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郭解傳閱讀答案
《史記郭解傳》閱讀材料
解出入,人皆避之。有一人獨箕倨視之,解遣人問其名姓。客欲殺之,解曰:居邑屋至不見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乃陰屬尉史曰: 是人,吾所急也,至踐更③時脫之。每至踐更,數過,吏弗求。怪之,問其故,乃解使脫之。箕踞者乃肉袒謝罪。少年聞之,愈益慕解之行。
解執恭敬,不敢乘車入其縣廷。之旁郡國,為人請求事,事可出,出之;不可者,各厭其意,然后乃敢嘗酒食。諸公以故嚴重之,爭為用。邑中少年及旁近縣賢豪,夜半過門常十余車,請得解客舍養之。
及徙豪富茂陵也,解家貧,不中訾④,吏恐,不敢不徙。衛為言郭解家貧不中徙。上曰:布衣權至使為言,此其家不貧。解家遂徙。諸公送者出千余萬。軹人楊季主子為縣掾,舉徙解。解兄子斷楊掾頭。由此楊氏與郭氏為仇。
解入關,關中賢豪知與不知,聞其聲,爭交驩⑤解。解為人短小,不飲酒,出未嘗有騎。已又殺楊季主。楊季主家上書,人又殺之闕下。上聞,乃下吏捕解。解亡,久之,乃得解。軹有儒生侍使者坐,客譽郭解,生曰:郭解專以奸犯公法,何謂賢!解客聞,殺此生,斷其舌。吏以此責解,解實不知殺者。殺者亦竟絕,莫知為誰。吏奏解無罪。御史大夫公孫弘議曰:解布衣為任俠行權,以睚眥殺人,解雖弗知, 此罪甚于解殺之。當大逆無道。遂族郭解翁伯。
太史公曰:吾視郭解,狀貌不及中人,言語不足采者。然天下無賢與不肖,知與不知,皆慕其聲,言俠者皆引以為名。諺曰:人貌榮名,豈有既乎!於戲,惜哉!
【注】①陰賊:內心殘忍。②嚼:把酒喝盡。③踐更:秦漢時的一種徭役。④中訾:謂資產達到豪富的數額。⑤驩:喜悅歡欣
《史記郭解傳》閱讀題目
4、下列加點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解姊子負解之勢 倚仗、憑借 B. 解使人微知賊處 暗中
C. 諸公以故嚴重之,爭為用 敬重 D. 人貌榮名,豈 有既乎 既然
5、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現郭解深受人們肯 定的一組( )
①箕踞者乃肉袒謝罪②殺者亦竟絕,莫知為誰③邑中少年及旁近縣賢豪,夜半過門常十余車④諸公送者出千余萬⑤及解年長,更折節為儉,以德報怨,厚施而薄 ⑥然天下無賢與不肖,知與不知,皆慕其聲,言俠者皆引以為名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③④⑥ D. ①⑤⑥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與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郭解個子矮小,為人精明強悍,不喝酒。從小喜歡行俠,以德報怨,深受人們的敬重。
B.別人殺了他姐姐的兒子,他查明真相后,放走了賊人,歸罪于姐姐的兒子,收尸安葬。
C.衛青為郭解求情,但皇帝因一個百姓能使替他說話為名堅持讓他搬遷到茂陵去。
D.軹縣一個儒生批判郭解,郭解的門客就殺了儒生并割斷他的舌頭,郭解不知情。
7、翻譯文中畫線句子(10分)
(1)箕踞者乃肉袒謝罪。少年聞之 ,愈益慕解之行。(5分)
(2)之旁郡國,為人請求事,事可出,出之;不可者,各厭其意。然后乃敢嘗酒食。
《史記郭解傳》閱讀答案
4、D既:盡
5、C②兇手沒有消息,也不知道是誰。⑤郭解長大之后就改變行為,檢點自己,用恩惠報答怨恨自己的人,多多地施舍別人,少望別人報答自己.
6、A從小喜歡行俠,以德報怨,深受人們的敬重錯,長大之后才改變行為。
7、(1)張開兩腿坐在郭解面前的人(或意譯為對郭解失敬的人)于是袒露胸背向郭解謝罪,少年們聽到了這件事,都更加敬慕郭解的品行。(箕踞,1分;肉袒,1分;慕,1分;行,1分;語句通順,1分)
(2)他到旁的郡國去替人辦事,事能辦成的,一定把它辦成,辦不成的,也要使有關方面都滿意,這之后才敢去吃人家酒飯。(得分點:之,到去1分;為,替1分;出,解決1分;厭,滿足1分;然后,這以后1分。)
看了“史記郭解傳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