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鐵生和他的爆肚主義閱讀答案
《史鐵生和他的爆肚主義》閱讀材料
有一次聚會是難忘的。那是1985年初春,大家聚在一起各自談了許多趣聞軼事。當然,席間最中心的話題是談吃。羊肉片的價格躥著往上漲,使這幾個酷愛吃涮羊肉的大為驚慌。對于漲價,鐵生的哲學是,如果不打算“戒”掉,最好抓緊吃,否則明年還漲。午餐結(jié)束了,大家仍然談興未減,話題轉(zhuǎn)到寫作、往事、社會,最后談到人生。因為鐵生愛吃爆肚,我家又離北京最有名的“爆肚王”很近,他便把他的觀點命名為“爆肚主義”。他說,只要是喜歡,吃爆肚和登珠穆朗瑪峰給予人的享受是一樣的,盡管在別人看來登山很苦很危險,就像不喜歡吃爆肚的人認為那很膻很臟一樣,對于本人卻是一種享受。之所以說登山并不比吃爆肚更為高尚,是因為二者的目的都是為了某種滿足——英雄欲和食欲的滿足,這種滿足使人愉快,這種愉快正是人類所共同追求的自我實現(xiàn)。運用什么方式達到自我滿足的目的固然有審美趣味、價值觀念的差別,但這種差別只有在特定的社會范疇里才具有道德的意義,而就人的意義來講,任何選擇都應(yīng)該受到尊重,因為事實上它們是同等的。
我之所以描述那次聚會,是因為那次談話給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至少,它使我進一步了解了他對人生的看法。他本人不是一個“爆肚主義者”,也不是一個登山的英雄主義者,寫作才是他得以自我滿足的手段。但他的自我滿足不是成功的喜悅,而是尋找的喜悅,用他的話來說,寫作是為活著尋找理由。重要的是“找”,而不在乎是否找得到或找到的是什么。
所以,確切地說,他活著,而且快樂,是因為他在寫,而不是因為他寫得成功。就像他在愛,在恨,在悲傷,在歡樂一樣,他在用筆完成生命的過程。
(選自徐曉《半生為人》,同心出版社,有刪改)
《史鐵生和他的爆肚主義》閱讀題目
小題1:下列對作品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A.史鐵生是一位身殘志堅、才華橫溢的作家,他嘴饞并且胃口好,把吃當作一種自我滿足。
B.文章第二段用幾個細節(jié)來寫史鐵生好吃嘴饞的特點,目的只是為了引出下文他對“爆肚主義”觀點的表達。
C.1985年初春的那次聚會之所以是難忘的,是因為它使作者進一步了解到史鐵生是一個“爆肚主義者”,他對吃的迷戀甚于對文學的迷戀。
D.寫作是史鐵生得以自我滿足的手段,他把寫作與生命聯(lián)在一起,寫作成為他活著的理由,寫作過程就是他尋找自我滿足的過程。
E.文中劃線句子“重要的是‘找’,而不在乎是否找得到或找到的是什么”,表明史鐵生注重的不是寫作結(jié)果而是寫作過程給他生命帶來了意義。
小題2:史鐵生的“爆肚主義”觀點是什么?請根據(jù)文意加以概括。(4分)
答:
小題3:史鐵生是一位作家,文章卻對寫作之事談之甚少,主要圍繞“吃”來寫。請結(jié)合全文,談?wù)勥@種寫法的作用。(6分)
答:
《史鐵生和他的爆肚主義》閱讀答案
小題1:BC
小題2:示例:拋開特定的社會范疇(l分),吃爆肚與登珠穆朗瑪峰給予人的享受都是一樣的,都是為了達到自我滿足,自我實現(xiàn)(2分),都應(yīng)該受到尊重(l分)。(4分,符合文意即可)
小題3:示例:史鐵生是一位大家熟悉的作家,作者主要選取寫作之外的事件來寫,這樣寫能夠引發(fā)讀者閱讀的興趣;有助于增張人物的真實性,使讀者感受到一個具體的、實在的人物形象;凸顯了人物的精神形象,便于讀者了解史鐵生的人生觀。(6分,每個要點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看了“史鐵生和他的爆肚主義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