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俗不是通俗》閱讀答案
《低俗不是通俗》李敬澤
通俗文學,也并不是這些年才興起的,而是自古以來就有,只不過現代以來的很長時間,在我們的文學觀念中,被有意識地抑制了。上世紀90年代,借著網絡,通俗文學大規模地興起來了。所以,我們現在看待這個現象,應該注意到時代的變化、人民生活的變化;要重新認識文學的某些屬性,比如文學的消費性、娛樂性,這個功能我們過去是很少提的,一提就覺得俗,但是,在現代生活的緊張節奏中,人們這方面的需求很大,這是客觀的,不能不正視。
怎樣區分文學創作中的通俗與低俗,我看應該有兩個方面的基本區別。一個是審美取向上,通俗寫作是通過世俗化的故事,包裹或表達一個嚴肅的人生話題,使讀者在閱讀中得到一定的審美享受與精神啟迪;而低俗寫作則是在欲望化的敘事中,釋發一種感官性的情緒與情愫,旨在提供一種生理性的快感。另一個是表現形式上,通俗寫作追求語言與文風的大眾化,力求為廣大的讀者所喜聞樂見;而低俗寫作則是以炫目的情色化的敘事與語言,展示和渲染人性與人情中的惡習、丑態,盡力迎合一些低級趣味的人。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通俗寫作是從愉悅人的精神出發,旨在滿足人的審美要求,而低俗的作品是從人的物質欲望出發,意在刺激并滿足人的淺層需求。兩者的區別既然明顯可見,那么,靠近通俗和避免低俗,就是一切有志于創作好作品的寫作者和有意閱讀好作品的讀者,在日常文學生活中的應有之義。
《低俗不是通俗》習題
6.下列各項中,不屬于揭示“低俗”本質特征的一項是
A.低俗不僅是對公序良俗的挑戰,也是對人的尊嚴的貶損。
B.玩味背德行為,取笑弱小對象,還有些猥褻性的描寫和展示。
C.文學作品中某些東西屬于低俗的,是因為它把人“物化”了。
D.低俗否定人的精神向度,極力地向下想象人,向下引導受眾。
7.作者認為“追求通俗”應予以“積極肯定與大力提倡”,其最充分的理由是:
A.毛澤東曾經要求文藝工作者“和新的群眾的時代相結合”,正確處理高雅和通俗的統一問題。
B.通俗文學由來已久,只是現代以來的很長時間,在我們的文學觀念中,被有意識地抑制了。
C.由于時代變化,現代生活節奏更加緊張,人們對文學中看似很俗的某些屬性的需求更大了。
D.通俗文學以人們喜聞樂見的表現形式,讓讀者在閱讀中得到一定的審美享受與精神啟迪。
8.下列各項中,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上個世紀90年代,借助網絡,通俗文學開始興起來了。我們應關注時代變化,重新認識文學中的某些屬性。
B.低俗寫作是通過欲望化的敘事,向人們提供一種生理性的快感,展示和渲染人性與人情中的惡習、丑態。
C.通俗寫作是從愉悅人的精神出發,拒絕人的物質欲望,旨在滿足人的審美要求,與低俗寫作有著明顯區別。
D.作者希望一切有志于創作的寫作者和喜歡閱讀的讀者,在日常文學生活中,都應靠近通俗和避免低俗。
《低俗不是通俗》答案
6.B(B項表述的是低俗的一些外在表現,而不是其“本質特征”)
7.D(此項從通俗文學的形式特點和積極的社會作用兩個方面闡明了應肯定與提倡“追求通俗”的理由)
8.B(A項,通俗文學“自古以來就有”,不是上世紀90年代“開始興起來”的;C項,文中說“低俗的作品是從人的物質欲望出發”的,但并不等同于通俗創作就“拒絕人的物質欲望”;D項,“有志于創作好作品”與“有志于創作”意思不同,“有意閱讀好作品”與“喜歡閱讀”意思不同。)
看了“《低俗不是通俗》閱讀答案”的還看了:
1.低俗不是通俗閱讀題答案
2.石頭記閱讀題答案
3.2016浙江高考語文試題及答案
4.高二上學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試題卷
5.警惕小丑文化的泛濫閱讀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