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與模仿閱讀答案
《創造與模仿》閱讀材料
各種藝術都各有它的特殊的筋肉的技巧。例如寫字、作畫、彈琴等等要有手腕筋肉的技巧,唱歌、吹簫要有喉舌唇齒諸筋肉的技巧,跳舞要有全身筋肉的技巧。要想學一門藝術,就要先學它的特殊的筋肉的技巧。
學一門藝術的特殊的筋肉技巧,要用什么方法呢?起初都要模仿。“模仿”和“學習”本來不是兩件事。姑且拿寫字做例來說。小兒學寫字,最初是描紅,其次是寫印本,再其次是臨帖。這些方法都是借旁人所寫的字做榜樣,逐漸養成手腕筋肉的習慣。但是就我自己的經驗來說,學寫字最得益的方法是站在書家的身旁,看他如何提筆,如何運用手腕,如何使全身筋肉力量貫注在手腕上。他的筋肉習慣已養成了,在實地觀察他的筋肉如何動作時,我可以討一點訣竅來,免得自己去暗中摸索,尤其重要的是免得自己養成不良的筋肉習慣。
推廣一點說,一切藝術上的模仿都可以作如是觀。比如說作詩作文,似乎沒有什么筋肉的技巧,其實也是一理。詩文都要有情感和思想。情感都見于筋肉的活動。思想離不開語言,語言離不開喉舌的動作。比如想到“虎”字時,喉舌間不免起若干說出“虎”字的筋肉動作。這是行為派心理學的創見,現在已逐漸為一般心理學家所公認。詩人和文人常歡喜說“思路”,所謂“思路”并無若何玄妙,也不過是筋肉活動所走的特殊方向而已。
《創造與模仿》閱讀題目
1.下列關于“筋肉活動”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筋肉活動是藝術創造過程中,在所欣賞的意象的支配下,實現手能從心,把意象畫在紙上或是刻在石上的一種活動。
B.藝術方面的筋肉活動不是天生自在的,須費一番功夫才學得來,在學的過程中,往往還會遇到麻煩,就像大人要學會游泳總要喝幾次水一樣。
C.從事一項藝術活動,最初都要經過一番練習,使筋肉活動成為習慣,這樣才可以達到從心所欲、意到筆隨的境界。
D.不同的藝術,筋肉活動的方式不同,從而形成各自特殊的筋肉的技巧。而這技巧,則是學好一門藝術的一個前提。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創造是對欣賞的一種升華。創造之中都會有欣賞,但創造是在欣賞的基礎之上,進一步把欣賞到的意境外射到具體的作品中去。
B.如果想象到一個很美的夜景,卻不能把它畫出來,這是因為缺少這方面的筋肉技巧,這樣即使勉強動手,所畫出來的全不像想出來的。
C.作者認為,學習寫字臨帖等不是好的辦法,最好的辦法應該是站在書家的身旁,現場學習,以避免自己去暗中摸索和養成不良的筋肉習慣。
D.思想、情感好像離筋肉活動很遠,實際上也是有關聯的。這種觀點雖是行為派心理學的創見,但現在已逐漸為一般心理學家所公認。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不識字的農夫看“我”寫“虎”字,正猶如“我”看畫家畫虎一樣驚羨,這都是因為不會。其實寫“虎”字和畫虎一樣,只要練習過就可以做到。
B.寫字、作畫、彈琴等要有手腕筋肉的技巧,唱歌、吹簫要有喉舌唇齒諸筋肉的技巧,跳舞要有全身筋肉的技巧,這表明不同藝術活動的筋肉技巧是有差異的。
C.小兒學寫字,最初是描紅,其次是寫印本,再其次是臨帖,這都是在模仿,而這種模仿也是學習,能夠使人逐漸養成手腕筋肉的習慣。
D.詩文都要有情感和思想,而情感和思想都離不開筋肉活動技巧,文人和詩人所謂“思路”,其實就是筋肉活動所走的特殊方向。
《創造與模仿》閱讀答案
1.【答案解析】答案:A解析:A項,原文說的是“藝術的創造不過是手能從心,不過是能任所欣賞的意象支配筋肉的活動,使筋肉所變的動作恰能把意象畫在紙上或是刻在石上”,此項把“筋肉活動”和“藝術的創造”這兩個概念混淆了。
2.【答案解析】答案:C解析:作者沒有否定臨帖等習字法。
3.【答案解析】答案:A解析:“只要練習過就可以做到”有誤,要經過練習形成筋肉活動的習慣才行。
看了“創造與模仿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