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言玉女·錢塘元夕》閱讀答案
《傳言玉女·錢塘元夕》
昭君淚流,手捻琵琶弦索④。離愁聊寄,畫樓哀角。
《傳言玉女·錢塘元夕》習題
8.上闋的景物描寫,傳達出“錢塘元夕”一種怎樣的氛圍?請結合詩句簡析。(5分)
9.下闋的“羞”“恨”二字用得很好,請結合詩句作簡要賞析。(6分)
《傳言玉女·錢塘元夕》答案
8.“月臺”二句,寫出了臺館依舊,但已彌漫敵騎的漫漫的塵埃;“豪華”二句,寫出了昔日繁華盡逝,只有青山依舊;“錢塘”二句,寫出了只有錢塘江 潮漲潮落依然不變。(3分)詩人以景物的變與不變兩相映照,寫出了元軍兵臨城下時,錢塘城的元宵節繁華蕩盡,一派凄涼哀傷的氛圍。
9.詩人運用擬人手法,寫“燈光”在照到舞殿歌箔時感到“羞”,借寫客觀之物“燈光”的感受寫出了亡國人的心境。“恨”字也是運用擬人手法,寫“玉梅”“恨”,實際上也是寫臨安城里的南宋之人“恨”。詩人借物抒懷,含蓄哀婉。(一點3分)
《傳言玉女·錢塘元夕》賞析
“一片風流,今夕與誰同樂?”眼前依然一派繁華景象,但跟誰一起分享呢?元兵指日南下,大兵壓境,人心惶惶,苦中作樂,苦何以堪?“月臺”二句,描述在月光下,花叢中,臺館依舊林立,但已彌漫敵騎的漫漫的塵埃。“豪華”二句,謂昔日繁華盡逝,只有青山如舊。“錢塘”兩句,謂錢塘江潮漲潮落仍象從前,似怨江潮無情,不解人間興衰,
“萬點燈光”,幾句,筆鋒一轉,由室外之景轉寫室內。分別從燈光、玉梅、昭君三層落筆。元宵節又稱燈節,往日火樹銀花,燈光錦簇。“羞”字用得好,謂“燈光”也以神州陸沉而權貴們仍沉溺歌舞為羞。“燈光”反襯亡國人的視角和心境。感覺“羞”的不是物,而是人,即作為觀照者的詞人自己。珠光寶氣與萬點燈火交相輝映,愈麗愈“羞”,良辰美景,風光不在。
“玉梅”兩句,梅花凋殘,春光不久。暗寓宋朝后妃當此國運將終之時,命運坎坷,怨恨至極。“昭君”兩句,應當系喻指宮嬪。從后妃(玉梅)到宮嬪(昭君),都有末日將至之感。
“離愁卿寄,畫樓哀角”則總括后妃、宮嬪,也包括作者自己。腹有滿腔離宮之愁,只能寄托在戍樓傳來的號角聲中以“畫”修飾戍樓,用華辭反襯;以“哀”形容角聲,相反相成。幽咽角聲,恰如為宋王朝奏起了挽歌。元宵佳節而以“哀角”作結,是傷心人的心聲。
在南宋詞人的詞中,臨安元宵節是常寫的題材之一。但因詞人的出發點不同,所表達的意象也不盡一樣。或粉飾太平。或無病呻吟。但汪元量此詞從元宵節的今昔對比,從中寄托了對國家興亡的傷感之情。
《傳言玉女·錢塘元夕》注釋
①這首詞寫于元兵臨于城下之時,汪元量當時為宮廷樂師。
②豪華:指元宵節的繁華。
③東皇:指春神文章傳言玉女。
④弦索:指樂器上的弦,泛指弦樂器,這里即指琵琶。
看了“《傳言玉女·錢塘元夕》閱讀答案”的還看了:
1.關于水的古詩
2.關于感恩的唯美傷感詩句
3.古代女子思君的的詩詞
4.古詩中的春天閱讀題答案
5.古詩表現手法鑒賞練習題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