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孩子教學設計 雪孩子說課稿
《雪孩子》教學設計
對于本班學生而言,一學期的學習也已接近尾聲。篇幅比較長的課文,借助拼音讀三到五遍基本能讀正確,有一半學生可以做到讀流利,另一部分學生還需在課上逐段指導,反復練習方可達到這一目標。而讀出感情,是借助一些易于表達感情的句子,進行分散指導,只有一部分學生還行,另一部分學生孩子初學階段。而本文又去掉了拼音,無疑為這部分學生的朗讀增加了難度。另外,這段時間,學生開始練習寫話,要求每天寫一句話或一段文字,不會寫的字用拼音代替。好多家長感覺孩子搜集素材有困難,幫助孩子找圖,引導其看圖編故事。
根據教材特點和本班學生的學習現狀,我特將本課做如下處理:第一課時教學目標:讀通讀順故事,了解故事大意;認識10個生字,會寫三個生字,并且認識子字旁。第二課時教學目標:出示課文單幅插圖,引導學生看插圖編故事;出示與插圖相對應的文字,借助故事情節,讀出自己的真實感受。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口語表達能力,提高了朗讀水平;借助連環畫講故事。在學生的學習中適時總結提升,形成板書:讀故事,要把故事讀活;講故事,不僅要講看到的,還應講想到的,這樣才能讓故事更加生動,吸引人。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題,美讀課題。
同學們,這節課咱們繼續學習第19課《雪孩子》,齊讀課題。(學生讀課題)瞧,它來了!胖胖的身子,圓圓的腦袋,黑黑的眼睛,尖尖的鼻子,脖子上還圍著一條漂亮的圍巾呢!多可愛呀,快快讀出你對它的喜愛之情吧。(學生臉上洋溢著笑容讀課題)
二、鞏固生字,提出目標。
1、上節課我們不僅讀通了課文,還學習了本課的生字寶寶。今天老師又把它們請來了,你還能叫出它們的名字嗎?
2、開火車認讀字卡。
3、讀故事是不是讀通讀順就可以了呢?每遇到一個故事,我們該讀到什么程度呢?(板書:讀故事 讀活)這節課,我們就來再認真讀讀這個故事,看看能不能把它讀活。
三、分段學習,讀說訓練。
1、出示第一幅插圖,如果老師給你這幅插圖讓你寫話,你會寫些什么呢?(學生紛紛開始看圖說話,和課文一樣的話評價:和作者英雄所見略同,不一樣的大加褒獎)
2、看看作者是怎么寫的?指導朗讀。這場雪下的怎么樣?你從哪些詞語和句子可以看出雪下得很大呢?(下的時間長:一天一夜;雪大:大雪,樹上、房子上、地上一片白)讀出你的感受?在這段文字中,作者看到了什么?除了寫看到的,還寫了自己想到的。(板書:講故事,看到的 想到的)
3、依次出現后幾幅插圖,引導學生看圖編故事后再出示相關文字,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讀出自己的想法。
4、出示連環畫,引導學生借助圖片講故事。
四、拓展延伸,續編故事。
1、這是一個( )樣的雪孩子?
2、雪孩子還會回來嗎?它回來以后,小白兔會對它說些什么呢?它又會怎么說呢?
