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閱讀練習及答案
《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閱讀材料
③優秀習慣的養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它可以有一個明確的起點,但肯定沒有固定的終點。但只要不斷追求,每一個階段性的成果都會成為一個新的起點。即便生命個體終結,后來者依然可以從他倒下的地方起步,向著更高的境界跋涉。
④優秀和勤勉是天然的盟友,是孿生兄弟。優秀的人無一不是勤勉的,而勤勉的人即使不是最優秀的,起碼是比較優秀的。從某種意義上說,勤勉本身就是優秀的代名詞。所有天才無不是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請千萬不要輕易相信天才的神話,那種似乎不需要練習就能演奏的神童,那種不費吹灰之力就品學兼優的學子,我們聽說過,但沒見過,不可太當真。即便有莫扎特那樣的特例,于我等也毫無借鑒之可能,不可作為榜樣盲目復制。道理很簡單,你是你,你不是莫扎特。你我遍地都是,莫扎特只有一個。哲學常識告訴我們,特例不揭示必然性。聰明的人從來不把自己當特例,聰明人只知道下笨功夫。
⑤因為追求優秀,做什么都必須有“爭創一流”的意識。食人俸祿,盡其本分,是常人的標準,而在優秀的人看來,是最起碼的德性;考上名牌大學,獲得全優成績,將來有一份體面的工作,是一般人夢寐以求的理想境界,而在優秀的頭腦中,僅僅是一個通向優秀的起點而已。因為定位于優秀,別人可以敷衍的責任自己不能推,別人可以視而不見的工作自己不能躲,別人可以心安理得的生活自己不能忍。因為定位于優秀,裝腔作勢的表演、阿諛逢迎的丑態、追名逐利的爭斗,統統不屑為之。不僅如此,還要敬鬼神而遠之。
⑥優秀作為一種品質,當然離不開客觀環境。但真正優秀的人懂得;命運只有把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真正的命運。平庸的人總是把別人的成功歸結為環境好、條件好、人緣好、運氣好,而把自己所有的失敗歸結為外在原因。優秀的人心里明白成功離不開客觀條件,但從不過分依賴客觀條件。他們懂得:環境創造人,人也創造環境。他們成功的時候往往以感恩之心面對社會、面對所有幫助過他們的人,把成功的功勞歸結于客觀條件。他們失敗的時候,往往把原因歸結為自己努力不夠。優秀的人總是說自己不行,認為自己無知;平庸的人總是利用各種機會表白、粉飾自己。在真正優秀的人看來,世界上沒有比這更愚蠢的事情了。優秀的人做了好事總不忘共同工作的同事,總是把主要的功勞歸于大家;平庸的人恰恰相反,極力諱言別人的貢獻,拼命夸大自己的作用,貪天之功為己有,成績都是自己的,錯誤都是別人的,老子是一朵花,別人都是豆腐渣。
⑦優秀是一種酵母,把它用到生活中會產生一種奇特的效果。套用一句詩人的話:優秀是優秀人的通行證,平庸是平庸者的墓志銘。
《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閱讀題題目
1.認真閱讀全文,找出文章的中心論點。用原文語句回答。(2分)
2.文章首段引用魯迅、哈佛大學的事例的作用是什么?(3分)
3.課文歸納填空:“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一是要不斷追求;二是要勤勉;三是();四是() 。 (2分)
4.文章第⑥段主要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5.如果把文章第④段中的“優秀的人無一不是勤勉的”一句作為觀點,請你參照下面示例再寫一個具體事例做論據。(2分)
示例:聞一多日不窺園,足不下樓,兀兀窮年,瀝盡心血,終于寫成了《唐詩雜論》。
《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閱讀題答案
1.一個志存高遠的人,必定將追求優秀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作為一種近乎本能的習慣。
2.①引出中心論點;②作為論據證明中心論點;③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3.做什么都要有“爭創一流”的意識;不過分依賴客觀條件(或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里)。
4.對比論證。把“優秀的人”與“平庸的人”的不同認識加以對比,強調突出了“優秀的人”不過分依賴客觀條件的觀點。
5.示例:居里夫人埋頭在實驗室里用了三年零九個月,從8噸廢瀝青中提煉了一克鐳。
看了“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閱讀練習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