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秋天教學設計
二年級語文《秋天》教學設計
2.按從上到下,由遠到近順序,仔細觀察秋天圖畫及錄像,提高觀察能力。
3.通過聽讀訓練,想象畫面,體會秋天的美景。
(二)、美育目標:
1.初步通過語言文字感受秋天及大自然的美。
2.初步能通過聽再用語言展現(xiàn)圖畫,并進行初步審美想象。
3.初步感受課文描寫出的美,培養(yǎng)學生對自然美的熱愛。
二、視點:
知識點:秋天的一些特征。
審美點:秋天美
關鍵詞:高、藍、黃澄澄、金子、黃葉、落
三、教學重、難點:
1.要讓學生通過聽的訓練看圖、學文,掌握秋天的特征。
2.金子、傘、運動場、電報指的是什么?
四、教學材料:
(一)典型材料:欣賞、感知《秋天》課文錄像。
(二)延伸練習材料:觀察秋天景色的圖片和錄像,體驗秋天的美。
五、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課前做“傳話兵游戲”)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你知道一年有幾個季節(jié)嗎?(春夏秋冬)每個季節(jié)都有各自的特征。春天草長鶯飛,夏天枝繁葉茂,而秋天的特征呢,正是我們這節(jié)課所要了解的。秋天到了,讓我們一起進入秋季,領略一下秋天的風采。(讀課題:秋天)
(二)聽朗讀,初步進行審美感知、欣賞
1.請閉上雙眼,用你們的乖耳朵聽一聽,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放錄音)
(仿佛看到藍藍的天、白云、黃澄澄的稻子、落葉、魚兒、螞蟻、燕子)(覺得天很美,豐收了)
2.讓我們一起去看錄像,看看你腦中的圖畫是否同畫面上一樣,聽聽你講述的是否同教師說的一樣
再放錄像,抽生回答。(天、樹葉、稻子、池塘……)
(過渡)課文又是用怎樣的詞語來描寫這迷人的秋色呢?
(三)進行審美理解
1.這一課共有幾個自然段?(4個自然段)
2.學習第一自然段。(學習典型材料)
(1)這一自然段有幾句話?(2句)
(2)聽師讀,看師的表情,想,寫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天)
你聽出了秋天的天怎么樣?你對天空有什么感覺?(高、藍)
(看圖片幫助體會秋天天高云淡)
(3)你能夠讀一讀這美妙的語言嗎?(教師指導)
(過渡):多么好看的藍天和白云啊!藍天下怎樣呢?
3.同法學習第二自然段(進行審美延伸)
(1)、請一、二組的同學讀,其余的小朋友比賽誰的耳朵最靈敏,最先聽出第二自然段寫了秋天的什么?
(稻田)讀后提問,什么地方的稻田?(藍天下)稻田怎么樣?(一眼望不到邊)這個詞什么意思?(廣、多)說明了什么?(豐收了)指導讀。
(2)稻田的稻子熟了,什么顏色(黃澄澄)(板書)把稻子比作什么?(金子)(板書)金子什么顏色(黃)讓一大片一眼望不到邊的金子放在農(nóng)民的眼前,農(nóng)民會怎樣想?(發(fā)財了、豐收了、很高興)
(3)用豐收后的喜悅心情來朗讀。(指導讀)
(過渡):那么,秋天還有什么特點?
4.同法學習三、四自然段
(1)、自讀課文三、四自然段,問:梧桐樹在什么地方?(池塘邊上)池塘在哪兒?(稻田旁邊)(勾劃)
(2)、梧桐樹的葉子有什么變化?(黃、落)(板書)
落是什么意思?(掉)
怎么落?(輕輕地……)(教師加上動作指導幫助學生理解)
葉子落下時像什么? (小鳥、蝴蝶……)
你打算怎樣讀這個詞?(輕、長)(抽生試讀,教師指導)“一片一片的黃葉從樹上落下來。”
(3)、樹葉落到水里,小魚游過去,把它當作什么?(傘)
小魚的傘指什么?(落葉)
小魚在傘下說什么?(悄悄話……)
有的樹葉落在岸邊,螞蟻爬上去,把它當作什么?(運動場)
螞蟻的運動場指什么?(落葉)
瞧,螞蟻多愛運動,真有趣呀!你能用“”勾出描寫小魚和螞蟻動作的詞嗎?(游、藏、爬、跑)
(過渡):秋天到了,稻子熟了,樹葉黃了,燕子捉蟲的任務完成了,他們又將干什么?
