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維熙憶孫犁:他不是東搖西晃跳搖擺舞的作家》閱讀答案
《從維熙憶孫犁:他不是東搖西晃跳搖擺舞的作家》
當年在延安時,毛澤東讀了刊登在《解放日報》上的《荷花淀》后,在報紙邊上寫下,“這是一個有風格的作家”。解放后,人們才知道,除了作品“有風格”,在為人處世上,孫犁也有自己的風格。
1949年,進了城的孫犁開始主編《天津日報》的《文藝周刊》。他親自坐著報社的大馬車,把困頓在半路上的妻子和一雙兒女接到天津。這件事至今為不少與會者津津樂道。而當年孫犁到北京參加文聯大會時,受到大會主席的特別表揚,因為孫犁進城后不與農村的妻子離婚,成為作家中的模范。
對于權力和名利,孫犁似乎一向敬而遠之。
天津市作協和文聯都曾給孫犁留有位置,但他哪兒也不去,一直在《天津日報》工作,前后經歷了十幾位總編。孫犁曾告訴老友、天津市文學工作者協會首任主席魯藜,“我干不了這個(指天津市作協主席)。”
在孫犁的忘年交衛建民的記憶里,孫犁“不出席各種各樣的會議,不參加名目繁多的活動,不接受各類媒體特別是電視臺的采訪。”
在家里,女兒曾問他:“《荷花淀》是怎么寫出來的呀?”
孫犁只是淡然回答:“那時候延安剛剛整完風,人們還不怎么寫。再有,那個地方風沙很大,見不到這些東西(指淀水荷塘),所以就感覺好。”
對送上門的榮譽,他拒不接受。他經常收到一些入選各種“名人錄”、“名人大辭典”的來函登記表,但從不予理會。晚年,很多人找他當顧問和名譽顧問,他則能推就推,只是在詩里自嘲,“小技雕蟲似笛鳴,慚愧大鑼大鼓聲”。
孫犁自喻為自織羅網的蜘蛛,“面壁南窗,展吐余絲”,并在晚年自作的《無題》詩里寫道:“不自修飾不自哀,不信人間有蓬萊。冷暖陰晴隨日過,此生只待化塵埃。”
然而,這并不意味他只躺在自己羅織的那個小天地里,躲避世間風雨。
1954年,由兩個“小人物”引發了全國開展對俞平伯《紅樓夢研究》的批判。眼看學術問題向政治斗爭演變,在與張德育聊到這一問題時,一直慢聲細語的孫犁猛地一揮手,大聲吼道:“打不倒!”
在一些研究者看來,孫犁的憤怒一方面來自他對《紅樓夢》的熱愛,另一方面來自他對文學“藝術性”的深刻理解及實踐。作家汪曾祺生前曾說,孫犁是少數幾個懂得文學“藝術性”的作家中的一個。
“一個人,應該有點卓然而立的精神。”詩人臧克家生前曾有這樣的論斷,他認為敢于抨擊文壇不正之風的孫犁“就具有這種卓然而立的精神”。他曾當面告訴孫犁,“你是敢于直抒胸臆,顧忌較少的,這一點你走得比我還遠一點。”
然而這種卓然而立,也經常讓孫犁處于被批判的邊緣。
“我們的一生,這樣短暫,卻充滿了風雨、冰雹、雷電,經歷了哀傷、凄楚、掙扎,看到了那么多的卑鄙、無恥和丑惡,這是一場無可奈何的人生大夢,它的覺醒,常常在瞑目臨終之時。”孫犁在為老友鄒明所寫的文章《記鄒明》里這樣寫道。
飽經風霜的孫犁,晚年有不少時間躺在病床上,但這并不影響他連續兩屆被推舉為中國作家協會名譽副主席。在女兒看來,這是黨和人民給予一位布衣作家的崇高榮譽。
不僅派人送來了鮮花,2001年8月,醫院告訴孫犁,他在這里“按副市級待遇了”。
這些待遇,最終未能挽留住這位“耿直,講真話,有文采”的作家。孫犁在2002年7月11日離世。在快要去世前,他告訴女兒,“我寫文章得罪了不少人,又不去參加朋友的追悼會,我死了以后來的人不會多,到時候你們不要難過。”
這也是作家孫犁生前的最后一個錯誤判斷。因為他去世后,不僅參加追悼會的人多,悼念文章也很多,而且持續有人寫。
“孫犁很純粹,不是受風風雨雨影響,東搖西晃跳搖擺舞的作家。”78歲的從維熙說,從這個角度來看,那個年代的作家只有孫犁和沈從文能在歷史里遙相呼應。
(摘編自《中國青年報》)
