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像條棉被閱讀練習(xí)及答案
《歷史像條棉被》閱讀材料
?、芪也⒉皇且阉械姆肝恼乱桓欧穸?。為秦始皇翻案,不能算錯,對李鴻章大人也應(yīng)該手下留情。“中學(xué)為體,西學(xué)為用”,是李中堂提的吧,在“祖宗之法不可變”的晚清,這就是進步。開辦實業(yè),學(xué)習(xí)西方先進技術(shù),創(chuàng)辦新式軍隊,以李鴻章為首的洋務(wù)派開創(chuàng)了中國近代許多第一。這不是一頂賣國賊的帽子就能壓住的。至少,李鴻章絕不是歷史課本中描述的那種跳梁小丑。
?、荽蛞粋€不太恰當(dāng)?shù)谋确剑w行員操作失誤導(dǎo)致班機墜毀,自然罪責(zé)難逃;但如果是飛機引擎本來就有毛病呢?風(fēng)雨飄零的晚清,就像一架缺零件少機油的戰(zhàn)機,墜落是必然的,責(zé)任并不能完全推到“飛行員”李鴻章的身上。當(dāng)然,并不是說李鴻章就能從一個賣國賊一步跨到民族英雄的行列,李中堂自有李中堂的局限。公平而論,李鴻章倒并非是一個壞得毫無道德和良知的人,李鴻章只是一個“重實利者”。
?、逇v史應(yīng)該得到尊重。有關(guān)中國近代的史書,永遠藏著一條鞭子,它把歷史人物驅(qū)趕成兩隊,一列是神靈,一列是魔鬼。大忠大奸各歸其列,只是不見了人的影子。關(guān)于李鴻章,比較普及的知識是他是賣國賊。一個人的一生,濃縮為談判桌前的卑怯;一個細節(jié),遮掩了一個人的一生。不是神靈,必然是魔鬼,人人得而唾之。直到出現(xiàn)《走向共和》,李中堂仍然不是神靈,但即使他是魔鬼,卻血肉豐滿。他媚上,他簽約,他宣揚任人唯親;不過,他不乏政治家的韜略,也有鮮明的政治主張,說明他有自己的政治抱負。
?、?ldquo;共和”的藍圖,幾乎可以用數(shù)學(xué)方式,測量出它的長寬高,堂堂正正載入史冊。每一段歷史,她的總體格局,像大江,像長城,在哪里拐彎,在某處奔騰,顯而易見,不可篡改。而對“藍圖”的施工者,顯然不適合用數(shù)學(xué)方式去評判,去記載。
?、喽嗌倌陙恚恢北辉u判的英雄史觀,其實是被很多人當(dāng)成了研究歷史的工具,他們崇尚歸類法,要么是好人,要么是壞人,好人必然被描繪成英雄,英雄必然修成正果,必然成為神靈,被供奉,被膜拜。
⑨對一個歷史人物的追述態(tài)度,表現(xiàn)出對歷史的尊重程度,惟有披露人的血肉,才能對歷史有真實地考察。對李中堂們,我們需要的是盡可能接近真實,不是給了他血肉就是“翻案”。甚至,不必非要把他們塑造成英雄,他們就是在某個位置上書寫了一段歷史的人而已。他們的得失,使我們對歷史有更多的認知,對未來有更多的借鑒,對做人有更多的警示。
?、馕覀冏约海@樣生活著,等待后人評說——最好不是上天堂,也不入地獄。
《歷史像條棉被》閱讀題題目
小題1:請寫出本文的中心論點,并簡要說說作者認為怎樣才能做到這樣。(4分)
小題2:文章第②段和第⑥段都引用了《走向共和》中李鴻章的事例,分別有什么作用?(4分)
小題3:文章第⑤段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請作簡要分析(4分)
《歷史像條棉被》閱讀題答案
小題1:歷史應(yīng)該得到尊重。(1分)不要把歷史人物簡單地歸類為好人、壞人,(1分)盡可能接近真實;(1分)不必把他們塑造成英雄。(1分)
小題2:第②段中李鴻章的歷史事例是論證“國人愛翻案”的觀點,(2分)第⑥段中李鴻章的事例是從反面論證了不應(yīng)該把歷史人物簡單分為兩類,而不見“人的影子”。(2分)
小題3:比喻論證(1分)和舉例論證(事實論證)(1分)。把李鴻章比喻成飛行員,具體形象地說明李鴻章不應(yīng)為晚清的覆滅負全責(zé),(1分)論證了不是所有的翻案文章都要一概否定。(1分)
看了“歷史像條棉被閱讀練習(xí)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