(4)、齊讀第四自然段、問:小燕子看見樹葉落下來時說什么?電報指什么?(落葉)想像電報上會寫什么?(天冷了,快快回去吧!……)指導朗讀,看板書總結(jié)全文,用“秋天到了(什么怎么樣)”的句式總結(jié)。
(四)進行審美檢測
小結(jié):小動物們在秋天歡快地活動著,給寧靜的秋色增添了許多生氣。讓我們一起用朗讀來贊美生動有趣的秋天吧!
朗讀全文。
(五)進行審美延伸、檢測、體驗
你還想了解秋天其它的特征嗎?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多彩的秋色吧!
看錄像。
剛才你見到了哪些景物?有什么感想?
你能用“___________________(什么怎么樣)啊!秋天到了”的句式說一說嗎?
(六)進行審美欣賞、聯(lián)想、體驗
讓我們再次閉上雙眼,聆聽古箏曲《秋思篇篇》,想象這迷人的秋色吧!
(七)總結(jié)全文:啊!秋天多迷人啊!
(八)課后作業(yè):
仔細觀察家里的花草樹木和田野里的莊稼,看它們跟夏天時有哪些不同,把觀察到的情況,講給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聽。
六、板書設計:
看圖學文
天上 高 藍
秋天
稻子 黃澄澄 金子
藍天下
樹葉 黃 落
二年級語文《秋天》說課稿
《秋天》是語文第4冊的一篇精讀課文。本文是一篇情景交融的好文章,它描繪了我國北方農(nóng)村秋天田野里的莊稼、果園里的水果豐收了,人們忙碌著的情景,表達了人們沉浸在秋天大自然中的歡快心情。課文語言優(yōu)美形象,情趣盎然,插圖精美,能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的美好感情,獲得閱讀的樂趣與美的熏陶,是一篇培養(yǎng)學生觀察、朗讀、想象能力、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好教材。
根據(jù)課程改革和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針對低年級段學生的年齡特征并結(jié)合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引導學生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對課文的誦讀品味,讀懂課文內(nèi)容。能有感情地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過程和方法目標:以學定教,通過朗讀、討論、采訪、評價等語言實踐活動來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觀察能力和評價能力。
3、情感態(tài)度目標:通過對課文的誦讀品味,感受北方秋天景色的美麗,體會人們的喜悅之情,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其中,根據(jù)第一學段的要求,1、2兩個目標是本課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進入課文描寫的情境,深化學生的閱讀感受應是教學難點。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準備安排兩課時引導學生達到預設的學習目標。
第一課時:
我準備圍繞“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自讀課文,了解大意”、“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自主識字,鞏固練字”這四個環(huán)節(jié)展開教學。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上課開始,我先請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自己對秋天的了解,接著,通過教師形象生動的語言和歡樂的音樂渲染,創(chuàng)設北方秋天的田園風光情境,邀請學生去北方旅游,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探究文本的興趣。