《從維熙憶孫犁:他不是東搖西晃跳搖擺舞的作家》習題
(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作家從維熙把自己想起來的上世紀50年代作家的名字輸入電腦后,電腦從歷史的角度只選中了沈從文和孫犁,所以從維熙很無奈。
B.“小技雕蟲似笛鳴,慚愧大鑼大鼓聲。”表現了孫犁對自己作品的自嘲和對榮譽的淡泊。
C.毛澤東讀了《荷花淀》,說孫犁“是一個有風格的作家”,這里的“風格”是指不寫黃土風沙,而寫淀水荷塘。
D.孫犁一直在《天津日報》工作,而不愿意做官,是因為他知道自己能力有限,干不了領導工作。
E.本文擷取孫犁人生和創作上的若干片段,為我們展示了一位品格高尚和具有獨創精神的文學家的形象。
(2)孫犁對權力和名利敬而遠之的具體表現有哪些?請簡要概括。(6分)
(3)在批判作家丁玲的大會上,孫犁以有病為由保持沉默,而在面對由兩個“小人物”引發的全國開展對俞平伯《紅樓夢研究》的批判時,他卻大聲吼道“打不倒”。孫犁前后的行為是否矛盾?為什么?(6分)
(4)78歲的從維熙說:““孫犁很純粹,不是受風風雨雨影響,東搖西晃跳搖擺舞的作家。”請結合全文,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8分)
《從維熙憶孫犁:他不是東搖西晃跳搖擺舞的作家》答案:
(1)【解析】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概括能力。
【方法點撥】A項,不是電腦篩選,而是作家從維熙從歷史的角度按照人格、道義、文學和生活的準則嚴格篩選。C項,“不寫黃土風沙,而寫淀水荷塘”錯,而是指孫犁不用于其他作家的思想特點和藝術特點。D項,“能力有限,干不了領導工作”錯。是孫犁對權力一向敬而遠之。
【答案】BE(選B給2分,全對給5分)
(2)【解析】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理解和概括的能力。
【方法點撥】孫犁對權力和名利敬而遠之,是出于個人的價值取向和人生思考,從一些關鍵句中去概括即可。
【答案】①不當天津市作協主席。②不出席各種各樣的會議,不參加名目繁多的活動,不接受各種媒體的采訪。③對自己的成績輕描淡寫。④拒絕各種榮譽。⑤寫詩自嘲。(答出一點給1分,答出兩點給3分,答出三點給5分,答出四點給6分)
(3)【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傳主在不同場合下不同做法的能力。
【方法點撥】學生在作答時,應重點思考孫犁為什么這樣做,想清楚了答案也就有了。
【答案】不矛盾。(2分)前者表現了孫犁的膽識、勇氣,以及在風口浪尖時不出賣良心,決不為保全自身,對朋友落井下石的做人準則。(2分)后者表現了孫犁對《紅樓夢》的熱愛,以及他對文學藝術性的深刻理解和實踐。(2分)
(4)【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傳主精神品質的理解,屬對學生探究能力的考查。
【方法點撥】只要學生結合文本,立足原文,思考傳主的精神品質,再結合文中關鍵性的句子和典型事跡即可回答。
【答案】這句話說明孫犁“從人格到道義,從文學到生活,都是非常完美的”。具體表述為:①為人處世善良厚道,光明磊落。②對權力和名利敬而遠之。③有卓然獨立的精神。④處在風口浪尖時,堅持道義。⑤有自己的創作風格。⑥恪守文人的清高與清平。(答出一點給1分,答出兩點給3分,答出三點給5分,答出四點給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