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之僑獻琴閱讀答案
《工之僑獻琴》原文閱讀
《工之僑獻琴》閱讀習題
14、解釋加點詞的意思。
?、傧叶闹?( ) ②作斷紋焉( )
?、垡字园俳? ) ④莫不然矣( )
15、下面句中的“之”指代什么。
?、傧叶闹?( ) ②還之 ( )
③易之以百金( ) ④工之僑聞之( )
16、翻譯下面句子的意思。
悲哉世也!豈獨一琴哉?莫不然矣。
譯文:
17、這則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寓意:
《工之僑獻琴》閱讀答案
14、①彈 ②花紋 ③交換、 買 ④這樣
15、①琴 ②工之僑 ③琴 ④這件事
16、可悲啊,這個世道!難道只是一張琴的遭遇如此嗎?沒有一件不是這樣的!
17、揭露了當時的封建統治者崇古非今的不良風氣,寄喻了盲目守舊,勢必摧殘人才、阻礙改革的道路。
《工之僑獻琴》閱讀翻譯
有一個名字叫工之僑的人得到一塊上好的桐木,砍來做成了一把琴,裝上琴弦彈奏起來,發聲和應聲如金玉之聲。他自認為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琴呈現給太常寺(的主管人);(主管人)讓優秀的樂師來看,樂師說:"(這個琴)不是古琴。"于是便把琴退還回來。
工之僑拿著琴回到家,跟漆匠商量,把琴身畫上殘斷不齊的花紋;又跟刻工商量,在琴上雕刻古代的款式;把它裝在匣子里埋在泥土中。過了一年挖出來,抱著它到集市上。有個達官貴人路過集市看到了琴,就用很多兩黃金買了它,把它獻到朝廷上。樂官們傳遞著觀賞它,都說:"這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品啊!"
工之僑聽到這種情況,感嘆道:"這個社會真可悲啊!難道僅僅是一把琴嗎?不是這樣的啊!世上的事情沒有不是這樣的。如果不早做打算,就要和這國家一同滅亡了啊!"于是離去,至宕冥附近的山,不知道他最終去哪兒了。
《工之僑獻琴》閱讀賞析
工之僑第一次獻琴,琴雖好卻遭到貶抑被退了回來。琴不僅是"良桐"所制,而且"金聲而玉應",材質、音質俱佳,因此制作者對它的評價是"天下之美"。雖然如此,這架琴經過太常寺主管人的手,又經優秀樂師們的鑒定,終被退回,而理由只有"弗古"二字。這樣的理由是很可笑的。
工之僑第二次獻琴,因為琴經過偽裝,又是由貴人獻上,竟得到極高的評價。文章比較詳細地敘述工之僑偽裝古琴的經過,先請漆工繪制"斷紋",再請刻字工匠刻上"古款",然后裝在匣子里埋在地下,過了一年才拿出來。這說明工之僑把這件事做得很精心。獻琴的方法也很巧妙,他不直接去獻,而"抱以適市",讓別人重價買了去獻,結果真的得到了極高的評價,成了"稀世之珍"。
表面上看寫的是琴的遭遇,實際上是寫人。作者借工之僑偽造古琴試探索世風的機智,諷刺了元末一幫缺乏見識,不重真才實學而只重虛名的虛偽之人,其寓意是十分鮮明而深刻的。
文中"弗古,還之"與"世之珍也"的對比,很好地表現了當時敗壞的社會風氣,進一步諷刺了鼓勵人們弄
虛作假的封建統治者。人們不要一昧地追求新事物,被事物的外表所吸引,而不在乎事物的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