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士盧岵山居》閱讀答案
《處士盧岵山居》溫庭筠
古樹老連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隨雨暗,一徑入云斜。
日暮鳥飛散,滿山蕎麥①花。
注 ①蕎麥:瘠薄山地常種的作物,春間開小白花。
《處士盧岵山居》習題及答案
6.這首詩中“盧岵山居”的景色具有怎樣的特點?請簡要分析。
答案:環境清幽,遠離塵世。“問樵客”“遙識”以及“入云斜”的小路,暗示出盧岵山居處所的幽僻;老樹的高古,泉水的清澈,沙石的凈潔,群峰的雄奇,足見盧岵山居環境的清幽美好。(意思答對即可。)
7.詩歌的尾聯為什么要寫蕎麥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請簡要分析。
答案:借景襯托人物性格,點明訪問的季節。在日照強烈的白天里,蕎麥花不顯眼,等到日暮鳥散后,才顯現出滿山的潔白,這與盧岵山居的環境相合,以此來表現人物品行的孤高;又點明了訪問的季節是春天。表達了作者的景慕和贊許之情。(意思答對即可。)
《處士盧岵山居》賞析
這首詩沒有直接寫盧岵,也沒有直接寫作者的心情,而是只寫盧岵處士山居的景色,以景襯人。
首聯兩句是說先向砍柴的人打聽盧岵山居的所在地,然后遠遠地認準方向走去。通過"問樵客"、"遙識"的寫法,暗示出盧岵山居的幽僻。作者不稱砍柴的人為樵子、樵夫,而稱之為"樵客",意味著這個砍柴者并不是俗人,這對于詩的氣氛也起著一定的渲染作用。
頷聯兩句寫一路所見,是近景。古樹老根纏石,仿佛它天生是連著石頭長起來的。湍急清澈的泉水,把面上的浮土、樹葉沖走了,露出泉底的沙子來,更顯得水明沙凈。這兩句形象地描繪了幽僻山徑中特有的景物和色彩。而與此相應,作者用的是律詩中的拗句,"老"字和"清"字的平仄對拗,在音節上也加強了高古、清幽的氣氛。
頸聯兩句寫入望的遠景。"千峰"言山峰之多,因在雨中顯得幽暗,看不清楚。"一徑入云斜"和"千峰隨雨暗"相對照,見得那通往盧岵山居小路的高峻、幽深,曲曲彎彎一直通向煙云深處。這兩句改用協調的音節,一方面是為了增加變化,一方面也是和寫遠景的闊大相適應的。
尾聯兩句又改用拗句的音節,仍是和通篇突出山居景物的特殊色彩相適應的。而寫景物的特殊色彩又是為了寫人,為了襯托古樸高潔的"處士"形象。
"蕎麥"是瘠薄山地常種的作物,春間開小白花。在日照強烈的白天里,小白花不顯眼,等到日暮鳥散,才顯出滿山的蕎麥花一片潔白。蕎麥花既和描寫處士的山居風光相適應,同時,也說明處士的生活雖然孤高,也并非和人世完全隔絕;借此又點明了作者造訪的季節是春天。
全詩的層次非常清楚,景物寫得雖多而錯落有致。更重要的是通過景物的特殊色彩,使讀者對盧岵處士生活的古樸和人品的孤高有一個深刻的印象。作者的這種比較特殊的表現手法,應該說是很成功的。
《處士盧岵山居》注釋
1、處士:隱居不仕的人。
2、盧岵(hù)山居:盧岵的山中住所。盧岵,生平事跡不詳。
3、樵客:柴夫。
4、主人家:即盧岵山居。
5、"一徑"句:從杜牧《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云深處有人家"化出。斜,讀xiá。
6、蕎(qiáo)麥:一種糧食作物,莖略帶紅色,葉互生,三角狀心臟形,有長柄,總狀花序,花白色或淡粉紅色,瘦果三角形,有棱,子實磨成粉供食用。
看了“《處士盧岵山居》閱讀答案”文章的還看了:
1.古詩《北齋雨后》的閱讀題答案
2.高三語文試卷及解析
3.衢州市年中考語文試題及答案2015
4.中考語文現代文閱讀強化訓練題
5.古詩《詠山泉》的閱讀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