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的土地閱讀答案
《生命中的土地》閱讀材料
?、茳S州五年,是蘇軾人生旅程中最凄涼、最痛苦,也是最寂寞的日子,但是,困境中的蘇軾為自己找到了一條出路,找到了一塊屬于自己的土地。繁雜的農活給詩人不僅帶來了一身的勞累,也帶來了田間的收獲,而且還帶來了精神上的滿足與快樂?!稏|坡》一詩中:“雨洗東坡月色清,市人行盡野人行。莫嫌犖確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我們從“野人”一詞中體會出了詩人的幽默和自嘲,從“莫嫌”和“自愛”中讀出了曠達和恬淡,從“鏗然曳杖聲”中聽到了一位智者與自然的交流。這首充滿鄉土氣息的詩歌說明這位落魄的詩人已將自己的根深深扎進了土地,固執地在土地中尋找著生活的樂趣和精神的寄托。
?、萦纱?,不禁聯想到了另一位同樣高智商的詩文大家。讀起《柳子厚墓志銘》的時候,我們心中不由頓生凄涼。清幽冷峻之于豁達放獷,不只是文學風格之異,還是一種心胸之別。在惋惜這位唐宋文學的先賢最終沒能從永州的陰影中走得更遠之時,我們不禁要為蘇軾贊嘆了!“詞心安處是吾鄉”,這是我們何敢企及的境界呀!他不僅走出了黃州,還走向了更遠的惠州(今廣東)。當蘇軾手把犁鋤墾荒于東坡的時候,他的心胸就像土地一般無限地延展開了。而無端的中傷、惡意的誹謗、曾經的羞辱等等,就如冰雪般在這片土地無限地延展開了。此時,我們應該意識到:中國的歷史上不僅是多了一位“東坡居士”,更是多了一位思想者和藝術家。
?、匏坪跏勤ぺどn天特意安排了蘇軾——這位民族的杰出子民——在蒙受了巨大冤屈之后,去完成一項開辟宋代文學新紀元乃至中黃安祥國文學新紀元的偉大創舉。蘇軾在黃州留給我們的不只是數畝開墾的農田,也不只是一個凄美的故事。當他的趾甲縫里塞滿了東坡上的泥土,他的才情和黃州土地相互融合、他的胸襟和赤壁之水相互激蕩的時候,便意味著《赤壁懷古》和《赤壁賦》的誕生,意味著宋代文學走向了一個新的里程。
?、哂忠粋€“不知東方之既白”的夜晚,我們與東坡相會于書卷中,傾情地閱讀著這塊永遠讀不完、讀不透的土地。東坡之于蘇軾,就如南陽之于孔明、成都之于杜甫、桐城之于姚鼐……在一次又一次反復的吟誦中,我們對世界對生命對完美對缺憾的體察一天天地深化,直到有一天,我們發現,東坡與蘇軾最終成為了我們精神的源泉與歸宿。
⑧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一塊屬于自己的土地。
《生命中的土地》閱讀題目
小題1:第①段中,作者為什么說東坡“與我們浪漫的想像竟是那么的遙遠”?(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2:文章第④段寫到了柳宗元,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3:第⑤段中,作者說“中國的歷史上……更是多了一位思想者和藝術家”,從上下文來看,“思想者”和“藝術家”的內涵分別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4:結合全文的內容,談一談你對“生命中的土地”的理解。(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命中的土地》閱讀答案
小題1:答案要點:①東坡只是一片貧瘠荒涼的土地。②在黃州的五年,是蘇軾人生旅程中最凄涼、最痛苦,也是最寂寞的一段時期。
小題2:構成對比,突出了蘇軾的樂觀豁達、心胸開闊。
小題3: “思想者”指蘇軾對無端的中傷、惡意的誹謗、曾經的羞辱能坦然面對,從困難的生活中找到精神寄托,心胸豁達。“藝術家”指蘇軾完成了開辟宋代文學新紀元乃至中國文學新紀元的偉大創舉。
小題4:“生命中的土地”實際上是人們心中的一種精神寄托,在這里,“生命中的土地”是蘇軾的精神寄托,它代表了蘇軾那種豁達的心胸和不屈的精神,面對困難時的坦然心境。(言之成理即可)
看了“生命中的土地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