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紙的故事教學設計 報紙的故事說課稿
《報紙的故事》教學設計
1、今天我們一同來學習名作家孫犁的一篇文章,課文大家已經進行了預習,你能說一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嗎?(主要人物、主要事件、結果如何等)
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2、理清思路。本單元我們重點進行了小標題的訓練,你能用小標題的形式告訴大家課文講了什么嗎?
訂報 讀報(板書)
二、質疑解疑,細讀品悟
1、 這篇課文的篇幅較長,請大家再次細細品讀課文,想一想你有哪些不懂得問題?
2、學生質疑
作者家里窮,為什么他還堅持訂閱《大公報》?
日本侵略中國,為什么還說“無微不至”?
課文中為什么有“以下是我們的對話實錄”這樣的字眼?
妻子明明有錢,為什么不借給作者?
3、全班交流,教師點撥
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段落來深入理解作者為什么訂報又是怎樣讀報的?
課文的重點是“1、《大公報》是一份嚴肅的報紙。“我”認為《大公報》上的文章好。想給《大公報》投稿。
2、我坐在柴草上,讀著報紙。先讀社論。然后是通訊、地方版、國際版、副刊,甚至廣告、行情,都一字不漏的讀過以后,才珍重地把報紙疊好,放到屋里去。我把報紙日期排列起來,把有社論和副刊的一面,糊在外面,把登著廣告的糊在頂棚上。或仰或臥,或立或坐,重新閱讀我所喜愛的文章了。”
習作知識:
1、反語也叫倒反,就是說反話,使用同本語相反的詞語以表達本意。
反語的作用是產生幽默感與諷刺性,有時比正說更有力量。
如:1.差不多先生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
2.這樣的好人還是少些為妙!
2、白描也叫素描,這種手法運用到文章的描寫上,就是不用濃麗的形容詞和繁復的修辭語,也不用精雕細刻、大加渲染,而是抓住描寫對象的特征,用準確有力的筆觸,簡煉的語言,寥寥數筆就寫出活生生的形象來,表現出自己對事物的感受。
白描往往起到“如見其形”、“如聞其聲”的傳神效果。
三、深入中心 升華理解
1、課文我們已經學完了,你們能理解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嗎?
引導學生了解文章創作的時代背景以及作者的創作風格。
(如: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用一種愉悅的心情寫出了自己的閑適與滿足,實際上是作者苦中求樂的心理,是作者的一種自我解嘲。這樣寫,可以讓讀者感受到作者的無奈和悲哀。)
2、什么是“取法乎上”?這對你有什么啟發?
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進行發言。
《報紙的故事》說課稿
一、說教材
《報紙的故事》屬北師大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五個主題單元“往事”的第四篇課文。是一片閱讀課文。這是作者孫犁記敘自己失業居家后訂報紙、讀報紙的一段經歷,全文筆調低沉、哀惋、表現了作者對《大公報》的喜愛,反映了作者對文學和真理的不懈追求。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本課主要的學習目標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引導學生如何更好的閱讀。教會他們閱讀的方法。根據小考閱讀題常見題型分析本文可能出現的試題,并加以解決。本文我設計了兩課時,第一課時的學習目標是了解作者,學會本文字詞。理清文章的敘事線索,學生展示閱讀成果----段落劃分。學會加小標題的方法,并學著給文章所講的幾件事加小標題。第二課時的學習目標是指導學生體會作者對文學和真理的不懈追求。把握作者的情感。指導學生認真閱讀理解文章的心理描寫,注意語言描寫對心理描寫的表現作用。運用老師教會的閱讀方法當堂練習閱讀并完成課件上的閱讀題。
2.情感目標:
通過對本文的閱讀學習,體會作者的窘迫生活。讓學生明白現代生活的優越性,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為了更好的生活,我們應該好好學習。
三、說教學重難點:
本文的重點為學習重點詞語,理清文章的敘事線索,把握作者的情感。教學難點為學會閱讀的方法,并運用于實踐閱讀中。
為有效達成以上教學目標,落實教學重難點,教學本課,我預計分兩課時與學生共同學習交流本課內容:第一課時:側重基礎知識的積累與學習,于是我在設計本課時用了大量的時間讓學生掌握字詞。在展示對文本的理解時,我采用“我搶麥克風”這個活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第二課時:深層理解文章內容,感受作者對文學真理的不懈追求的精神。并用學到的閱讀方法閱讀課件上的閱讀題。
四、說教法、學法
在教學本課時我主要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引導、發現”的學習方式。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與習慣,因此教學本課之前,我先下發導學案引導學生預習,并要求學生對文本先作初步全面的整體感知:
1、認真讀文章,讀正確讀通順。注意幾個多音字,如落 難 省 便 菲,給它們注上拼音并組詞。這是自主學習的內容。
2、小組間思考:文本主要寫了什么?做好展示的準備。這是合作的學習方法。試著給每一部分歸納一個小標題;這又是探究的學習方法。運用閱讀方法指導學生閱讀文章,這又是引導和發現的學習方法的體現。
五、說學情
我們的六年級學生雖然已經有五年多的學習經歷,掌握了一些學習語文的方法,具備了一定的語文學習能力。但是,他們的基礎很差。表達能力不是太好,又容易怯場。閱讀能力差。基礎知識的積累太少,積極性很難調動。都是我急要解決的問題。于是,在平時的教學中我主要以培養學生的以上能力為主。依據這些問題設置教學。比如在加強學生基礎知識方面我注重每節課的詞語積累和加強訓練。在訓練表達能力方面我主要推出“我搶麥克風”的教學環節,最直接的訓練口語表達。我想只要堅持一定會滴水穿石的。
六、說教學流程
良好的教學設想要通過教學實踐來實現。根據本班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認知水平,再立足教材本身的特點,下面我就本課第一課時的學習流程做一交代:
首先我采用看圖片,討論:讀報,青少年應讀怎樣的報紙?激起學生興趣,導入課文。然后出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直揭課題,學生展示作者資料,檢查導學案,展示預習成果,學生互解疑,教師急糾正。下來在課文內容理解的教學中學生搶著發言。使課堂的參與進入激情階段。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表達讓我感慨。復習加小標題的方法,段落的劃分,并用加小標題的方法給文章事件加小標題不僅學以致用,更有當堂小測試的妙處。學生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樂在其中。為了更好鞏固本節課學習重點我設計了當堂小測試。在知識的拓展延伸方面我主要體現在作業的布置方面。要求學生讀報收集喜歡的資料。都說“語文學習,功夫在課外”。 為了以上環節能節省更多時間,為了檢測學生的預習情況。六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加之教師的任務驅動,相信學生都能在課外自主閱讀,這樣課堂上就可節省許多時間,為學生展示部分留有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快樂學習,快樂展示,快樂提高。
七,說教學反思:
針對六年級的孩子,應該更充分尊重他們的發言,尊重他們的觀點,但是我在上課的過程中,為了完成既定目標,特別是處理“我搶麥克風”這個環節,包辦的了一些,學生真正交流,課堂生成的東西太少了。這也是我以后課堂上需要努力的方向。還需積極學習進取,加強自身的業務能力。
總之,在大抓高效課堂的今天,我是摸著石頭過河,也許,還是有點迷戀沿途的風景了。現在我認識到走的路還長,需要向各位優秀教師學習的還很多,希望各位老師不吝賜教,點石成金。各位領導各位老師以上是我的說課材料,不當之處還請多多指點批評。謝謝大家!
看了“報紙的故事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