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的孤寂閱讀練習及答案
《詩人的孤寂》閱讀材料
詩人所以異于常人者在感覺銳敏。常人的心靈好比頑石,受強烈震撼才生顫動;詩人的心靈好比蛛絲,微噓輕息就可以引起全體的波動。常人所忽視的毫厘差別對于詩人卻是奇思幻想的根源。一點沫水便是大自然的返影,一陣螺殼的嘯聲便是大海潮汐的回響。在眼球一流轉或是肌膚一蠕動中,詩人能窺透幸福者和不幸運者的心曲。他與全人類和大自然的脈搏一齊起伏震顫,然而他終于是人間最孤寂者。
詩人有意要“孤芳自賞”么?他看見常人不經見的景致不曾把它描繪出來么?他感到常人不經見的情調不曾把它抒寫出來么?他心中本有若饑若渴的熱望,要天下人都能同他在一塊地贊嘆感泣。可是,在心靈探險的途程上,詩人不得不獨自躑躅了。
一般人在心目中,這位獨自躑躅者是什么樣的一個人呢?詩人布朗寧在《當代人的觀感》一首詩里寫過一幅很有趣的畫像。一位穿著黑色大衣的人天天牽著一條老狗在不是散步的時候在街上踱來踱去,到處探頭探腦。他真是一個怪人!——詩人的當代人這樣想。一般人對于詩人的了解就是如此。
一般人不也把讀詩看作一種時髦的消遣么?倫敦、紐約的街頭不也擺滿著皮面金裝的詩集,讓老太婆和摩登小姐買作禮物么?群眾所叫好的都是前一代的詩人,或是模仿前一代詩人的詩人。他們的音調都已在耳鼓里震得濫熟,如果有人換一個音調,他就不免“對牛彈琴”了,“詩人”這個名字在希臘文中的意義是“創作者”。凡真正詩人都必定避開已經踏爛的路去另開新境,他不僅要特創一種新風格來表現一種新情趣,還要在群眾中創出一種新趣味來欣賞他的作品。但是這事談何容易?“千秋萬歲名”往往是“寂寞身后事”。詩人能在這不可知的后世尋得安慰么?湯姆生在《論雪萊》一文里罵得好:“后世人!后世人跑到羅馬去濺大淚珠,去在濟慈的墓石上刻好聽的殊語,但是海深的眼淚也不能把枯骨潤回生!”
《詩人的孤寂》閱讀題題目
1.下列關于“曲愈高,和愈寡”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是指一位詩人在作品中表現出來的藝術修養越高,他引發的共鳴就越少。
B.是指一位詩人在作品中表現出來的格調越高昂,他所得到的贊同就越少。
C.是指一位詩人在作品中對事物之間的差異刻畫越精微,他的知音就越少。
D.是指一位詩人在作品中表達出的觀點越是獨特,他獲得的認同也就越少。
2.根據原文的內容,對“詩人的孤寂”的表現下列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人不想孤芳自賞,他把所見所感寫出來就是渴望同別人交流,但是他是失敗的。
B.詩人就是創造者,真正的詩人不能因循守舊,要在藝術內容和藝術形式上不斷創新。
C.常人對詩人的觀察只限于日常行為等外在方面,得出的結論是詩人的行為古怪。
D.人們購買詩人的印刷精美的詩集,只是為了趕時髦,扮高雅,并不是真正欣賞詩人。
3.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作者引用莊子和惠子的對話,意在告訴我們,絕無隔閡的心靈溝通是不可能的。
B.最后一莖干草壓死駱駝的典故告訴我們,事物的質變總是在量變的基礎上發生的。
C.詩人之所以成為詩人,是因為他較常人在感覺上更加敏銳,想象力更加豐富。
D.除主觀因素之外,導致詩人孤寂的客觀原因是常人感覺遲鈍,心靈麻木,思維定勢。
《詩人的孤寂》閱讀題答案
1.C
2.B
3.B
看了“詩人的孤寂閱讀練習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