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茲曼的詛咒閱讀練習及答案
《波茲曼的詛咒》閱讀材料
并不是說娛樂和文化一定勢不兩立,問題也不在于電視展示了娛樂性內容,而在于電視上的一切內容都必須以娛樂的方式表現出來。波茲曼的結論是,在電視的強勢影響下,一切文化都依照其轉變成娛樂的程度而被人們接受,因而在不同程度上都轉變成了娛樂。“除了娛樂業沒有其他行業”——到了這個地步,本來意義上的文化就蕩然無存了。
波茲曼是把美國作為典型來對電視文化進行分析和批判的,但是,電視主宰文化、文化變成娛樂的傾向卻是世界性的。譬如說,在我們這里,通過電視劇學習歷史,而歷史僅僅作為戲說、也就是作為娛樂而存在,消滅歷史的方式再也不可能有比這更加徹底的了。又譬如說,在我們這里,電視也成了印刷媒介的榜樣,報紙和雜志紛紛向電視看齊,蛻變成了“電視型印刷媒介”。且不說那些純粹娛樂性的時尚雜志,只要翻開幾乎任何一種報紙,你都會看到一個所謂文化版面,所報道的全是娛樂圈的新聞和大小明星的逸聞。這無可辯駁地表明,文化即娛樂日漸成為新的約定俗成,只有娛樂才是文化即將成為不爭的事實。
赫胥黎曾預言:一旦無人想讀書,無人想知道真理,一旦文化成為滑稽戲,文化就滅亡了。波茲曼認為,赫胥黎的預言應驗了。這個結論也許太過悲觀,我相信,只要人類精神存在一天,文化就決不會滅亡。不過,我無法否認,對于文化來說,一個娛樂至上的環境是最壞的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任何嚴肅的精神活動都不被嚴肅地看待,人們不能容忍不是娛樂的文化,非把嚴肅化為娛樂不可;如果做不到,就干脆把戲侮嚴肅當作一種娛樂。面對這樣的行徑,我的感覺是:波茲曼的書名聽起來像是詛咒。
《波茲曼的詛咒》閱讀題題目
16.文章第三段闡述了波茲曼的媒介文化觀,請作簡要概括。(不超過40個字)
17.文章第五段說明“電視主宰文化、文化變成娛樂的傾向卻是世界性的”觀點時,為什么以中國為例?在闡明中國情況時采用了什么方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18.作者既說波茲曼的結論“也許太過悲觀”,又說“波茲曼的書名聽起來像是詛咒”,對此應當如何理解?
19.下列對這篇文章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A.當前電視文化席卷天下,作者及時介紹電視文化批判理論,對沉溺于電視娛樂文化潮流中的人當頭棒喝,體現了作者的理性思考和社會責任感。
B.電視文化與媒介文化的區分是本文展開論述的基礎,論述兩種文化時作者采用了正反對比的手法,使文章觀點鮮明,邏輯嚴密。
C.波茲曼聲討電視文化,是因為娛樂以電視為主要傳播媒介,電視上的一切都必須以娛樂方式表現出來,電視壟斷了一切,“除了娛樂業沒有其他行業”。
D.本文多用“不在于……,而在于……”、“再也不可能有……”等句式和“無可辯駁”、“決不會”等詞語,從而使文章富于嚴正直率的論辯色彩。
E.文章開頭巧借書名發出“難道我們真的要把自己娛樂死”這一“喝問”,峭拔警心,以“波茲曼的書名聽起來像是詛咒”結尾,巧妙點題,而“詛咒”一詞更是振聾發聵。
《波茲曼的詛咒》閱讀題答案
16.媒介影響認識世界的方式,應當引導人們思考,書籍有助思考,而電視排斥思考。
17.(1)原書以美國為典型,作者以中國為例,有世界性,有代表性;讀者對象是中國人,有現實針對性。
(2)舉例說明的方法。具體實在,讀者易于接受,增強說服力。
18.相信人類的精神力量,不同意文化滅亡論;娛樂至上的環境已經造成了對文化的傷害;放任娛樂至上傾向,波茲曼的話將應驗。
19.B C
看了“波茲曼的詛咒閱讀練習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