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猴的故事閱讀答案
《人和猴的故事》閱讀材料
青年又咕噥了句什么,那猴子走到木箱前,從里面扯出一些衣服,在那青年的指點下,忙著往身上穿。
人們說著笑著,邁著各種各樣的步子從老人身邊走過,悠閑的,矯健的,輕盈的……一聽到“哐,哐,哐……”的敲鑼聲,有人高叫一聲:“耍猴兒嘍,快去看哪!”于是大家你推我搡雀躍向前。廣場上很快圍起了一個人圈。
那猴子穿戴完畢,開始學著人的樣子在圈中行走,不時地向周圍的人們作揖,然后就開始耍了起來:攀杠子,蕩秋千,翻跟頭,鉆竹圈……
人群里不斷地發出一陣陣哄笑聲。大概是受了笑鬧聲的吸引,那乞討的老人用竹竿兒探著路穿過馬路也走了過來。摸索著靠向路旁的鐵欄桿,坐下,舉起大草帽:“好人們,行行好吧……”耍得正精彩時,青年發出一個口令,猴子立刻收了勢,跑到箱子邊拿了草帽捧在手里,沿著圈子慢慢地走動,把草帽舉到人們面前,且不住地鞠躬。于是,各種面值的鈔票紛紛投落進草帽里,草帽很快就滿了。猴子把錢倒回去,接著繼續往下走,不停地舉著草帽……
一圈下來,草帽滿了三次,最后一次猴子沒有把錢倒到箱子里,而是捧著它跳到那青年的肩膀上,單手拿草帽來了個漂亮的白猿獻果,人們一陣大呼小叫。
那猴子正要跳下,忽然看到倚欄而坐的老人,眼睛一亮,曲腿弓腰,抱定草帽噌地一下從人們的頭上竄過去,跳到了老人面前。人群發出一片驚呼,紛紛轉回身來。老人不知發生了什么事,一下子呆住了,手臂僵硬地停在空中。
猴子站在老人面前端詳了一會兒,突然把拿著的草帽向老人手上的草帽扣壓過去,拿起時里面的錢已經到了老人的草帽里。人們又是一陣歡叫:“啊!真有意思!它可真逗。”
那猴子看了看空草帽,學著老人的樣子,手成作揖狀,沖著人群一拱一拱的。人群里又飛出一些鈔票落進草帽里。人們的興致也隨之達到了高潮,沸騰的像炸了窩的蜂群,有叫的,有笑的,有相互戲謔打鬧的,還有就此發表高論的……
猴子正要把草帽里的錢再次扣進老人的草帽里,那青年沖過來給了猴子一皮鞭,猴子痛苦地嘶叫了一聲,跳出人群,跑回到箱子旁,蜷縮成一團。(有刪改)
《人和猴的故事》閱讀題目
(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當的兩項是( )
A.經人馴化之后能喬裝打扮、學人姿態的猴,對行乞老人進行施舍,說明猴子的靈性已經超越了人類。
B.小說通過猴子非常態的舉動,主要是諷刺當今社會中的人道德上的缺失,人類應當好好地反省自己的行為了。
C.“人們的興致也隨之達到了高潮”,說明人們意識到自己幫助了行乞老人,既看了猴戲又行了善,所以興致達到了高潮。
D.當猴子準備再次把草帽里的錢給老人時卻遭到了青年的毒打,表現了青年在利益面前的自私嘴臉。
E.此類事件在生活中并不鮮見,人類甚至習以為常地漠視弱勢群體,形成了一種慣常心理,猴子的表現無疑給了人們一次猛擊。
(2)文章第一、二段的環境描寫有何作用?請作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結合文章內容,概括小說的主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說的構思是奇巧的,但這“奇巧”并非有賴于奇思妙想與苦心雕琢,而是來自一種對社會人生的深切體驗。請結合你對社會人生的體驗,談談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和猴的故事》閱讀答案
(1)AC
(2)借環境描寫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背景;烘托熱鬧的氣氛,為下文“耍猴戲”做鋪墊;推動了情節發展。
(3)小說通過描寫人與猴對行乞老人不同的態度與行為,揭示并諷刺了人性的自私、冷漠、麻木不仁。
(4)動物是無法與人類相比的,但我們人類在不自覺間卻失去了關愛與仁慈。如冷漠地對待衣衫襤褸的老人,自私地滿足自己的欲望,汲汲地追求功名利祿……可是,若人的良知為欲火所焚化,人的道德為金錢所腐蝕,那就難以保證不會成為猴子嘲笑的對象。(言之成理即可)
看了“人和猴的故事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