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庭芳》姚燧閱讀答案
《中呂·滿庭芳》原文閱讀
天風海濤,昔人曾此,酒圣詩豪。
我到此閑登眺,日遠天高。
山接水茫茫渺渺,水連天隱隱迢迢。
供吟笑。功名事了,不待老僧招。
《中呂·滿庭芳》閱讀習題
1.“我到此閑登眺,日遠天高”兩句在曲中起什么作用?結合曲內容簡要分析。(4分)
2.聯系全曲,簡析“供吟笑。功名事了,不待老僧招”三句所表達的作者的思想感情。(4分)
《中呂·滿庭芳》閱讀答案
1.①起轉折、過渡作用。②由“酒圣詩豪”的登臨轉到“我”的登臨;③由"天風海濤"的動態、壯美的畫面轉到“山接水茫茫渺渺,水連天隱隱迢迢”相對靜態、優美的畫面;④作者的情緒由高昂豪放轉到平靜舒展。(4分,意思相近、語言通順即可)(答對兩點即可得滿分)
2.①“供吟笑”三句是說,眼前又如此天地、風景可供“吟笑”,那我退休后一定來此居住,絕不等老僧的召喚,但眼下還“功名”未了,還要去奔波國事。②聯 系此曲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比較復雜,既有志于功名事業,又向往寧靜舒適的生活。(4分,每個要點2分。意思相近、語言通順即可)
《中呂·滿庭芳》閱讀賞析
姚燧[滿庭芳]為二首此選其一。據曲中景象及第二首曲詞亦有“帆收釣浦,煙籠淺沙,水滿平湖”,可見裁定的是江南見光。元成宗大德五年(1301),年愈花甲的姚燧出為江東廉訪使,先后在江南各地為官達七、八年之久,此曲詞很可能作于這一時期。
此曲是作者登鎮江金山寺眺望遠景時所作,描繪了自己看到的山水相接、水天相接的壯闊景象,表現了對功名利祿的蔑視。開首三句寫景及發思古之幽情,“天風海 濤”四字將長江的開闊、浩渺寫得淋漓盡致。自古以來,有多少文人墨客陶醉于祖國美麗的山水之中,飲酒作樂,優哉不哉,自得其樂。正為這一點,作者也效法古 人,到此欣賞山水風光,“閑”字寫出其悠閑自得的神態。“日遠天高”是一派開闊景象,后兩句用對偶將長江煙波浩渺、兩岸山水相接的情景寫得很形象,表現了 空間的無空無盡,人不過是“滄海一粟”而已。最后三句,作者從遠眺所見之景中頓悟:“所謂功名利祿,只是過眼云煙,應該‘了’了。”于是他決定,不用和尚 規勸,主動入山為僧。此曲通過生動形象的景物描寫,揭示作此曲的目的,畫龍點睛。
《中呂·滿庭芳》閱讀注釋
① 酒圣:酒中的圣賢。此指劉伶之屬,伶字伯倫,"竹林七賢"之一。性嗜酒,曾作《酒德頌》,對封建禮教采取蔑視的態度。詩豪:詩中的英豪?!短茣?middot;劉禹錫傳》:"(劉禹錫)素善詩,晚節尤精。與白居易酬復頗多,居易以詩名者,嘗推為詩豪。"辛棄疾《念奴嬌·雙陸和陳和仁韻》:"少年橫槊,酒圣詩豪余事。"
?、谌者h天高:雙關語,既是寫登臨所見,又是寫仕途難通。
?、勖CC烀?形容山水相連,遼闊無邊的樣子。
?、茈[隱迢迢:形容水天相接,看不清晰、望不到邊的樣子。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看了“《滿庭芳》姚燧閱讀答案”的還看了:
1.《花都開好了》閱讀答案
2.精選關于當時只道是尋常散文
3.初二上冊語文第六單元綜合訓練題
4.高一下歷史期末考試試題及答案
5.高考語文詩歌鑒賞題解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