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繁森教學設計 孔繁森說課稿
《孔繁森》教學設計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與課文及教案配套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雄偉的布達拉宮圖片,音樂《公仆贊》,渲染氣氛。
二、朗讀課題。
1、個別讀題。
2、出示孔繁森照片。
3、老師給我們講了有關孔繁森的哪些故事?
4、你佩服尊敬他嗎?再讀題。
三、學習第一節
1、導入:1992年,拉薩市附近發生了地震,12歲的曲尼,7歲的曲印和5歲的貢桑失去了自己的爸爸媽媽,是孔繁森收養了他們。
2、在課文中找出哪個小節寫這個意思?個別讀。
3、共幾句話?
4、出示第二句,點擊“孤兒”
(1)個別讀詞語。
(2)用課文中的話來說說“孤兒”的意思。(失去親人)
(3)多可憐的孩子,誰能讀好這句話?個別讀。
(4)指導:讀得慢點,語氣低沉一點。
5、出示第三句。
(1)自讀,這句話什么意思?板書:撫養孤兒
(2)小朋友,你是誰的親生兒女?你的爸爸媽媽是怎么撫養你的?能講講爸爸媽媽愛你養你的感人的小事情嗎?
(3)孔繁森舊案像對待親生兒女一樣撫養三個孤兒。
出示:曲尼生病住院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曲印犯了錯誤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曲印學習退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貢桑尿濕了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選擇其中的一條,也可以說老師沒有例舉的,想象孔繁森怎么樣關心愛護三個孤兒的?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4)交流說話。
(5)孔繁森真是一位偉大的父親!他是藏族小朋友共同的父親!誰能用優美的朗讀來贊美他?個別 評議 個別 齊讀
四、學習第三節
1、導入:孔繁森每次下鄉見到生活貧困的藏胞,就要拿出自己的錢來幫助他們。往往只過了半個月,他的工資就沒了,有時連伙食費都交不起。自從他收養了三個孤兒,他的生活就更艱苦了。于是他想到了獻血。
2、出示第一句
(1)個別讀,范讀。
(2)這句話中的哪個詞語讓你感動了?為什么?
夜里、悄悄地:不想讓別人知道,不想給別人添麻煩,不要別人的資助,堅持要撫養孤兒。
讀好這些詞語。
(3)請求
如果你是孔繁森,你要向醫生要求獻血,你怎么說?
告訴醫生自己要獻血,希望醫生答應,這就是“請求”
這樣讓我們感動的話,一起來讀好它!個別 指導 個別
3、可是醫生不同意,因為孔繁森年紀太大了,頭發都白了,身體又不好,獻血對他的身體健康很不利。
4、醫生不同意,孔繁森更著急了,他會怎么對醫生說啊?
5、孔繁森這樣堅持著,誠懇地表達自己要獻血的意思,就是課文里的哪個詞語?
出示第三句,點擊“懇求”讀詞語:個別,齊讀。
6、注意“再三懇求”,理解。讀詞語。
7、孔繁森這樣誠懇地再三請求,醫生只好答應:“那還吧,但你只能獻一次,下次我是不會同意的!”醫生這是——(勉強答應)
8、孔繁森拍成電影,是很感人的,老師想請小朋友一起來表演一下。想演角色的快念臺詞。
9、師生共創情境,啟發學生根據課文擴展,特別是說出“請求”和“懇求”的內容來。
場景演出來了,課文應該讀得更好,自練 個別 齊讀。
五、學習第四節
1、1993年,孔繁森共獻血三次,得到了900元的營養費,他用這些錢來—— 板書:獻血
2、藏胞們知道了這件事,都感動地流下了眼淚,他們會說?
3、千言萬語難訴藏族同胞對孔繁森的嬸嬸感激和熱愛,有一首詩這樣寫,有一首歌這樣唱:出示歌詞
(1)自讀
(2)太陽和月亮有同一個母親,他們好象是——(兄弟)
(3)太陽和月亮如同兄弟,藏族和漢族也有同一個母親,他們也像——?
