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辛棄疾傳》閱讀答案
《宋史辛棄疾傳》閱讀材料
棄疾雅善長短句,悲壯激烈。有《稼軒集》行世。咸淳間,史館校勘謝枋得過棄疾墓旁僧舍,有疾聲大呼于堂上,若鳴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絕聲,枋得秉燭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聲始息。德佑初,枋得請于朝,加贈少師,謚忠敏。
(節選自《宋史·辛棄疾傳》有刪改)
《宋史辛棄疾傳》閱讀題目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議者以聚斂聞∕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罷∕棄疾受而藏之出∕責監辦者∕期一月飛虎營柵成∕違坐軍制
B.議者以聚斂聞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罷∕棄疾受而藏之∕出責監辦者∕期一月飛虎營柵成∕違坐軍制
C.議者以聚斂∕聞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罷∕棄疾受而藏之出∕責監辦者期一月∕飛虎營柵成∕違坐軍制
D.議者以聚斂聞∕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罷∕棄疾受而藏之∕出責監辦者∕期一月飛虎營柵成∕違坐軍制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蠻,即南蠻,指南方少數民族。古漢族自稱華夏,便把華夏東南西北四方的少數民族分別稱為夷、蠻、戎、狄。
B.江右,古時以面朝北為準,右為東,左為西。因此,古人把長江之西稱為“江左”,長江之東稱為“江右”。
C.長短句,和曲子、曲詞、詩余等,都是詞的別稱。每首詞都有一個調名,成“詞牌”,依調填詞為“依聲”。
D.三鼓,即三更。我國古代把夜晚分成五個時段,用鼓打更報時,所以叫作五更、五鼓。三鼓,是指23點至次日1點。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為整治時有作亂的湖南草寇,辛棄疾斥巨資修建營壘,招兵買馬,這表現他深謀遠慮,有雄才大略。
B.辛棄疾如期建成飛虎營柵,向皇帝上書陳述事情經過,并呈上圖紙,皇帝才免除了對他的軍法處置。
C.雖然部屬都反對,但辛棄疾還是堅持吧買來的糧食的十分之三賑濟信州百姓,這表現了他的仁政愛民和博大胸襟。
D.謝枋得經過辛棄疾廟宇時,聽到“若鳴其不平”之聲。文章用浪漫主義的手法,表現辛棄疾生前的憤激不平。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留守葉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薦棄疾慷慨有大略。
(2)時樞府有不樂之者,數沮撓之,棄疾行愈力,卒不能奪。
《宋史辛棄疾傳》閱讀答案
4.D
5.B(以面朝南為準,江左,長江之東;江右,長江之西)
6.B(“才免除了對他的軍法處置”與原文內容不符)
7.(1)留守葉衡平素很器重他,葉衡入朝為相,極力向朝廷推薦,說辛棄疾胸懷大志,有遠大謀略。
(2)當時樞府中有不樂意這樣做的人,屢次阻撓辛棄疾,(但)辛棄疾反而干得更加努力,(阻撓者)最終也沒能改變他的想法。
看了“宋史辛棄疾傳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