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書昌義之傳閱讀答案
《梁書昌義之傳》文言文閱讀材料
義之性寬厚,為將能撫御,得人死力,及居籓任,吏民安之。俄給鼓吹一部,改封營道縣侯,邑戶如先。普通三年,征為護軍,鼓吹如故。四年十月,卒。高祖深痛惜之,詔贈散騎常侍、車騎,并鼓吹一部。給東園秘器,朝服一具。賻錢二萬,布二百匹,蠟二百斤。謚曰烈。子寶業嗣,官至直閣、譙州刺史。 (選自《梁書 昌義之傳》)
《梁書昌義之傳》文言文閱讀題目
17.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昌義之,歷陽烏江人也。少有武干。 干:才能
B.魏寇州境,義之擊破之 寇:敵人
C.義師起,板為輔國、軍主,除建安王中兵參軍 除:授職
D.義之乃以泥補缺,沖車雖入而不能壞。 壞:使……倒塌
1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
A.五年,高祖以征役久,有詔班師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
B.其被攻危急之處,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C.魏人于邵陽洲西岸作浮橋 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
D.城內糧儲,魏悉移之歸北 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
19.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當時竟陵芊口有屯積軍糧的邸閣,高祖派遣昌義之驅散它們,昌義之每次作戰一定取勝。
B.昌義之守軍與魏軍一天激戰數十回合,雙方死傷眾多,魏軍死者與城內守軍死者大致相平。
C.魏軍將士攻城時作戰勇敢,晝夜苦攻,輪番沖擊,墜落了而又再上去,沒有一個后退的人。
D.昌義之死于普通四年十月,高祖十分痛惜,下詔追賜許多職封與器物,并贈謚號為“烈”。
20.用“/”給文中畫線的部分斷句。(3分)
魏軍乃以車載土填塹使其眾負土隨之嚴騎自后蹙焉人有未及回者因以土迮之俄而塹滿
21.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1)高祖曰:“不然,此必進兵,非其實也。”
譯文:
(2)義之性寬厚,為將能撫御,得人死力,及居籓任,吏民安之。
譯文:
《梁書昌義之傳》文言文閱讀答案
17、B(寇:進犯)
18、C(C均為“在”,介詞;A因為,連詞/憑借,介詞;B那些,代詞/真是,表感嘆語氣副詞;D它,代詞,代糧食/這,指示代詞,代二策。)
19、B(“魏軍死者與城內守軍死者大致相平”錯,原文是“魏軍死者與城平”。)
20、答:魏軍乃以車載土填塹/使其眾負土隨之/嚴騎自后蹙焉/人有未及回者/因以土迮之/俄而塹滿(錯1、2處扣一分,3、4處扣二分,5處扣三分。)
21.答:(1)梁武帝說:“不對,這是一定會進兵的,(北撤)不是他們的真實意圖。”
(2)昌義之為人寬厚,善撫士卒,部下也愿為其效死力。等到擔任藩職,官吏百姓都很安心。
看了“梁書昌義之傳文言文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