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與最后閱讀練習(xí)及答案
時間:
子文2
議論文閱讀題及答案
《最先與最后》閱讀材料
所以中國一向就少有失敗的英雄,少有韌性的反抗,少有敢單身鏖戰(zhàn)的武人,少有敢撫哭叛徒的吊客;見勝兆則紛紛聚集,見敗兆則紛紛逃亡。戰(zhàn)具比我們精利的歐美人,戰(zhàn)具未必比我們精利的匈奴蒙古滿洲人,都如入無人之境。“土崩瓦解”這四個字,真是形容得有自知之明。
多有“不恥最后”的人的民族,無論什么事,怕總不會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看運(yùn)動會時,常常這樣想:優(yōu)勝者固然可敬,但那雖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終點(diǎn)不止的競技者,和見了這樣競技者而肅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國將來的脊梁。
《最先與最后》閱讀題題目
小題1:為什么說“不為最先,不恥最后”是賽馬妙法?(5分)
小題2:概括文中提到的學(xué)校運(yùn)動會中的五種不良表現(xiàn)。(每項(xiàng)不超過8個字)(5分)
小題3:將“見勝兆則紛紛聚集,見敗兆則紛紛逃亡”的“勝兆”改為“勝利”,“敗兆”改為“失敗”,行不行?為什么?(6分)
《最先與最后》閱讀題答案
小題1:一開始便拼命奔馳,馬力就容易衰竭;而始終不放棄,落在最后也努力奔跑,就有可能取得勝利
小題2:(1)互相對罵 (2)動手打架 (3)中途退出比賽 (4)佯裝跌倒放棄比賽 (5)嗤笑落后者
小題3:不行,“勝兆”是勝利的兆頭,還不是勝利,這些人就“紛紛聚集”,深刻地揭露了他們投機(jī)的嘴臉;“敗兆”是失敗的可能,他們就紛紛逃亡,有揭露了他們意志的薄弱。而不恥最后的人才是中國的脊梁 。
看了“最先與最后閱讀練習(xí)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