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的告別閱讀答案
《不可能的告別》閱讀材料
難道我們不就是為此才走進北大的嗎?盡管,許多同學就要告別這個校園了,我也將告別院長的職責。我們都如流水,我們都是過客。但我們不可能告別北大。北大并不只是一所大學的名字,不只是東經116.30°北緯39.99°交會處的那灣清水、那方地界,不只是所謂北大象征——“一塔湖圖”或墻上銘刻的北訓。你我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北大,包括農園的油餅,二教的自習,一幫子半夜爬起來光著膀子看世界杯的偽球迷,或是那枚從沒別上你胸前、已經找不到了卻永遠別在你心頭的校徽……北犬也是近代以來許多中國人的一個夢。因為北大,我們懂得了責任,并且有能力擔當。
這個夏日,北大見證了一批過客,他們要到一個叫做“前方”的地方去!(選自《中國青年報》,有刪改)
《不可能的告別》閱讀題目
(1)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當的兩項是( )
A.“對于畢業生,我的告誡從來都是‘責任高于熱愛’”,作者的話體現了他對責任的重視,這必將為這些即將離校的學生注入一股強大的責任感。
B.作者認為知識不等于德行,知識也提升不了人的德行,要想提升一個人的德行,需要在現實生活中磨煉。
C.作者提到1986年畢業的在商務部工作的校友,意在強調畢業生要提升自己的德行,增強自身的判斷力和意志。
D.作者在文中運用第二人稱“你”,這樣寫有利于拉近與畢業生之間的距離,能夠更好地引起他們的共鳴。
E.這是一篇充滿激情與人情味的歡送辭,既寫出了對畢業生的殷切期望,又寫出了作者對自己卸任的感慨,“過客”一詞,同樣寫出了他對北大的依戀。
(2)本文是北大法學院院長在法學院2010屆畢業生歡送會上的致辭,卻以“不可能的告別”為題,說說演講者認為在告別校園時哪些是不可能告別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好像比爾·蓋茨、斯蒂夫·喬布斯都不是學經濟的,還都輟學了。”這句話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今天這個誘惑很多、外在規范特別是制約不夠的年代里,我們該怎樣做才能承擔社會責任?請結合文本作簡要闡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可能的告別》閱讀答案
(1)BE
(2)①屬于自己的曾經的北大生活。②近代中國人的一個夢。③應該承擔的責任。
(3)舉例證明了學習經濟學和個人收益沒有必然聯系。類比論證了學習法律不等于能遵守法律(或者“學了法律,嘴邊掛著正義,不等于自己正義了或比別人更正義”)的道理。說服力強,告誡畢業生要提升自己的德行,增強判斷力和意志。(意對即可)
(4)在這樣的年代里承擔責任就是要守住自己。①品德方面:提升自己的德行,增強判斷力和意志;要有堅守正義的榮辱感,有做人做事的尺度。②行動方面:不隨波逐流,能拒絕誘惑,自我約束;看重做事,做該做的事;對自己真誠,要有點血性,窮達淡定,寵辱不驚。(言之有理即可)
看了“不可能的告別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