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閱讀答案
《短歌行》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短歌行》習題
1.下列句中劃線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慨當以慷(沒有實際意義。以:而。)
B.唯有杜康(這里指代酒。)
C.鼓瑟吹笙(彈奏)
D.枉用相存(白白地)
2.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句是[ ]
A.“譬如”兩句是說人生猶如朝露一樣短暫,逝去的日子不必再提,憂苦也正一天天地增多。
B.“青青”兩句出自《詩經·鄭風·子衿》,原寫姑娘思念情人,這里用來比喻渴望得到有才識的人。 C.“山不”兩句是借用《管子·形解》中的話,意思是表示希望盡可能多地接納人才。
D.“周公”兩句是詩人借用周公三次吐哺的典故,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樣熱切殷勤地接待賢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悅誠服地歸順。
3.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本詩是曹操晚年所作,表現出詩人渴望得到賢才、建功立業的強烈愿望。
B.“青青子衿”以下八句寫思念賢才,憂思綿綿;“明明如月”以下八句寫得到賢才,熱情款待。兩部分,一正一反抒發了對賢才的渴望。
C.“山不厭高”以下四句,詩人以借代和引用手法,深化了詩人渴求賢才的熱望和得到賢才、統 一天下的雄心。
D.通篇運用了比興手法來達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詩中比喻用得多而貼切,化用《詩經》成句自然而不露痕跡。
4.“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詩人以朝露比喻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詩的最后兩句的用典寓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短歌行》答案
1.D
2.A
3.C
4.由即景中的朝露經風吹日曬轉瞬即逝,想到自己年華過半,壯志未酬,心中涌起無限憂慮。是對時光容逝,人才難得的焦慮。(意對即可)
5.以“周公吐哺”的典故作勉勵,思賢之急,慕賢之切,躍然紙上。表達了詩人求賢若渴的主題。(意對即可)
《短歌行》譯文
面對美酒應該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注:“對酒當歌”一句,很多學者認為“對”和“當”是對稱同意,兩個字的意思是一樣的,此句應譯為:面對著美酒與樂歌。呈現的是曹操與眾臣齊集廳堂,一邊飲酒,一邊欣賞歌舞表演的情景。)
好比早晨的露水,苦于過去的日子太多了!(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席上歌聲激昂慷慨,憂愁長久難以散去。(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靠什么來排解憂悶?唯有喝酒方可解脫。(何以解憂?惟有杜康。)
有才識的人啊,是我深深的牽掛。(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只因為你的緣故啊,讓我思念到如今。(但為君故,沉吟至今。沈同沉)
麋鹿找到了艾蒿,就會相呼相鳴。(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我要是有了嘉賓,一定要鼓瑟吹笙。(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那皎潔的月亮呦,何時可以摘取呢?(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掇:摘取。)
因此而憂心啊,一直不曾斷絕。(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來吧朋友!越過那田間小道,別管他阡陌縱橫。有勞你枉駕前來,讓我們永遠相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歡飲暢談,重溫那往日的恩情。(契闊談讌,心念舊恩。“讌”同“宴”)
月光如此明亮,星光也顯得暗淡了,一群烏鴉向南飛去。(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飛了三周,卻找不到它們的棲身之所,(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會滿足自己的雄偉,海再深也不自滿。(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若如周公那樣禮待賢才,天下人心皆歸向于我也。(周公吐哺,天下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