3、續編故事:《雪孩子回來以后……》
《雪孩子》說課稿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雪孩子》。
一、說教材
1、說教材內容
《雪孩子》是一年級上冊課文部分的第19課。《雪孩子》這篇課文描述了一場美麗的大雪過后,小白兔和媽媽堆一個可愛的雪孩子,雪孩子給小白兔帶來了快樂……但是后來,為了救大火中的小白兔,雪孩子卻化了。它飛到了空中,成了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課文表現了雪孩子奉獻自已,救助別人的美好心靈。同時將水的變化常識融于故事之中,易于激發興趣。文章文質兼美,極富童趣。看圖讀文,使學生獲得了真實情感體驗。進而學習雪孩子助人為樂、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質。
2、說教學目標
根據一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及課程標準中教學法是為了促進學生發展的核心理念,確定了本節課的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認識10個生字,會寫3個字,認識1個偏旁“孑”;正確流利朗讀課文,培養語言表達能力、想象力及表演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按事情的發展順序敘述事情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感受雪地、云朵的美麗,體會雪孩子的美好心靈。懂得當別人有困難時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
3、說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會三個生字的寫法,認識一個偏旁。
難點:理解雪變成云的過程
教學難點是通過:“雪孩子化了”和“雪孩子飛到空中,成了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這兩句話,使學生知道雪會變成云,理解雪與云之間的變化過程。
4、說教學方法
以多媒體輔助教學,在課堂中運用引導、點撥、講故事、排課本劇等方法指導學生朗讀、表演、識記等完成教學任務。
二、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年齡小,好動,注意力集中時間短、自制力較差,所以在教學中盡量讓他們保持高昂的情緒,讓他們在玩中學。他們經過半年的學習,也有了一定的識字能力,尤其是本課課文首次以不注音的形式出現,所以在教學中我要大膽嘗試讓學生自己閱讀,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成就感。
三、教學流程
依據本節課的三維目標及教學重難點,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1、故事導入
以故事情節導入,激發興趣、整體感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獲取知識,培養創造思維的巨大推動力,低年級學生較易接受直觀形象的東西,所以以故事做為畫外音,將學生的注意力馬上吸引到課堂上來。這樣活躍了課堂氣氛,使學生有了美好的情感體驗,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
2、隨文識字
在學生的興趣被充分調動以后,我首先讓學生圖文對照欣賞課文,領略文章的語言美。我認為對于一年級學生而言,語文教學就應該培養他們喜歡閱讀、敢于閱讀、樂于閱讀的興趣,所以我又讓學生自由讀并勾畫出生字,利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記生字。然后通過課件教學10個生字。
在檢查識字時將課文中的10個生字結合課文內容編成一首短小的兒歌。(兔媽媽,往外走,讓小兔、雪孩子,一起玩。小兔子,玩累了,睡大覺。不知道,大火燒。雪孩子,救小兔,把自己,融化了。)
播放動畫再次學習生字并觀看雪變成云的過程,從而攻克教學難點。
這樣將生字的語言環境改換了,就能很好地檢測學生的掌握情況。
3、朗讀感悟
學生的感受是通過朗讀來實現的,“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在教學中,把讀的權利還給學生,相信學生能讀懂課文,鼓勵學生不斷探索,尋找自信的力量,培養了學生學習語文的樂趣。對同一篇課文,學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往往會產生不盡相同的感受。在這里我努力創設了一種寬松的教學氣氛,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讓學生們根據自己的理解,讀出不同的感情色彩。學生在朗讀中,通過自己的情感體驗,對雪孩子舍己救人的精神給予肯定,對這種行為表示贊賞,因此才會體驗到雪孩子救了小白兔后的高興心情;而從另一角度,學生們也體驗到了生命的寶貴,感悟到小白兔失去雪孩子后的悲傷之情。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體現了審美價值的個性化、多元化。所以在教學課文時,我采取了讓學生讀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分析在讀時應注意什么,表現了怎樣的情感。從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下面我為大家介紹一個我設想的教學情境。當老師提出讓同學們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時,有的同學提出我最喜歡 “他飛到了空中,成了一朵白云,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這句。老師說,是啊!雪孩子為了救小白兔,自己卻化了。請同學們想一想,你應該讀出什么樣的語氣呢?有的同學說,我覺得應該讀出高興的語氣。因為雪孩子雖然已經變成了白云,但他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小白兔的平安,雪孩子覺得很高興,所以要讀出高興的語氣;有的同學說,我覺得要讀出傷心的語氣,因為雪孩子為了救小白兔,自己卻化了,小白兔覺得很傷心,所以要讀出傷心的語氣。這時老師追問,其他同學呢,你們同意誰的意見?(讓學生各抒己見)。老師適時總結,剛才小朋友們分別是站在雪孩子和小白兔的角度上來理解的,所以你們的想法都是正確的。現在大家就根據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這樣就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能力。最后,我又請三名同學讀,讓其他學生評一評誰讀的最好,好在哪里?老師在學生朗讀中及時給予肯定。讓學生在教師引導和鼓勵中找到朗讀技巧和方法。
4、攻克難點
在學生對故事情節全面了解的時候我拋出一個問題:你喜歡雪孩子嗎?
學生通過思考,會了解到老師這樣問的意圖,這時應適時教育他們學習雪孩子助人為樂、舍已救人的精神。要把幫助別人當成自己的快樂。從而完成教學目標中的情感目標。
5、情境表演
結合圖片,進行敘述。指導學生合作表演課本劇。雖有一定難度,但是借助動畫,引導學生逐步模仿這樣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表達及表演能力,可以提高學生整體的語文素養,并且在相互評價的過程中取長補短。
6、課堂延伸
讓學生敘編故事,《雪孩子回來了》想象小白兔與雪孩子見面時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這樣設計會拓展學生的思維與想象。提升學生的閱讀領悟能力。達到最終的學習目的。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看了“雪孩子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