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散文答題技巧
高考語文散文答題技巧:把握文章內容, 概括文章主題
散文選材廣泛,行文自由,表達的細想感情豐富多彩,所以準確把握文章的主題也是散文的考點之一。
把握散文主題方法是:(1)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題的提示語、關鍵詞語,從中概括文章主題;(2)從所選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為文章中心服務的,我們可以看文章所選的材料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觀點、態度、感情,從中找到作者要表達的主題思想。
考題形式: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題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題要點:(1)能利用原文詞語,盡可能使用;(2)沒有原文詞語可利用時,要注意語言文字表達的準確性和層次性,要做到言簡意賅又不漏掉答題點。
高考語文散文答題技巧:理清文章脈絡,把握順序
作者為了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會精心組織、選取材料;在表達上更是精益求精,特別注意詞語在表達上的順序、層次和分寸感。散文中的順序,一般包括:選取的材料順序;段落順序;句子順序;詞語順序等。
(1)線索
線索是作者選擇材料的準繩,我們形象稱之為線索,是作者選擇材料脈絡或描寫、記敘的脈絡。例如:《回憶我的母親》以“母親勤勞”為線索;《藤野先生》以“我與藤野先生交往的過程”和“我的愛國思想感情”為線索等。
考題形式:直接問文章的線索是什么或說說作者選擇材料的依據等
答題要點:找到線索,根據提問靈活回答。關鍵是能判斷準線索。
(2)順序
考題形式:(1)連續的材料或幾個段落或詞語能否調整順序?為什么?(2)從原文中抽出一句話或幾個詞語,讓你放回文中可以選擇的幾個地方。
答題思路:形式(1),要注意審題,有的題是不能顛倒順序的,有的是可以顛倒順序的。出題人在出題時會有暗示;同時也要推敲材料和段落、詞語之間的關系。不管能還是不能,都要談為什么。思路是要看材料或段落、詞語之間的邏輯關系(參照說明文考點分析的順序分析部分)。
形式(2),從原文中抽出的語句,往往是總結性的或承上啟下的,一是靠考生的語感修養;二是對語句進行理性分析。詞語順序也要憑借語感和理性分析,要分析語言環境和詞語搭配的問題。這樣的題,往往是有選擇答案,即使沒有選擇答案,也不要回答為什么,但思維過程要考慮道詞語的邏輯順序和詞語搭配的習慣。
高考語文散文答題技巧:品味語言
在散文閱讀中,這是一個大的考點,可以包含很多小項,分析如下:
(1)字詞含義:
原文給一個詞語的拼音,讓你根據語境和拼音寫出詞語并結合語境解釋詞語的含義。這個考點是今年的必考題。填寫詞語要靠平時的積累,解釋詞語要根據該詞語所在的語境來推斷。
答題思路:①考慮文章或段落的主題,結合主題來答詞語的含義;②根據該詞語前后語句的內容、含義來推斷。注意:如果知道該詞語的原始意義解釋,一定不要忽略詞語在語境中的含義。
(2)詞語妙用:
考題形式:品評加點詞語作用(妙用)或加點詞語能否刪除
答題思路:①解釋詞語(在語境中)的含義;②表達作用,詞語的表達作用,要結合語境或主題思想來回答,要答該詞語對表達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題思想的作用,有時也可以考慮詞語對景物描寫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③體現詞語的準確性或生動性。
(3)哲理性語句的深層含義
這樣的題,往往結合發展性考題來考(見考點5分析)。有時,也會單純考哲理性語句的含義,這樣的考題,關鍵要抓住中心詞,要體會詞語的深層含義和雙關意義。
高考語文散文答題技巧:表達方式的作用
一篇文章或一個文段,一般會以一種表達方式為主,為了表達主題需要,往往幾種表達方式綜合運用,有時會考(或變相)其它表達方式的作用,有時會把修辭融合在這里考。
(1)描寫的作用
散文中的描寫主要包括景物、人物描寫等。景物描寫,主要考意境描寫的作用,答題時,重點是景物描寫對表達作者或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要嚴格區分小說景物描寫與散文景物描寫的不同(小說景物描寫是渲染氣氛或交代時令(季節),襯托人物;散文景物描寫是直接表達作者的思想情感或主題的);人物描寫主要是考外貌、神態、動作、心理,有關細節描寫的地方值得注意。人物描寫主要是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2)議論的作用
散文中的議論,往往是揭示文章的主題或和抒情結合在一起,表達作者的思想情感,此考點一般不單獨出題。
(3)抒情的作用
要注意作者的思想情感傾向,一般不單獨出題,往往和詞語表達考點結合起來考。
談感受 這也是散文閱讀的熱門考題,可分為:(1)對描寫對象;(2)對人物情感;(3)品味富有表現力的語言;(4)對文章某些內容或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等。此考點靈活多變,把握的關鍵是:①能準確讀懂原文的含義和作者的思想情感;②要有自己明確的觀點或態度,不能模棱兩可;③答題時,語言要流暢,不能出病句,語言要有層次性。可以引用詩文或名言回答此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