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過西藏上空的云朵閱讀答案
《飄過西藏上空的云朵》閱讀材料
西藏的云朵,民間的睡眠,舒服的眼藥水。
曾經枕著一個質感的詞語我睡了十年好覺。
現在,能睡好覺的地方哪里去找?拿我客居的這座城市來說吧,杜甫草堂,雖有空曠之趣,但人們何以徜徉詩意?三國武侯祠,歷史的巷子里總有些年輕人在墻壁上進行指法訓練,偶爾還能聽見歲月的蒼涼之音從沒長胡子的唇邊掠過,而一直被人們懷念的美麗錦江已成了今天的府南河。
我一直不喜歡府南河這個名字,因為她的水面晝夜飄著“白色恐怖”,有人干脆管她叫“腐爛河”。這心痛的呼喚和吶喊,府南河——你知道一個即將閉上雙眼的老人睜大眼睛的痛苦和思念嗎?實際上,現在的府南河比起過去的錦江是莊嚴了不少。但她碧綠的草地能讓熱愛想像的我躺在上面好好睡一覺嗎?我想躺在柔軟的草地上看天上的云朵在水里飄,就像在西藏一樣,看見云朵就喊出了聲音,因為云的衣裳扯住了水的后腿,流水是沒有聲音的。
我的一位在城市里浪蕩的兄弟是有過府南河邊安睡經歷的。那天,他空蕩蕩的肚子沒進一粒米,更沒跑到報社要的熱騰騰的新聞,踩著破車在人群中晃了幾圈就倒在青草瘋長的府南河邊閉上了眼睛,醒來已是頭頂明月。回到貧民窟,房東的女兒順手給了他兩個月餅,他才知是中秋月夜。心無月,回過神,突然間,母親從故鄉漫游到城市的聲音鉆進了他的耳朵,他淚如雨下。盡管如此,我仍認為這個兄弟是幸運的,因為他躺在草地上,月光伴著他入睡,月光吻著他疲憊的心靈,久久不忍離去。這是何等可遇不可求的月夜情愫啊。
如果說,月光最懂浪子的心,我則更相信城里的月光可以與人成為好朋友。
可現在,可現在為什么許多城市的夜空不僅月光難覓,就是白天里的云朵也不肯出來了。
現在我多想摘一朵西藏的云,放在窗前抵制喧嚷的塵埃。讓她像一個窗簾,撫摸黑夜里滋生的丑陋藤條。我在西藏的時間很短,只有十年,可惜大部分時光都用來想西藏之外的事情了。在西藏的十年,我并沒有好好構思那么多的云朵——只有一次在車里聽著田震的《怕黑的女人》與那么多的云朵擦肩而過。那是在與鄰國印度僅一線之隔的位于喜馬拉雅南麓的錯那——一個很小的地方。
現在回憶起來,那時想得偏多的就是我此時踏步的城市。在錯那的云朵之間穿行,我想像所有的城市都該是亮晶晶的,包括它每天所發生的故事。那時,總感覺云朵每時每刻都在眼前飄,她是屬于我的。走出西藏,我才發現我是西藏的一朵云,總在回憶中飄零。
冬季的錯那,冷若冰霜。稀少的牦牛像爬山虎那樣保持一致的姿態望天,偶爾低頭看看光禿禿的錯那,但這是一天中少有的事情。牦牛望天已習慣成自然,那是一種活著的姿態,同稀少的錯那人一樣。在錯那,人要以怎樣的方式活著,很多時候是天說了算。
玻璃般的藍天,云朵好似神山上盛開的雪蓮,當太陽落淚的時候,大塊大塊的玻璃都被那貞潔的云朵揉碎了心,一絲一縷地飄飄然落到湖光里。
云朵是西藏人靈魂的知己,是他們生命的另一種存在形式,我蹚過冰河想去發現一種牛糞精神,可我發現的只有云朵。
平生最愛西藏的藍天,可走出那片天之后,我才發現城里的藍,都是假的。
只有點綴在西藏最西邊的那些云朵真誠得讓我在夢里放歌——
如果特提斯海枯了,還有一朵云,那就是我飛過西藏上空所留下的一滴淚!
到那時,我一定能聽見一個蒼老的聲音為我縱情歌唱——
好一朵西藏的云朵,好一聲唱不夠的呀拉索!(有改動)
《飄過西藏上空的云朵》閱讀題目
1.根據文意,按要求回答問題。
(1)“曾經枕著一個質感的詞語我睡了十年好覺”中的“一個質感的詞語”具體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理解“走出西藏,我才發現我是西藏的一朵云,總在回憶中飄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云朵是西藏人靈魂的知己,是他們生命的另一種存在形式”中的比喻恰當嗎?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開篇從一座“滿眼是灰”的城市寫起,請分析作者這樣寫的意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了寫西藏的云朵,作者在文章前半部分作了非常充實的鋪墊,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這些用作鋪墊的材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請聯系文章內容,說說你對文章題目“飄過西藏上空的云朵”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飄過西藏上空的云朵》閱讀答案
1.(1)“質感”指“云朵”,而云朵并非完全是天空中的自然之云,還象征著西藏質樸的人文精神。
(2)在西藏,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西藏人民的質樸是別的地方無法比的,回到現在生活的城市,理想和現實的反差勾起了作者對西藏的回憶。
(3)把“云朵”比喻成“西藏人靈魂的知己”是恰當的。“云朵”潔白而純凈,西藏人民的精神世界也是質樸而純凈的,因此,二者有相似之處。(意對即可)
2.寫“滿眼是灰”的城市有兩方面的作用:一是引發文章的主體內容,這滿眼是灰的城市令作者感慨萬千,引起了作者對西藏的云朵的回憶;二是從反面襯托西藏那湛藍的天空中飄過的云朵的潔白純凈。(意對即可)
3.客居的滿眼是灰的城市;府南河;中秋夜讓月光陪著入睡的浪子。(意對即可)
4.“飄過”意為“曾經有過”“逝去的”;“云朵”象征沒有遭受破壞與污染的自然環境和西藏人沒有受到世俗污染的原始精神狀態。文章標題用含蓄的方式表達了主題思想,起到了統領全篇的作用;傳達出作者的環保思想以及返璞歸真的人文思想。(意對即可)
看了“飄過西藏上空的云朵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