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歸故山草堂閱讀答案
《暮春歸故山草堂》原文閱讀
溪上殘春黃鳥稀, 辛夷花盡杏花飛。
始憐幽竹山窗下, 不改清陰待我歸。
《暮春歸故山草堂》閱讀習題
1.綜合全詩,詩人主要用什么手法刻畫了“幽竹”什么樣的形象?談談你的理解。
2.錢起在《暮春歸故山草堂》中是如何表現暮春景象的?(5分
3.詩人運用什么手法刻畫了“幽竹”怎樣的形象?幽竹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6分)
4.詩歌前兩句中“__________”“_________”等幾個詞語渲染出暮春時間冷寂的氛圍。(寫出兩個即可)(2分)
5.詩歌后兩句表現了作者怎么樣思想感情?(2分)
6.詩的前兩句寫了什么內容?表現出怎樣的環境特點?(4分)
7.這首詩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4分)
8.詩的前兩句描繪了谷口怎樣的一幅景象?試作簡要分析。(4分)
9.詩人運用什么手法來刻畫“幽竹”的?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4分)
《暮春歸故山草堂》閱讀答案
1、 參考答案:詩人運用對比的手法,刻畫出幽竹不改初衷,不為俗屈的高尚品質。在“鳥歸”“花盡”的暮春時節,窗前陰生環境下的竹子,翠綠蔥蘢,搖曳多姿,不改初衷,深情的迎接我的歸來。詩人采用對比的手法,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對幽竹不畏春殘,不為俗屈的高尚精神品質的贊美之情。
2、作者既以“春殘”二字概括點題,(1分)又用“黃鳥稀”“辛夷花盡”和“杏花飛”來具體表現花落鳥稀、春光逝去的暮春之景。(2分)一“稀”、一“盡”、一“飛”,三字一氣而下,渲染出春光逝去、了無蹤影的調零空寂的氣氛。(作用2分)
3、這里詩人用了反襯的手法(對比也行)來突出幽竹清音不改的形象。(答擬人手法的不算錯,酌情給分)用晚春時節竹的花來反襯,突出幽竹清陰不改的形象。(3分)幽竹的不改清陰,體現出幽竹堅持自我的氣節,而作者以一個“憐”字,表達了深深地憐愛和贊美之情。歌頌了不畏春殘的幽竹內美與外美的和諧統一。(3分)
4、春殘、(黃)鳥稀、(辛夷)花盡、杏花飛。(寫出兩個即可)2分
5、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對幽竹不畏春殘、不為俗屈、永葆節操的高尚精神品質的贊美之情。2分
6、前兩句寫春末歸鄉所見,春殘、鳥稀、花落的景象,表現出環境的凄涼、空寂
7、全詩運用對比(或反襯)的手法,將春花、春鳥與幽竹進行對比,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對幽竹不畏春殘、不為俗屈、永葆節操的高尚精神品質的贊美之情,更借此表達自己清高正直的人格追求。(答借景抒情,言之成理也可)
8.前兩句描繪出谷口黃鳥稀少,辛夷花盡,杏花紛飛的暮春景象,(2分)渲染出春光逝去、了無蹤影的凋零空寂的氣氛。(2分)
9.運用了反襯的手法,(對比亦可,擬人手法可酌情給分)(1分)詩人以春鳥、春花之改——“稀、盡、飛”,反襯出翠竹的“不改”,(1分)在這個物我相親的意境之中,寄寓了詩人對幽竹不畏春殘、不為俗屈的高尚節操的禮贊,(1分)更借此表達自己清高正直的人格追求。(1分)
《暮春歸故山草堂》閱讀注釋
⑴故山:因詩人久居藍田谷口,心中一直將此地視為故鄉,故稱“故山”。草堂:茅草蓋的堂屋。
⑵春殘:一作“殘春”。黃鳥:即黃鸝、黃鶯(一說黃雀),叫聲婉轉悅耳。
⑶辛夷:即木蘭花,一稱木筆花,又稱迎春花,比杏花開得早。
⑷憐:喜愛。
⑸清陰:形容蒼勁蔥蘢的樣子。
⑹溪上:一作“谷口”。
看了“暮春歸故山草堂閱讀答案”的還看了:
1.杜甫草堂記 閱讀題的答案
2.奶奶的粽子閱讀題答案
3.劉羽沖偶得古兵書閱讀題答案
4.謙和是一種力量閱讀答案
5.時間存折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