chuàng)造以及文學藝術作品等。
19、什么是智力成果權?
智力成果權也叫知識產權。通常包括著作權、專利權和商標權,以及反不正當競爭中的商業(yè)秘密等。給予創(chuàng)新以智力成果權保護,是對創(chuàng)新精神的最有效的鼓勵。
20、維護智力成果權方面重要法律的名稱。
法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等等。
21、在保護智力成果權方面,你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保護智力成果權,有賴于公眾的維權意識。①當自己的智力成果受到侵害時,要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②我們還要積極參與社會對智力成果的保護,尊重他人的腦力勞動,不做侵害他人智力成果的事情。
22、為什么兒童也享有版權?
因為,公民創(chuàng)造智力成果沒有年齡限制,享有知識產權當然也沒有年齡限制。國家依法保護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權、榮譽權不受侵犯。而且,對有特殊天賦或有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國家、社會、家庭和學校還應為他們的健康發(fā)展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如果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權遭到非法侵害時,可以由父母或其他監(jiān)護人要求有關機關予以法律保護,要求侵權者承擔法律責任。
八年級政治下冊第八課 消費者的權益知識點
1、消費、消費者:
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消費,為既包括吃飯、穿衣、住房以及合作日用品等物質方面的消費,也包括滿足精神文明需要的消費,如看電影、唱卡拉OK、旅游等。
當我們購買商品或享受服務時,我們便成了消費者。
2、消費者在社會生產中處于什么地位?為什么要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一般情況下,顧客的確是“上帝”,因為消費者決定著商品和經營者能否被認可。但很多情況下,消費者不能享受“上帝”的地位。原因是:在經營者與消費者的關系中,經營者處于有利地位。(1)、消費者難以從直觀上了解商品的性能和質量(2)、相對于有高度組織和強大實力的經營者來說,消費者往往勢單力孤,容易發(fā)生店大欺客的現(xiàn)象(3)、個別經營者見利忘義,利用自己的有利地位損害消費者的利益。
3、經營者侵害消費者利益的行為種類及現(xiàn)象:
假冒偽劣產品欺騙消費者;欺行霸市,強買強賣;漠視消費者的人身權利和人格尊嚴;在服務領域,經營者侵害消費者權益的情況日趨嚴重。
4、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意義:
保護消費者權益,有利于促進生產的發(fā)展,保證社會再生產的順利進行,維護社會的正常秩序,讓人產過上更美好的生活。
5、四個維權電話
6、消費者的九項權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規(guī)定我國消費者享有安全權、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依法求償權、結社權、獲得教育權、人格尊嚴與民族習慣獲得尊重權、監(jiān)督權等9項權利。
7、消費者享有的安全權,指的是消費者購買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務,不能危及生命和財產安全。
知情權,指的是消費者有權知悉其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真實情況。
自主選擇權,指的是消費者有權自主選擇提供商品或服務的經營者;自主選擇商品品種或服務方式;自主決定購買或者不購買任何一種商品,接受或不接受任何一種服務。
公平交易權,指的是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有權獲得質量保障、價格合理、計量正確等公平交易條件,有權拒絕經營者的強制交易行為。
8、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對消費者的要求是什么?
法律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我們作為消費者也要履行自己的義務,維護市場秩序,做有修養(yǎng)、守秩序、道德高尚的“上帝”。例如,到商場購物,態(tài)度要謙和,說話要有禮貌;選擇商品應事先考慮好,以免耽誤其他顧客購物;對營業(yè)員的優(yōu)質服務應表示謝意;維護生產經營者的正當利益;等等。
9、如何成為聰明的消費者?
①主動學習和掌握有關消費的知識(商品、服務、市場及消費心理);②掌握有關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知識(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及維權途徑);③自覺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與不法經營者進行斗爭。
10、在商品交易活動中,消費者如何培養(yǎng)良好的權利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①在交易過程中,要充分運用自己的消費知識和法律知識,保持應有的警惕,盡量不給不法經營者以可乘之機,防止侵權行為的發(fā)生。②在侵權行為發(fā)生后,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也使不法經營者受到懲治。
11、消費者維權途徑:
①與經營者協(xié)商和解;②請求消費者協(xié)會調解;③向有關部門申訴;④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xié)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⑤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