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王淮傳閱讀答案
《宋史王淮傳》閱讀材料
時宰相久虛,淮與李彥穎同行相事。淮謂:“授官當論賢否,不事形跡。誠賢,不敢以鄉里故舊廢之;非才,不敢以己私庇之。”上稱善。擢知院事、樞密使。上言武臣岳祠之員宜省,淮曰:“有戰功者,壯用其力,老而棄之,可乎?”趙雄言:“北人歸附者,畀以員外置,宜令詣吏部。”上曰:“姑仍舊。”淮曰:“上意即天意也。”雄又奏言:“宗室岳祠八百員,宜罷。”淮曰:“堯親睦九族,在平章百姓之先;骨肉之恩疏,可乎?”時辛棄疾平江西寇,王佐平湖南寇,劉焞平廣西寇,淮皆處置得宜,論功惟允。上深嘉之。
八年,拜右丞相兼樞密事。先是,自夏不雨至秋,是日甘雨如注,士大夫相賀,上亦喜命相而雨,乃命口算諸郡絹錢盡蠲一年,為緡八十萬。
光宗嗣位,詔詢初政,淮以盡孝進德,奉天敬民,用人立政。母亡,居喪如禮。淳熙十六年薨。訃聞,上哀悼,輟視朝,贈少師,謚文定。(宋史)
《宋史王淮傳》閱讀題目
10.對文中畫線的句子的斷句正確的一組是(3分)
A.郡守蕭振一見奇之\許以公輔器\振帥蜀辟\置幕府\振出\眾欲留\淮曰
B.郡守蕭振一見奇之\許以公\輔器振帥\蜀辟置幕府\振出\眾欲留\淮曰
C.郡守蕭振一見奇之\許以公輔器\振帥蜀\辟置幕府\振出\眾欲留\淮曰
D.郡守蕭振一見奇之\許以公輔器\振帥蜀\辟置幕府\振出眾\欲留\淮曰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進士,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朝廷最后一級考試者,稱為進士。
B.吏部是掌管天下文武官員的任免、考課、升降、調動等事務的部門,長官稱吏部尚書。
C.蕃,同“番”,周代開始泛指九州之外的域外或外族,對外族或異國人泛稱蕃人。
D.贈是古代大臣死后,朝廷依據其生前功績賜贈給死者以官爵或榮譽稱號。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王淮正直敢言。宰相湯思退有負眾望,王淮上書高宗,列舉了他的數十條罪過,湯思退因此被罷免。
B.王淮極有遠見。吳挺、楊倓上奏庫彥威、田淇出師不利,王淮進言如治二將之罪將無法勸慰后人,兩將因而免死。
C.王淮處事公道。辛棄疾、王佐、劉焞平平定叛亂有功,王淮處置得當,論功行賞公正無私,深得皇帝信任。
D.王淮治國有策。王淮主人治理國家應以盡孝進德,奉天敬民,用人立政為本,生母去世,王淮以禮服喪。
13.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辛棄疾平茶寇,上功太濫。淮謂:“不核真偽,何以勸有功。
(2)趙雄言:“北人歸附者,畀以員外置,宜令詣吏部。”
《宋史王淮傳》閱讀答案
10.C(郡守蕭振一見奇之,許以公輔器。振帥蜀,辟置幕府。振出,眾欲留,淮曰)
11.B(吏部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課、升降、勛封、調動等事務)
12.B(原文“二將戰歿,若罪之,何以勸來者”說明二將戰死戰場,故“兩將因而免死”錯)
看了“宋史王淮傳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