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閱讀精神閱讀答案
《重拾閱讀精神》閱讀材料
③從什么時候開始,書籍已經不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而淪為“耽誤孩子升學的滑梯”?家長對于經典閱讀先入為主的拒絕態度,不僅沒收了孩子享受人類豐盛文化大餐的入場券,還間接導致了這些孩子長大后偏于功利的閱讀習慣。在許多書店里,你看那“最暢銷圖書排行榜”上,顯眼位置處凈是些炒股、基金、管理類的書籍。
④書店里的人頭攢動,正和當代人填補不了的心靈饑荒形成反差——諷刺的是, 往往我們功利書讀得愈多,便發現這種饑荒愈厲害。捧著教輔書、“快餐”書太久,我們的視野變得狹窄,只局限在自己的生活圈子里,進而造成精神上的乏力,思考社會、思考人性的乏力。
⑤很難想象,一個精神乏力的民族,會有著什么樣 的未來。當人們津津樂道“世界讀書日”——4月23日,也正是文豪莎士比亞、塞萬提斯的辭世紀念日時,往往夸大了這其中的“巧合色彩”,而忽視了這些文豪們對于啟迪思想、豐富文明的重要作用。
⑥若你想說,莎士比亞們離我們太遠,無論怎樣讀書,我也達不到他們的境界。那么就看看卡耐基吧,很多人在陷入人際糾紛、遭到解雇時,常常從他的《人性的弱點》中尋找“速效沖劑”。但卡耐基曾這樣寫道:人活著不只需要面包。有些百萬富翁因缺乏人文精神的滋養而面臨人性的饑餓;相反,有些窮人卻在精神上十分富有,遠非百萬富翁所及——是一個人的精神令他的身體富有。
⑦還記得鄧清清嗎?那位在地震后的廢墟里打著手電筒看書的女孩,在被救出后,她說:“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餓,只能靠看書緩解心中的害怕!”
⑧讀書能緩解我們內心的恐懼,豐富我們的心靈,給我們精神的力量。就從今天開始,想一想我們為何設立“世界讀書日”,重拾真正的閱讀精神吧。
(選自《人民日報》,有刪改)
《重拾閱讀精神》閱讀題目
7.閱讀全文,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2分)
8.從全文看,第②節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答:
9.揣摩第④節中“便發現這種饑荒愈厲害”這句話中“饑荒”的含義。(2分)
答:
10.說出第⑥節劃線句子運用的論證方法,并分析作用。(3分)
答:
11.結合文意,說說如何理解“重拾真正的閱讀精神”。(4分)
答:
《重拾閱讀精神》閱讀答案
7.我們要重拾閱讀精神。
8.結構上,承上啟下;內容上,與上文形成對比;引起下文對重拾閱讀精神必要性的論述。(3分。每點1分。)
9.(1)視野狹窄(2)精神乏力,思考乏力。(2分。每點1分。)
10.對比論證。突出強調從閱讀中獲取精神滋養的重要性。(3分。論證方法1分,作用2分。)
11.(1)要保持中華民族良好的閱讀傳統。(2)倡導閱讀經典著作。(3)閱讀經典能給我們精神的滋養。(4分。答出一點2分,答出兩點 2分,答出三點得4分。意思對即可。)
看了“重拾閱讀精神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