(4)漢族和藏族這親如兄弟的關系是怎么得來的?這些和孔繁森有什么關系呢?看看孔繁森在西藏雪域高原留下的足跡。出示孔繁森的一組照片。
(5)有了像孔繁森這樣的援藏干部,才有漢藏一家親的情誼,是孔繁森架起了漢族和藏族人民的友誼橋梁。
(6)孔繁森是漢人民的兒子,也是藏族人民的兒子。藏族人民深切地懷念深情地唱,老師想深情地讀。
(7)學生讀。自練 個別 男女生層次讀 齊讀
六、學習第一節
讀了課文,你知道孔繁森是怎樣的人?板書:優秀的援藏干部
個別讀第一節
七、總結課文
孔繁森來到西藏高原工作10年,與藏族人民同吃苦共患難,把藏族的老人當作自己的長輩,把藏族的孩子看得比自己的孩子還親,為漢藏的友好交往架起了不朽的橋梁,用自己的一生譜寫了漢藏友誼之歌。
《孔繁森》說課稿
[說教材]
(一) 教材分析:
《孔繁森》一課講述了孔繁森收養三個藏族孤兒,并用獻血所得的營養費幫助他們上學讀書的動人事跡,贊頌了孔繁森關心人民、為民族團結無私奉獻的高貴品質。全文共4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孔繁森是一位優秀的援藏干部。第二自然段寫孔繁森像對待親生兒女一樣撫養藏族孤兒。第三自然段寫孔繁森去醫院獻血。第四自然段寫孔繁森用獻血所得的營養費幫助孤兒上學讀書的事情感動了藏族同胞。根據低年級兒童的年齡和心理特征,以及教材特點,我把第二課時的教學內容定為學習課文2-4自然段。
(二)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說說“請求”、“懇求”的意思。
3、感悟文本語言,體會孔繁森關心人民、為民族團結無私奉獻的高貴品質,知道孔繁森為加強漢藏兩族團結作出了杰出貢獻。
(三)教學重難點:
本課主要是引導學生抓住“優秀”一詞去感悟孔繁森的高貴品質,有如下幾個點需要重點解決:
1、給予孩子想象的空間,聯系自己生活實際,說說孔繁森會怎樣“像對待自己的親生兒女一樣來撫養”三個藏族孩子。
2、通過引導學生理解醫生為什么不同意孔繁森獻血,后來又為何“勉強答應”的,孔繁森是如何“再三懇求”的。
3、理解歌詞所蘊涵的情感是本課的難點。
[說教法]
由于低年級學生年齡較小,注意力不夠穩定,不易持久的特點,我運用圖文結合的方法指導學生看圖,借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借助多媒體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另外語文教學應該“以讀為主,以悟為核,以生為源,以積累和運用為目標”。本課人物以及人物的生活離學生生活太遙遠太陌生,要讓學生通過簡單的一篇課文來完全體會課文所蘊涵的思想內容、認識課文所描繪的人物形象、感受課文所反映的社會意義是很難的。因此在教學中,我依托文本層層遞進地去挖掘學生內心深處的情感能力,觸碰那根敏感的情感之弦,憑借圖片和歌曲進行渲染,并在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上進一步引導、體驗,發展學生語文素養,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從而更好地理解文本內涵。
[說學法]
低年級孩子好動,注意力易分散,如果能抓住學生特點,積極采用形象生動,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和學生廣泛的積極主動參與的學習方式,定能激發學生興趣,有效地培養學生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借助多媒體課件觀察地震帶來的災難,和音樂欣賞《一個媽媽的女兒》,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并且通過學生自讀自評、男女生分讀、師范讀生學讀等多種形式的讀,結合想象說話,演一演等方式感悟課文內容。
[說過程]
