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陸秀夫傳》閱讀答案
《宋史陸秀夫傳》閱讀材料
時君臣播越海濱,庶事疏略,楊太妃垂簾,與群臣語猶自稱奴。每時節朝會,秀夫儼然正笏立,如治朝,或時在行中,凄然泣下,以朝衣拭淚,衣盡浥,左右無不悲動者。屬井澳風,王以驚疾殂,群臣皆欲散去。秀夫曰:“度宗皇帝一子尚在,將焉置之?古人有以一旅一成中興者,今百官有司皆具,士卒數萬,天若未欲絕宋,此豈不可為國邪?”乃與眾共立衛王。以秀夫為左丞相,與世杰共秉政。時世杰駐兵厓山,秀夫外籌軍旅,內調工役,凡有所述作,又盡出其手。
至元十六年二月,厓山破,秀夫走衛王舟,而世杰、劉義各斷維去,秀夫度不可脫,乃杖劍驅妻子入海,即負王赴海死,年四十四。
(節選自《宋史·陸秀夫傳》,有刪改)
《宋史陸秀夫傳》閱讀題目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性沉靜/不茍求人知/每僚吏至閤/賓主交歡/秀夫獨斂焉無一語
B.性沉靜不茍/求人知/每僚吏至/閤賓主交歡/秀夫獨斂焉無一語
C.性沉靜不茍求人/知每僚吏至/閤賓主交歡/秀夫獨斂焉/無一語
D.性沉靜/不茍求人/知每僚吏至閤/賓主交歡秀夫獨斂/焉無一語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登進士第”,又稱為進士及第,指封建社會科舉時代經考試合格后錄取成為進士。
B.“遷”“擢”“除”指古代官員職位升降。“遷”“除”指貶官,“擢”指升官。
C.古代“學士”為官職名稱,如“內閣大學士”“首輔大學士”“端明殿學士”等。
D.彈劾是指對享有特別權利的政府官員或法官等違法時進行刑事追訴的一種程序。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陸秀夫才華出眾。年少求學時,其師二孟先生很看重他;中進士后,又得到李庭芝的長久賞識和重用,李庭芝即使調動官職也不讓他離開自己。
B.陸秀夫性格沉靜。他雖才華出眾,卻不茍且求人了解自己。每每同僚議事,他都沉默不發一言,即使在酒宴上神色也矜持莊重。
C.陸秀夫堅持己見。他參與議事時與陳宜中意見不合,雖然陳宜中是他的上司,但他不放棄自己的意見,導致本就嫉妒他的陳宜中指派言官對他進行彈劾。
D.陸秀夫忠誠愛國。當益王因為受驚生病去世時,群臣都想要離去,陸秀夫義正詞嚴的一番話使群臣改變了想法,大家共同擁立衛王為帝。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稍長,從其鄉二孟先生學,孟之徒恒百余,獨指秀夫曰:“此非凡兒也。”(5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宜中以秀夫久在兵間,知軍務,每事咨訪始行,秀夫亦悉心贊之,無不自盡。(5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宋史陸秀夫傳》閱讀答案
4.【答案】A
5.【答案】B(“遷”指官員升職;“除”,授官、拜官,并非貶官)
6.【答案】C(原文中并沒有說陳宜中嫉妒陸秀夫)
7.(1)(陸秀夫)逐漸長大,跟隨其同鄉的二孟先生學習,二孟先生的弟子常常有一百多人,但二孟先生唯獨指著陸秀夫說:“這不是個平凡的孩子。”(稍,逐漸;學,學習;恒,常常,各1分。句子意思2分)
(2)陳宜中認為陸秀夫長久地待在軍隊中,熟悉軍中事務,每次遇到大事都咨詢、訪問陸秀夫之后才開始施行,陸秀夫也盡心輔佐他,把自己的想法全都告訴他。(知,熟悉;咨訪,咨詢、訪問;贊,輔佐,各1分。句子意思2分)
看了“宋史陸秀夫傳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