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師表》閱讀答案
《出師表》習題一
(3)行陣和睦( ) (4)以彰其咎( )
(5)陟罰臧否( ) (6)以遺陛下( )
(7)庶竭駑鈍( ) (8)猥自枉屈( )
(9)咨諏善道( ) (10)夙夜憂嘆( )
2.解釋下列句中加粗的詞。
(1)以光先帝遺德( ) (2)引喻失義( )
(3)以遺陛下( ) (4)悉以咨之( )
(5)猥自枉屈( ) (6)斟酌損益( )
(7)咨諏善道( ) (8)以彰其咎( )
(9)先帝不以臣卑鄙( ) (10)遂許先帝以驅馳( )
3.翻譯下列句子。
(1)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宜付有司論其刑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師表》原文
閱讀下列文字,回答文后問題。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于內,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于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出師表》習題二
4.文中“先帝”指________,“陛下”指________,“天下三分”指天下分裂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國。
5.請概括第一段文字的內容要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哪幾條建議?請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請分析文中畫線句子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作者在《出師表》中寫到了自己所受到的“先帝之殊遇”,把相關的文字默寫出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以上文字中,有些詞語已經成為經常使用的成語,請寫出兩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師表》參考答案
1.(1)cú (2)bìquē(3)háng(4)jiù(5)zhì pǐ
(6)wèi(7)shù(8)wěi(9)zōu(10)sù
2.(1)發揚光大(2)適宜、恰當(3)給予(4)詢問(5)辱,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6)減少(7)詢問(8)表明、顯揚(9)身份低微,見識短淺(10)奔走效勞
3.(1)實在應該廣泛地聽取別人的意見,來發揚光大先帝遺留下來的美德。
(2)獎懲功過、好壞,不應該因在宮中或在府中而異。
(3)應該交給主管的官,判定他們受罰或受賞。
(4)一定能夠彌補缺點和疏漏之處,增益收效。
(5)先帝不因我身份低微,見識短淺,而委屈降低了自己的身份。
(6)在亂世間只求保全性命,并不希求獲得顯達的諸侯之名。
4.劉備 劉禪 魏 蜀 吳
5.分析蜀國當前形勢,指出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提出“開張圣聽”的建議。
6.開張圣聽;陟罰減否,不宜異同;親賢臣,遠小人。
7.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希望劉禪親賢的懇切感情。作者把親賢和“漢室之隆”聯系在一起,是意味深長的,因為能親賢才能納諫,能親賢才能遠小人,這樣才能貫徹執行正確的政策,使國家興旺發達起來。
8.“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臨崩寄臣以大事”。
9.妄自菲薄、作奸犯科
《出師表》翻譯
先帝開創的事業沒有完成一半,卻中途去世了?,F在天下分裂成三個國家。蜀漢民力困乏,這實在是危急存亡的時候啊。然而朝中官員在首都毫不懈怠,忠誠有志的將士在外面舍生忘死,是因為追念先帝對他們的特殊厚待,想要報恩于陛下啊。實在應該廣泛地聽取別人的意見,發揚先帝遺留下來的美德,振奮有志向的人們的志氣,不應該過分看輕自己,說出不恰當的話,以致堵塞人們忠言勸諫的道路。
皇宮中,朝廷中,都是國家的官員,獎懲功過好壞,不應該因在宮中或在府中而異。如果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條法令和做了好事的人,都應該交給主管的官員判定他們受罰或者受賞,來顯示陛下公正嚴明的治理,而不應該偏袒,有私心,使朝廷內外的刑賞法令不同。
侍中郭攸之、費祎,侍郎董允等人,這些都是善良誠實的人,他們的志向和思慮都忠誠純正,所以先帝把他們選拔來舉薦給陛下。我認為宮廷中的事情,無論大小,都拿它們來和他們商量,然后實行,一定能夠彌補缺點和疏漏之處,得到更多的好處。
向寵,性格品德善良公正,通曉行軍打仗,以前任用他的時候,先帝稱他能干,所以大家商議推舉向寵擔任中部督。我認為軍營中的事情,都拿來和他商量,一定能夠使兵營行陣和睦,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親近賢臣,疏遠小人,這是先漢興旺發達的原因;親近小人,疏遠賢臣,這是后漢傾覆衰敗的原因。先帝在世時,每次和我談論這些事情,沒有不對桓、靈二帝的昏庸感到痛心遺憾的。侍中、尚書陳震、長史張裔、參軍蔣琬,這些人都是忠貞優秀、以死報國的大臣,希望陛下親近他們信任他們,那么蜀漢的興隆就指日可待了。