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之戀閱讀練習及答案
《鷹之戀》閱讀材料
我至今仍很難忘卻最初見到鷹時那種令人精神振奮的感覺。那是在青藏高原上的軍營里,我們幾個好友牧馬歸來,斜臥在草坡上神聊,不知是誰忽然說:“看,那只鷹!”于是我們的視線全被那天空中懸浮的飛行物高高釣起,并且牢牢地粘住了。我看見一只鐵青色的大鳥在天空寫意,漫不經心地滑翔著,翅膀切割氣流嚯嚯有聲,連雪峰上滑下的一朵云兒都像是它利爪下的一團獵物。也許是把我們幾個也當成攻擊的目標了吧,它傲氣地在我們頭頂超低空盤旋起來,一圈、兩圈,忽然就一動不動地停在空中。骨質的彎嘴,犀利的雙眸,粗糙的羽毛,尖利的鷹爪,看上去是那樣清晰,簡直讓人觸目驚心。多么難耐的對峙,僅僅半分鐘,它又開始向前飛行了。至今,我仍弄不清楚,它何以竟飛得那么平穩、輕松。在停止不動的那一剎那,沒有人想到那是在空中,倒是像平貼在白紙上的剪紙。那傲視一切,大大咧咧的神態太叫人折服了。望著它遠去凝成的一枚小黑點,我也仿佛生出雙翼,融入蒼茫云天里。鷹留給我的最初印象竟是這般美妙。
第二次見到鷹是在偏遠的阿克塞草原上。那天施工初歇,我信步閑游,被一條景色秀麗、危峽陡壁的山谷迷住了,尋幽探勝的好奇心使我誤入歧途。在一處崖壁相擠、枯藤相結的幽谷里,我發現了一只鷹,它死在我腳下兩米遠的巖石旁。我生平還是第一次在這么近的地方觀察一只鷹,盡管它已死去多時,再也沒有鋒芒畢露、不可一世的精氣神,但我還是為它平日的氣質所威懾,不敢輕易接近它。半晌才試探著向它靠攏。它周身褐色的羽毛粗糙而零亂,犀利的眸子緊緊閉著,雙翅耷拉,爛掉的皮肉處脫落一堆粗硬的毛管。怎么也難讓人相信,這就是天空中“展翅三千里,扶搖上九霄”的勇者?是什么力量摧毀了它?是飲彈,是中矢,還是老死谷底?這時我猛然想起一位詩人寫鷹的詩:
衰老的鷹決不會死于窠穴/雄禽的尸體,也不作鼠輩的食物/鷹之將死,它會躍向深淵,滑翔著尋找向上的勁風/把翎毛和血肉撕成碎片/把自己葬在浩瀚的天空。
哦,這就是鷹的性格、鷹的終結。它竟是這么倔強,這般壯美,我的血一點點地熱起來了,不能不對這草原的精靈、高原的猛禽肅然起敬。而眼前我則對這只突然遭逢厄運的大鳥產生莫名的同情和嘆息,它一定是猝不及防,無可奈何地落到了這般田地。我不禁為它默默祈禱,在心里默誦著墓志銘。
自此,鷹就這樣闖入我心靈的天空,作為一種精神力量鍥入我血脈之中,它的色澤、它的亮翅、它的律動、它的思想都構成了我詩意中的佳句,以至于一切鳥雀在我眼里都黯然失色。可眼下我們已多年沒有見到鷹那矯健的身姿了。生存鷹的天空遠比老奶扔的童話腐爛得早。我們曾無數次友好地尋找它,呼喚它,可失神的天空一次次呈現在眼前的是失望的謎底。我常常從幻想中逃出來,我感到壓抑,有些承受不了天空的寧靜、空曠和寂寞。鷹呵,我們還能聽到遼遠的空中傳來的嘯叫聲么?那的確離我們太遙遠了,遙遠得只能從記憶中尋找。可對我來說,鷹永遠是童心上的一支最銳利的響箭,射向蒼穿,射向邃遠。
《鷹之戀》閱讀題題目
【小題1】鷹是作者著力刻畫的形象,文中的鷹有什么特點?文章采用了哪些方法來描寫鷹的?
答:
【小題2】文章第二段中說,“其實生存鷹的天空,遠比鷹的翅膀凋零得早”,結尾又說“生存鷹的天空遠比老奶奶的童話腐爛得早”。這兩句話在文中有什么含義?
答:
【小題3】作者寫天空的“寧靜、空曠和寂寞”,又引用“一位詩人寫鷹的詩”,這樣寫有什么用意?
答:
【小題4】題目“鷹之戀”是什么意思?作者通過“鷹之戀”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答:
《鷹之戀》閱讀題答案
【小題1】第一問,鷹的特點是:倔強、壯美、充滿傲視一切的陽剛之氣。第二問,作者首先細膩地描繪了展翅高飛的鷹,然后又描寫了被“摧毀”的鷹,對比鮮明。文章采用了多種方法來描寫,有正面描寫,如:“一只鐵青色的大鳥在天空寫意,漫不經心地滑翔著,翅膀切割氣流嚯嚯有聲,連雪峰上滑下的一朵云兒都像是它利爪下的一團獵物。”寫得有聲有色;有側面襯托,如:“望著它遠去凝成的一枚小黑點,我也仿佛生出雙翼,融入蒼茫云天里。”有比喻的方法,如:“在停止不動的那一剎那,沒有人想到那是在空中,倒是像平貼在白紙上的一副剪紙。”短語的排比,如“骨質的彎嘴,犀利的雙眸,粗糙的羽毛,尖利的鷹爪等等。
【小題2】生存鷹的“天空”已經不復存在,作者呼喚和諧的、有利于鷹生存發展的空間再現,呼喚那種令人精神振奮的充滿陽剛之氣的“精神力量”的回歸。
【小題3】襯托鷹的勇者風范,表達對“展翅三千里,扶搖上九霄’的勇者”的敬意和贊頌、同情和惋惜。
【小題4】“鷹之戀”是作者對這草原精靈、高原猛禽的“戀”以及對適合鷹生存的那令人蕩氣回腸的天空的“戀”,表達了作者對鷹的生存環境的追尋以及對鷹的精神(或堅毅勇敢不屈的精神)的呼喚。
看了“鷹之戀閱讀練習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