一 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在上節課學習的基礎上,本堂課我以再親切地喊一喊孔繁森的名字導入課題,在復習完生字詞后,讓學生回憶課文中是說孔繁森是怎樣的一個人,孩子們都能找到關鍵句:孔繁森是一位優秀的援藏干部。其實本文的中心句即“孔繁森是一位優秀的援藏干部。”全文圍繞優秀二字舉了兩件事例展開闡述,我順理成章將孩子引入課文。
二、整體感知,學習第二自然段
結合第二自然段的內容,我首先配樂播放有關地震的圖片,結合圖片理解這場地震對于曲尼、曲印、和貢桑來說是一場怎樣的災難,從中理解孤兒二字。而重點要讓孩子理解孔繁森像對待親生兒女一樣撫養他們,我設計了這樣的想象:小朋友們都是爸爸媽媽的親生兒女吧,平時都是我們的爸爸媽媽撫養著我們。請小朋友們想象一下,你們的爸爸媽媽是怎么關心照顧你們的?通過回憶、發言,同學們都體會到了父母的關愛和辛苦付出。在此基礎上,我再創設情景,孔繁森像對待親生兒女一樣撫養他們,他會為三個孩子做些什么事情呢?結合練說句子。曲尼發高燒了,孔繁森……;曲印衣服破了,孔繁森…… ;小貢桑摔倒了,孔繁森…待孩子們交流過后,老師再細節補充孔繁森照顧三個孩子的感人事例,最后師總結“像爸爸媽媽一樣照顧他們,就叫撫養”。這樣不僅讓孩子深刻體會到了孔繁森對三個藏族孩子的關心愛護,同時也讓孩子理解了撫養一詞。
三、感悟想象,學習第三、四自然段
課文闡述孔繁森是個優秀的援藏干部第二件事就是孔繁森為了幫助三個孤兒上學請求獻血的感人事跡,開始醫生不同意,后來經孔繁森再三請求,后來孔繁森又是怎么再三請求,醫生才勉強答應。其中重要的是引導學生理解醫生為什么不同意孔繁森獻血,最后為什么又答應了??教材中沒有寫出來,這里留有較多的空白,我把學習的主動性留給孩子,教學時我引導學生進行想象說話訓練,把這段文字轉化為對話形式,讓同桌演一演孔繁森與醫生的對話這個情節。通過表演,讓學生加深理解“請求”與“懇求”的意思,同時也使這段文字轉化成生動的畫面印刻在學生的頭腦中。這樣,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理解能力,抓住人物心理活動的“空白”進行了大膽、合理的想象,孔繁森關心藏族兒童、無私奉獻的形象在學生的腦海中就凸現了出來,同時也進行了口語表達能力的訓練。文章結尾的一首歌是讓孩子理解的一個難點,其實這首歌是對孔繁森優秀品質贊美的一個升華。我是這樣設計讓孩子理解的:
這是一首歌詞,太陽和月亮有同一個母親,說明他們什么關系(兄弟姐妹)?漢族和藏族有同一個母親?說明也是什么關系?誰知道我們國家有多少個民族呢?我們國家的56個民族就像一個大家庭,56個相親相愛的兄弟姐妹,應該緊緊團結在一起,互幫互助,互敬互愛,共同奮斗,共同進步。孔繁森為了這個民族大團結,做出了很多的貢獻,藏族同胞們為祖國有孔繁森這樣無私奉獻的好干部而感到自豪。我們也來深情地唱一唱吧。孩子們在老師的提醒解釋下,能明白歌詞背后的深意了,就能把這首歌詞讀好了。之后,多媒體配樂和這歌詞匹配的歌曲《一個媽媽的女兒》,師生再次在這輕柔的樂聲中深情的誦讀歌詞,情感在樂聲中得以升華。學生也從內心深處對孔繁森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認識。
四、延伸學習
學完課文,讓孩子自主交流,此時你覺得孔繁森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在孩子們交流完后,老師送上幾個表現孔繁森優秀品質的成語(大公無私、舍己為人、無私奉獻、任勞任怨),這樣,孔繁森關心人民,對民族團結無私奉獻的形象在孩子們心中更深刻了。
五、作業
1、復述課文:把這個動人的故事回家講給家人聽。
2、搜集關于孔繁森的小故事。
六、板書設計
16、孔繁森
優秀的援藏干部
收養孤兒 獻血助學
關心人民 無私奉獻
看了“孔繁森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