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強大的祖國教學設計
《我有一個強大的祖國》教學設計
2、齊讀課題。突出“強大”。
二、聽范讀,談聽后的第一感受。
三、品讀詩歌,指導朗讀:
1、大聲地朗讀詩歌,要求:
用“_____”劃出讓自己最感動的部分,跟你的同桌交流交流。
2、詩中寫了哪幾張臉?這張臉可能是什么人的臉?透過這張臉你可以想象一幅怎樣的情景?在抗震救災過程中,你有沒有看過或者聽過類似的事情(學生補充英雄人物的事跡)。
指導朗讀(注意節奏、重音、感情)。
學生齊讀。
3、最讓你感動的是哪個小節?
4、詩中除了寫老師、醫生,還寫了哪些人?
(小結:熟悉的臉,陌生的臉,美麗的臉,慈祥的臉,年輕的臉……這一張張可愛的臉,讓我們看到解放軍戰士奮不顧身,沖鋒在前,看到了我們的白衣天使忙著安慰和治療,看到了我們的同胞、我們的手足殷殷牽掛……)讓我們把目光投向汶川,回顧5.12汶川大地震。
5、播放地震發生時的慘況(配樂《士兵突擊》),讓學生說說自己的心情。
6、播放重建后的美麗汶川,讓學生談感受。
7、是誰讓汶川變得這么美麗?到底是什么讓我感覺我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8、齊誦最后一節。
8、學習了這首詩,你有什么想說的、想做的嗎?把你想說的想做的寫成一段話,或者一小節詩。
9、師生合作,表演誦讀(配樂《紅旗頌》)。
四、總結:
無論是教師、軍人、醫生、學生,還是在座的你我,我們都是普通人,做著最平凡的事,但我們都有一顆善良的、博愛的心。這份愛,托起了一個偉大的中華,我們可以自豪地說:我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我有一個強大的祖國》說課稿
【說教材】
《我有一個強大的祖國》這篇課文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的一篇選讀課文,作者葉浪。全詩共7個小節,以汶川大地震災民的視角分別記敘了領導干部、解放軍官兵、醫護人員、教師、志愿者以及華僑等愛心人士在地震發生后,為災區人民付出的真心關懷,有的甚至付出了寶貴生命。全詩前六節形式相似,最后一節,以“地動天不塌,大災有大愛”這句話點名中心,升華了主題。
選取這篇選讀課文作為本次公開課的課題,基于以下幾個原因:
1、今天是4月12日,后天(4月14日)就是玉樹地震3周年;再過一個月,汶川地震5周年。謹以此課來祭奠在地震中遇難的同胞。同時,不忘記那些為災區默默付出的解放軍官兵、醫護人員、志愿者等愛心人士,尤其是我們的同行——老師。
2、這首詩也正與我當前的教學內容(第四單元:感動)相吻合。
3、個人愛好詩歌,同時我又在班上開展了“日有所誦”活動(早讀課不背書,和學生一起誦讀經典詩文),想在詩歌教學上有所突破。
【說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誦詩歌,理解“地動天不塌,大災有大愛”的深刻含義。
2.能憑借詩歌中描述的一個個感人畫面展開豐富細膩的想象,充分感受到民族的團結,祖國的強大。
3.學習詩歌的表達形式仿寫汶川大地震中的一個感人畫面。【重難點】
教學重點:憑借詩歌文字想象抗震救災中一個個感人畫面 ,能帶著深情與感動誦讀全詩,體會到災難面前民族的團結和祖國的強大。
教學難點:理解“地動天不塌,大災有大愛”的深刻含義,體會到正是那一張張男男女女的臉組成了偉大祖國完整的容顏,一個個忙忙碌碌的身影構筑起了強大祖國的群像。
【說教法、學法】
為了實現本課的教學目標,突破重難點,結合學生已有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我主要采用情景教學法來展開教學。學法主要采用的是誦讀感悟法,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和發現。巧用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走進詩歌,體會詩歌的意境。
【說過程】
整個過程是學習、借鑒的清華附小的一種教學模式——預學、共學、延學三環節,從課題入手,設計了“聊祖國”、“識祖國”、“頌(誦)祖國”、“寫祖國”等步驟。
前一天給學生下發了一張預學單(目前是我抄寫在黑板上,學生謄寫在本子上),要求學生課余完成,對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有很大幫助。上課伊始,從聊“祖國”一詞的意思如題,讓學生思考:“祖國”到底長什么樣?有著什么樣的面孔?帶著這樣的問題閱讀詩歌,然后用幾分鐘時間對學生的預學做一個檢查。
接著用一些汶川地震的新聞視頻和相關數據來讓學生感受到地震的無情和人的有情。自然過渡到那幾個感人的畫面,由此進入“共學”環節,來 “識祖國”、“頌(誦)祖國”。詩歌前六節每一節都是一個感人畫面,學生自由朗讀并思考:詩歌記錄了汶川地震發生后哪幾個感人的畫面?哪個畫面最令你感動?教師根據學生的反饋進行梳理,以學定教。
詩歌教學重在讀,讀中品味、感悟,老師不必對逐字逐句去解讀,那樣支離破碎的詩歌就失去了本來的味道。所以,通過各種形式的誦讀(教師范讀、配樂讀、師生合作讀等形式)讓學生去理解“地動天不塌,大災有大愛”這句話的含義。
6個小節,我選取了第四節——教師保護學生作為教學視點。用課件出示汶川大地震英雄教師名字,重點展示譚千秋老師英雄事例。創設情境,從而讀出一位普通老師對學生無私的愛。
之后,拓展學習——延學,安排學生小練筆“寫祖國“,學生仿照詩歌前六節的寫法仿寫一節,目的是放在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為了讓學生直觀感悟地震災區今日的變化,我利用課件展示災區重建后新貌圖片。通過圖片的直觀沖擊,學生強烈感受到災區的巨變,祖國的強大,進一步深化對“我有一個強大的祖國“這一句話的理解。
最后,再背景音樂中再齊誦整首詩,邊讀邊想象那一幅幅感人的畫面,加深對詩文的理解。
在下課前,我給學生安排了一點課外閱讀,旨在開闊視野、增長見識,培養良好的自學能力和閱讀能力,還可以進一步鞏固學生在課內學到的各種知識。
看了“我有一個強大的祖國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