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的光和色彩閱讀答案
《梵高的光和色彩》閱讀材料
童年握手的感覺一定早就滲透進了提奧的骨髓,并升華成宗教式的感情崇拜。否則,在沒有任何利益誘惑下,這位附屬于人的小畫商、這位斯文典雅的弟弟怎么竟有如此開采不完的溫情,來呵護這位行為乖戾、病殘與傷痛交織的紅胡子哥哥一生呢?
畫家幾乎一生依靠提奧,提奧則用單薄的肩膀支撐畫家。兄弟間真正的隔膜只有一次。那是在博里納日的一個冬天,提奧對哥哥歷經失敗后的自輕很生氣,于是取消了給哥哥的資助和每周的一封信。盡管此時,悲慘、痛苦與殘酷幾乎使畫家沒有勇氣開始新的生活,但比起提奧的生氣,這些又算什么?畫家發現,在失去了惟一一個真心理解他的人的時候,他只能成為一具孤獨的行尸。而提奧在疏遠梵高的時候,童年握手的感覺又充盈了他的胸間。他發現,沒有梵高,他的生活就無法充實與完美!可以說,互相的精神依戀已經占據了他們生命的全部。
應該說,兄弟間這次情感危機成了畫家脫胎換骨的契機。在他的創作中,青春與生命開始介入,一切都發生了巨變。
他們一生彼此忠誠。忠誠來自哥哥的追求和弟弟的篤信。19世紀80年代的歐洲畫壇大概只有提奧一人堅信:“哥哥一定能成為一個偉大的畫家。”即使面對那個致命的發現,弟弟也沒有喪失信心。
致命的發現便是畫家畫板上的晦暗與陰沉,這種晦暗與陰沉差點使他喪失信心。“我原來一直在過去中繪畫!”可是提奧卻反駁他:“我們正在推翻幾乎一切被繪畫奉為神圣的東西。你全都搞對了,除了你的光和色彩。”
光和色彩,迄今為止還沒有第二位如此將光和色彩視作生命的畫家。所以直到今天看來,提奧的話不僅屬于歐洲畫壇,也屬于世界畫壇。可以設想,如果沒有提奧,會不會有以后“非洲太陽”,會不會有梵高的光和色彩?
的畫家的創作欲望在增亮了調色板上達到了顛峰。不止在《向日葵》、《開花的果園》上,在其他作品、甚至所有的自畫像上,我們都可以看到在貧困、病痛中依然強烈的青春、感情和熊熊燃燒的希望。
只是在這個時候,提奧才艱難地賣出了梵高的第一幅畫。但是,在這個節骨眼上現實又給這對弟兄來了個極大的傷害,提奧居然因為對于印象派的過分推崇而被解職。
畫家深切地感覺到輸送生命給養的那根臍帶斷裂了。如果還有什么懊喪,那就是畫家認為這些年讓弟弟毫無回報地在他這個累贅身上耗費了成千法郎。
這樣的想法現在看來有點不可思議。但我們要看到,維系這對弟兄的這根臍帶早已圣潔得異常敏感和脆弱,因此這其中流淌的只是感情,是絕無僅有不能碰觸的感情。于是畫家向自己舉起了左輪手槍,用它發出的最后一點濃烈的光和色彩。
歐洲畫壇終于有了一次這位日后成為偉大印象派畫家的畫展,那是在畫家去世的幾個月后提奧為他舉辦的。又是幾個月后、大約是畫家去世的同一個日子,這位弟弟也悄然病逝。
我似乎聽見梵高說:沒有提奧。我就是一具行尸。
而提奧說:沒有梵高,我的生活就無法充實和完美。
《梵高的光和色彩》閱讀題目
小題1:文章開篇便點及梵高舉槍對準自己,這一情節有什么作用?(4分)
小題2:文中三次提到童年握著手的感覺,這種感覺對兄弟間感情的發展有哪些影響?(4分)
小題3:依據文意,請具體說明畫家自殺的原因。(4分)
小題4:這篇文章寫的是梵高兄弟的情誼,題目卻是“梵高的光和色彩”,結合全文試析這樣命題的意圖。(6分)
《梵高的光和色彩》閱讀答案
小題1:這個情節強烈吸引著讀者,同時也巧妙引出兄弟間的深情。
小題2:這種感覺構成了弟弟對哥哥一生最溫暖的一處記憶(1分),日后上升為一種弟弟對哥哥宗教式的感情崇拜(1分);還是化解兄弟隔閡的力量(2分)。意思相同即可。
小題3:提奧因支持畫家而被解職(1分),這讓畫家感到自己拖累了弟弟(或“愧疚”)(1分),他不愿兄弟之間的圣潔情感收到一點傷害(2分),故此開槍自殺。意思相同即可。
小題4:光和色彩是梵高追求的藝術生命(取得的突破性成就)(2分),提奧是當時唯一一個理解梵高藝術追求的人,沒有提奧的指引、理解,也就沒有梵高的藝術成就(2分)。
這樣命題。概括出梵高與提奧的兄弟加知音的情感狀態(1分),表達效果鮮明、突出(1 分)。意思相同即可。
看了“梵高的光和色彩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