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者要遠行閱讀答案
《有志者要遠行》閱讀材料
⑤所以說世界屬于年輕人的,年輕的心不能靜如止水,應該走進廣闊的世界去闖蕩,有志者要遠行。
⑥遠行,意味著從熟悉的生態圈闖出來,徹底擺脫現時生存的桎梏和無形的束縛。在異鄉,生長著樸素、單純和明亮的元素,沒人了解、沒人在乎你的過去,你可以毫無顧忌地往前沖。遠行,渴望地理的改變能喚醒內心的沉寂,渴望告別親情的溺愛造成的求新欲的窒息,激起生命亢奮與人生沖浪的激情。遠行,也意味著前面的一切都是新奇未知的,誰都無法預知明天,無法預見最美的風景在哪里,唯有懷著一顆憧憬與勇敢的心去探索、去體驗。
(選自2014年第1期《閱讀》,有改動)
《有志者要遠行》閱讀題目
1.作者的主要觀點是什么?
2.作者開頭列舉毛澤東和胡適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3.請將選文第④段的論證思路補充完整。
首先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從而增添了文章的說服力。
4.下面各項中不能充當本文論據的一項是( )
A.雄心志四海,萬里望風塵。(晉・傅玄)
B.作家沈從文秉承著“一輩子最怕的是在同一張床上睡覺”的理想,15歲就從湘西出走,一路漂泊,有生之年,幾乎沒有再回故鄉,卻給人們留下了許多經典的著作。
C.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歲。(清・石玉昆)
D.屈原小時候不論刮風下雨,天寒地凍,躲到山洞里偷讀《詩經》。經過三年,他熟讀了《詩經》305篇,從民歌民謠中吸收了豐富營養,終于成為一位大詩人。
《有志者要遠行》閱讀答案
1.有志者要遠行,要懷著一顆憧憬與勇敢的心去探索、去體驗。
2.引出中心論點,并作為事實論據正面論證中心論點。
3.在本鄉本土往往會變得平凡、平庸的觀點分析平凡、平庸的三種原因列舉耶穌成名回家鄉的事例加以論證
4.D(解析:屈原的事例與“志向”無關,故不能充當本文的論據。)
看了“有志者要遠行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