二、自讀課文,了解大意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將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自讀課文,在朗讀中自學生字,了解課文大意。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采用指名讀、男女生讀等多種形式逐節(jié)朗讀課文,對文中重點字詞句進行正音,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就是一個長句,要引導學生進行正確、流利地朗讀。在朗讀的同時,運用多種方法指導學生理解部分詞義。
四、自主識字,鞏固練字
下面我重點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程序:
第二課時
一、巧設情境,復習詞語,乘上開往秋天的列車。
播放動畫,調(diào)動學生大腦中與秋天相關的知識儲備。接著借助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秋姑娘邀請我們?nèi)ケ狈铰糜?rdquo;的情境,調(diào)動學習積極性。以“乘車買票”這一新穎的形式引導學生復習新詞,并相機正音。在讀準詞語后,學生們就獲得了車票,登上了開往北方的列車,引導學生再次走進文本,深入感受北方秋天莊稼果園豐收的美麗,進而感悟人們的開心喜悅之情。
二、細讀課文,順學而導,慢慢感受秋天的美景。
1、在多媒體渲染的情境中,自然引導學生自讀課文第一段,體會旅途中見到的北方秋天的景色。在學生自由交流中扣住“紛紛揚揚”一詞,引導學生聯(lián)系實際生活中樹葉飄落的景象加深感知,有感情朗讀課文,初步感受北方秋天景色的美麗,感受秋天到來的氣息。
2、課文的第2、3兩個自然段分別描繪了北方秋天田野里的莊稼和果園里的水果豐收的美麗景象,是全文的重點段落。我將以合作交流的方式突破難點,以讀讀導游手冊的方式引導學生自學課文的這兩個自然段,接著以一個開放性的話題引導學生進行四人小組合作學習。先讀有關句子,再說喜歡理由。在全班交流時,我根據(jù)學生發(fā)言適時點撥引導。
有學生選擇到田野里去看看,我順勢出示課文第二自然段,抓住有關詞句引導學生體味“稻子”與“金子”的相同點,從而啟發(fā)想象,在此基礎上出示相應的圖片進一步深入感知,體會田野里的稻子豐收在望。借助動作演示和圖畫理解“羞答答”,結(jié)合“潔白的笑臉”體會棉花豐收時半開半合的姿態(tài)美和顏色美。高粱對學生來說是一種比較陌生的莊稼,我估計對學生來說這是個難點。因此,我先出示瑪瑙和高粱的圖引導觀察比較,請學生從顏色、顆粒和給人的感覺上進行比較。在此基礎上,我請學生想象自己就是一棵紅高粱,環(huán)顧四周和上面時所看見的景色,緊扣感情號體會豐收的喜悅之情,并復習“秋色宜人”一詞。在此基礎上的有感情朗讀也就水到渠成了。
課文第三段描繪的果園對學生來說吸引力就更大了,我先讓學生自學文本,有選擇性地品悟語句,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體驗,在感悟文本的基礎上出示圖畫,采用多種方式感受到蘋果的紅,感悟石榴的熟,感受葡萄、棗的美。在此基礎上,通過進一步朗讀體驗,感受秋天果園水果豐收時的色全味美。
3、在學生游覽完田野、果園后我以開放性問題請學生自學課文第四段,以音樂加以渲染,激發(fā)學生情感。在組織學生交流的過程中,緊扣有關詞語,體會糧食的豐收和人們的忙碌。
最后,創(chuàng)設拜訪當?shù)剞r(nóng)民的情境,師生互動參與,自主合作探究,使學生轉(zhuǎn)變了角色,體會忙碌著的人們內(nèi)心的喜悅心情。
三、總結(jié)全文,拓展延伸,激發(fā)探究秋天的興趣。
在學生整體感受文本的基礎上,通過讓學生說說“在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一句什么話”來總結(jié)全文,感受北方秋天既是個豐收、美麗的季節(jié),更是個令人高興的季節(jié)。在此基礎上,聯(lián)系教學開始所創(chuàng)情境,讓學生課余仔細觀察我們江南秋天的美景,創(chuàng)設“寄封回信給秋姑娘”的活動來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yǎng)。
四、識寫生字,探究入微,體驗當小老師的快樂。
在復習字詞的基礎上,借助秋姑娘的禮物出示“紛、似、堆”三個左右結(jié)構(gòu)的生字,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自學,請學生交流字形的同時,我從旁點撥和指導,重點指導書寫“堆”字,邊引導觀察,邊示范板書。接著在悠揚的音樂聲中讓學生在田字格中端正、規(guī)范地書寫生字。
看了“二年級語文秋天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